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实践与探索
2019-04-29金吉英
金吉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79-02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想象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为此,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借助课文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强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课文。教学时,可借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内心的视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去领悟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例如在学习“春风图”一段文字时,就可通过指导学生美读来引爆学生想象的火花。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一词要重读,以唤起学生被母亲抚摸时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触觉想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文中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等需要读重音,以唤起学生的嗅觉想象;“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这里的“清脆”、“宛转”、“应和”、“嘹亮”等词语要读得清脆响亮,以激发学生的听觉想象。总之,在朗读这篇课文时,要带着一种盼春、喜春、赞春的心情去朗读,使学生快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优美的意境之中,头脑之中再现出一幅温暖和煦的春风图。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众所周知,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的过程。虽然想象的新形象并不一定是人们事先知道的,但组成新形象的材料永远来源于客观现实,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再造反映。一个生而盲的人,他就无法想象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何种景象;一个生而聋的人,他就无法想象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响,自然也就无法体味“余音绕梁”是何种感受。可是当我们读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曲词时,我们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充满苍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头脑中储存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记忆表象。读着马致远的曲词,借助这些表象的重新组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充满苍凉气氛的情境。可见,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因素。要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就应当让他们观察自然、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去观察山川河流、草木虫鱼,去体验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1.学会观察。
茅盾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想象力就愈加丰富。”学习观察,仅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郭沫若先生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经指出:“诗人的表象作用,我们不能在抽象的美学中去寻求,应该在这种具体的世界中学习。它可以开释我们想象力的枷锁,使我们对于无知的自然界如对亲人;使我们听见群星的欢歌,听见花草的笑语;使我们感觉到日月的光辉如受爱人的接吻,窥察得岩石的秘密如看透明的水晶。”诗人的表象作用如此,培养学生的观察以积累其表象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就是要到大自然中去寻求新的表象材料,接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在观察时要注意:一是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景物的不同之处;一是注意不同的角度所观察的景物的不同之处;一是观察者的不同心情对所观察的景物的感受的不同。
学习观察,更要学会观察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既要注意留心自己身边的人和物,也要留心周围的环境和所发生的事件;既要注意观察家庭、学校,也要走上社会,到工厂、农村、机关等去观察、体验。观察时,不仅要细致深入,还要随时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为想象积累足够的表象材料。
2.善于调动生活经验。
想象是扩大或加以组合的记忆。依靠观察得到的表象积累还需要在联想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对其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从而形成新的形象,产生新的想象。人们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因为读者在感受着作品中的人物的同时,又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阅历并对其进行了再加工。事实证明,没有生活的经验的参与,联想和想象就不可能产生。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想象的过程,使学生迅速进入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3.形成一种氛围,活跃学生的想象力。
很难设想,一个拘谨、局促的氛围能造就出文思喷涌、想象力丰富的诗人、作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营造出一种积极、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电影、电脑等多种媒体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引发学生与之相关生活的表象积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一位理论家这样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二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創造性的解读。
在教《小石潭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柳宗元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沉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解读”就是进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