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2019-04-29黄建修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高中

黄建修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适应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它能较好地促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本文结合实际,略谈了自己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体会。

【关键词】任务驱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24-01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发展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才能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适应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它能较好地促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下面结合实际,摭谈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的运用体会。

一、课标导向,关注生活,合理设置“驱动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或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教师通过设置任务,引导、督促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合理设置驱动任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驱动任务”,一者应瞄准课标,做到指向明确,二者应关注生活,关注实际,关注学生,通过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学生能力所及的任务,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与此同时,任务的设置,还要根据教学需要而定,既可以设置个人任务,也可以布置团队合作任务;既可设置课堂学习任务,也可以布置课外活动学习任务;甚至根据学生的特长、能力、家庭条件分别设置一些具有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这样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差别化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如,在学习“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一节内容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数字音频文件的格式。教学内容比较容易,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堂教学任务,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掌握知识。如老师可设问:有mp3播放机的同学,你知道你的mp3只能播放什么格式的声音文件?声音为什么会有格式之分呢?你们的mp3为什么只能播放这几种声音格式的文件呢?同学们想不想让你的mp3可以播放更多更好听的音乐呢?大家结合课本,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这些问题。又如,学习“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内容时。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音频信息获取条件、途径及选用依据,进一步掌握音频信息获取与加工的基本方法,体验音频信息在表达、交流中的运用效果。由于教学要求较高,让学生在课堂完成任务几乎不可能,因此,老师可设置课外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借助音频编辑软件Cool Edit Pro 制作自己的“个人翻唱专辑”。学生先通过课外合作尝试完成任务,然后再到课堂进行作品展示、修补、完善,进而获得信息技能。

二、加强指导,点拨方法,保证任务如期完成

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缺席,虽然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但老师的课外、课内监督、指导不可少。如果是较难的课外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老师也要做好场外督促和指导作用,如通过交互通信工具,进行学习任务跟踪,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实时进行解答,以帮助学生按时如质如量完成任务。如果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完成的学习任务,老师也可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及时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思路和策略,点拨有效的学习方法,甚至亲身示范,做好引导。如学习“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内容时,要求学生借助音频编辑软件Cool Edit Pro 制作自己的“个人翻唱专辑”。这个学习任务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难以完成,完成了的质量也不高。于是,在课堂上,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分享同伴的课外学习完成的作品,也可进行示范,如用Cool Edit Pro 来制作一首自己的歌。如有学生想选一首自己喜欢又熟悉的歌曲,可是网上找不到,老师就可以用原唱歌曲制作伴奏音乐。用“Vocal Cut”(剪切歌声)功能加上滤波器消除人声,就得到了伴奏音乐。如当学生不知如何录制自己的声音时,老师就可接好话筒,用耳机接听伴奏音乐,在Cool Edit Pro 软件主界面的左下角按上“录音”按钮,单击开始录音,然后跟着音乐开唱。唱完保存歌声文件。再如,当学生不知如何设置音乐效果时,老师可示范在Cool Edit Pro 主界面,对伴音和歌声这两个波形进行效果调整。比如:调节音量大小、混响、平滑、波形长短、淡入淡出、音色、音调等。其实,大多学生观察老师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老师的讲解后,参考教材,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了。

三、重视评价,互评互促,提高任务完成质量

“任务驱动”教学中,评价不可少,但评价不是老师的特权,尤其要重视学生间的互动评价,即由同班级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或问题的解决,或作品的制作等学习成果相互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欣赏别人的作品,汲取别人的智慧,而且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批判及建议,以帮助同伴对作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确保学习任务如质完成。因此互动评价不只是评价,它更是一个互学互促的过程,是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反省的过程。我们切不能把评价仅当作学习过程的终结,也不能把老师所给的评价标准当作唯一的标尺。如学习“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编辑”内容时,老师要求学生借助音频编辑软件Cool Edit Pro 制作自己的“个人翻唱专辑”。最后要求学生呈现自己制作的个人音频作品时,老师可提供评价方法和标准,引导学生利用评价表对自己及同学作品进行评价。如,对音色的评价可从是否清晰、明亮、圆润,人声是否淳厚、甜美,发音是否标准等方面考虑;对音质的评价主要从声音输出的失真状况、噪声状况、层次感、临场感等方面考虑。此外,还可从语音、音乐和音响效果评价作品与其他媒体的和谐性,文件长度是否适合使用的环境及用途等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边分享,边评价,边反思,边修正,最后促成作品完善至美。

值得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仅是各种教学法中的一种,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的实施无疑可以促进老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但它不是放养教学,不是给了学生任务,老师就撒手不管了。作为老师还是要担负起督促、指导、帮助的职责,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任务驱动”教学的作用和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慧琳.“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40—42.

[2]郭绍青.任務驱动教学发内涵[J].中国电话教育,2006.7:57-59.

[3]王雅静.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5.2:95-96.

[4]叶建红.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J].新视角,2011.4:146-147.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高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