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29张莹

关键词:中职教学微课英语教学

张莹

【摘 要】微课,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独特的优势,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微课在课程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了应用策略。然而,在应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如制作水平有限,配套资源欠缺和网络可借鉴资源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微课;中职教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11-02

微课,是以讲解某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个教学问题为主,以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的教学活动。其特点是简洁、具体、生动,通常授课时长为10分钟以内[1~2]。微课这样短小的微课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解决了“认知负荷理论”所提出的问题。更因其使用的便利性,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微课在英语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应用进行探讨。

一、微课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课前预习。

英语教学的预习,一般以单词为主,为了达到趣味性和学习的有效性,这类微课的设计不能采用传统的单词教学方法,简单的放几张PPT进行讲解录制。例如,很多单词可采用图片记忆法来讲解,根据单词的含义,将拼写形象化,让人一看便知其含义,利用图片加强大脑对单词信息的记忆。或是根据单词的词源故事,利用微课做出动画小场景,引出词根词缀,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并能根据词根做到举一反三。

2.课堂讲解。

课堂讲解是教学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微课设计不单是对新知识点的阐述和梳理,更应强调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在课程中引入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结合实际的工作活动提出本次课程的教学任务,按照实际工作要求设计微课内容[3]。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这一环节的微课主要是通过视频、动画等展示和还原各种情境,将课本上“死”的文字,应用到“活”的实际情景中,加深学生对语言应用的理解。

3.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采用微课形式,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针对性的帮助。课后复习微课的设计,可以分成三类,学生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第一类,知识总结型——课堂内容进行精炼再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复习总结。如果学生上课没听明白,没完全理解知识点,可通过这类微课进行再次学习巩固,查漏补缺。第二类,知识扩展型——在课本的基础上,深化和扩宽知识面。这类微课适合基础好,学习兴趣高的学生,他们觉得课本知识无法满足自身要求,需要教师提供额外的讲授,扩宽知识面。第三类,答疑型——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经典错误、综合难点,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二、微课在英语教学实践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

1.微课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制作水平包括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制作技术技巧和微课制作的时间。微课是种新兴的课程,由于认知和经验的不足,在设计微课过程中,教师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不当,知识的选择过细、缺乏联系,忽略问题引导,缺乏相关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等[4]。微课的制作技术也有待提高,由于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无电脑设计的背景,而有的微课要求图文并茂,甚至是动画的设计与制作,这无疑对制作者的设计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微课的配套资源不完善。

观察国外著名的微课网站,如可汗学院和TED-Ed,它们的微课不单是课程视频那么简单,网站还提供各个课程的配套练习、评价反馈、知识地图、任务学习表、成绩表、激励制度、个人课程的制定、学习计划的制定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与跟踪,从而反思改进微课质量。而我国大多数学校都没建立微课网络平台,无法提供微课配套资源,教师亦无法知道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更别说跟踪管理了。

3.学校重视不够。

虽然学校每年都鼓励教师参加微课比赛,但在日常实际应用中,学校普遍缺乏应用氛围,学校无法给老师提供微课制作的硬件、软件支持,没有定期的更新培训与激励机制,使得微课的应用常常止于比赛。

三、关于提高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的建议

1.选择合适的软件制作微课,简化制作过程。

除了在pc端制作微课,教师还可采用移动设备如ipad、iphone下载App制作微课,提高了微课制作的便捷性和易用性。例如ShowMe,这款应用能把ipad变成电子白板,教师可在上面边做板书边进行课程录制,特别适合制作纯板书效果的微课,比如数学习题讲解之类。另一款類似的软件如Educreations,还能加入图片和图片标注,特别适合讲解题目和试卷的微课制作。其它App如汗微·微课宝,iOS版本,功能也很强大,能支持视频录制的后期编辑等。同时,教师还可利用电子化设备进行微课课程开发,如,采用“手持技术”制作实验教学类微课,该仪器能将物质变化过程、实验数据记录并呈现[5]。

2.完善微课配套资源。

学校借鉴国外微课网站模式,建立自己的微课网络平台,让微课程系统化。开设练习,反馈,评分等功能;开发自定课程计划、课程向导、即时笔记等功能;开放课内讨论交流答疑区等功能。另外,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为住校生,没有携带手提电脑,而智能手机却是人手一台的基本配备,为了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学校可开发自己的微课App,让学生可随时随地的用手机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可应用于课堂的前、中、后三个环节的教学中。目前,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普遍,主要原因是微课开发技术有限,微课配套资源不完善,学校不够重视等。而如何提高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制作的水平,如何完善配套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微课的功效,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是今后需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6.

[3]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

[4]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3.

[5]钱扬义,叶静怡,邓峰等.手持技术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与建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微课英语教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