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交流”

2019-04-29马朝霞

关键词:职高试卷师生

马朝霞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03-01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也就是说,一个人完成一项任务也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如果几个人一起完成的话,也许任务将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了,解决数学问题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学生通过数学交流可以使问题一步步简化,解决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是很大的,良好的师生交流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益,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内化动力,将情感转变为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成绩。而数学交流能力是学生将自己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技能技巧过程中把“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对问题发表看法,讲道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能力。这个能力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谈论数学,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学会数学交流。下面本人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一点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多种交流形式,让学生在“放任”中交流

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讲得多,学生积极思考的少,使学生的个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设计数学教学时,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同样也必须让学生学会交流。交流形式上要多种多样,不但要有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师生交流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发言以及师生对话进行的,这时教师不再被当作绝对的权威,可以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以师生平等为前提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方式的交流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生生交流,即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主要是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取长补短,优化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提问、互查或辩论等方式进行的组际交流,则可将各个小组的共同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性的成果,这种交流不仅纠正了小组的局部性错误,而且为学生创造了“代表集体”的机会;最后一种交流即是班级讨论,它主要是为了总结和归纳问题的研究情况,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进行的一种更有价值的探索。当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一定要涉及所有的交流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某几种进行有机结合。于是,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必要的专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拥有完善的组织调控能力。

二、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猜想中交流

数学家休厄尔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作不出知识的进展。”职高学生虽然文化课基础不太好,但想象力比较丰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一个必要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交流,从而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在这样开放民主的交流学习中,使学生體验到:一是在数学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二是要不断提高自身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三是进一步体验到”大胆猜想,小心论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在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的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到自己对待处理的不足之处,进而能有效的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三、及时应对突发“意外”情景,让学生在“学生意外”发言中交流

在职业高中的数学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当教师正按着自己的备课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课时,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冒出一句与教学计划可能完全不同,但又不失正确的发言,从而打断你的思路,你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无意中伤害了学生,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与学生交流的绝好机会,给予这个学生机会发言,并鼓励他大胆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造就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还课堂”予学生。这样不仅实现了师生的一次有效交流,而且大大地激励了学生敢于交流的积极性,为以后的顺利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设寄学于乐情景,让学生在游乐中交流

职高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乐于玩游戏,听故事,“游戏活动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乐趣。”如果我们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创设一些让学生情绪兴奋,注意力集中专注的游戏话题或生活情境,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你展开话题,进行热烈地讨论和真心地交流。正如一位教授在《实话实说》中说到:“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保证学生能在游戏中获得真知。”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适当引入游戏或将一些数学问题改造为有趣的数学话题,以激发学生交流的积极性。

五、创设问题编拟情景,让学生在参与编拟试题中交流

职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决定了他们不能应对常规的数学考试题目,他们听不懂也不会做。因此,作为职高的数学老师,在出考试题目或练习题时,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题,切勿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水平,然后让学生去做。通过做题,老师评给评价或一个分数。这样学生会产生兴趣或者有成功感。为此,老师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或2人,在平时做题或检测,要求各个小组各编拟一份与老师出的题目类似的试卷,提供选择题2道,填空题2道,综合题1道。考试对这些试卷进行组合,最后确定一份试卷,一般整份试卷教师编题占30﹪。评分时对入选题的供题组的每个学生奖励2~3分,但答案有错的扣2~3分,试卷评奖时,可由供题组的学生代表上台讲评,学生给予评价,讲得好的加2~3。这种师生共评、共同交流,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提供了一个给学生交流的舞台。

总之,数学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交流方式也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生兴趣爱好,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学生在快乐的交流中收获学习,增长见识,锻炼口才,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职高试卷师生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