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托化步兵军事战斗体能新特点

2019-04-29杨天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杨天

摘要:现代军事训练内容体系中,体能训练是最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对摩托化步兵战斗体能的要求整体跃升,战斗体能也更突出军事化的特征和"练为战"的根本宗旨以及"实战化"的理念。本文结合摩托化步兵的兵种特点,分析说明摩托化步兵军事战斗体能呈现的新特点。

关键词:现代战争条件;摩托化步兵;战斗体能

战斗体能即满足战斗需要的身体能力,是指军人遂行军事任务的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机能积极适应战斗任务、军事训练以及日常活动养成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它是由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战斗素养等因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具有遗传获得性、对刺激负荷的适应性、暂时消退性、表现的整体性与模糊性、技能的迁移性、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等基本属性。

摩托化步兵是指搭乘车辆(如乘载摩托车、卡车等机动车)实施机动,徒步进行作战的兵种。机动工具的采用可大幅提高步兵、牵引炮、装备和补给品的战略机动力,不仅能提高战场移动速度、弹性防御,也能减少对公路、铁路的依赖性。从战斗方式来看。摩托化步兵通常是机动到对方小口径火炮的射程外,一般为3至5公里外,下车后进入进攻出发阵地,汽车此时隐蔽,在炮兵火力支援的炮火支援阶段(一般为30到50分钟时间),尔后边运动,边由连战斗队形展开成排战斗队形,最后展开成组战斗队形,在距离敌机枪有效射程的距离边缘(一般为400至600米),展开成冲击战斗队形,高速冲击敌防御前沿,实施最后突破。摩托化步兵主要使用单兵武器;摩托化步兵主要采取步兵指挥手段,如口令、旗语、步兵电台。摩托化步兵特点是战斗开始前运动速度快,适应各种地形条件,机动灵活。缺点是在军事战斗中相较机械化步兵仍然缺乏必要的掩体,战斗发展速度慢,而且主要作战武器以单兵武器为主。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对摩托化步兵的要求出现了新发展。因此,摩托化步兵军事战斗体能也出现了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训练环境实战性

类似真实战场环境的模拟,为士兵构建加以乱真的实战训练环境,才能进行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的战斗体能训练,从而从容冷静面对现代战争复杂又残酷的战斗情况。所模拟战场环境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很好理解,即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通常包括所使用的战斗武器、配备的作战装备、地形地物等客观环境。在战斗体能训练中,利用科学技术、光感原理、特殊材料构建出逼真的实战环境,实现"战训一致"的目标。“软件环境”则侧重在感受,如制造战场氛围、烘托出紧张的气氛,使受训士兵精神上进去实战的状态。

训练环境应尽力创造军事对抗氛围,强调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敌对意识。合理充分利用对声音的控制、光电效应等手段,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受360°逼近真实战场,让士兵在这种精神刺激下训练,可以迅速提升战场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压能力。模拟战场训练在锻炼体能和作战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士兵在极端条件下控制情緒和抗击压力的能力。

结合摩托化步兵需要机动到对方小口径火炮的射程,熟悉并快速适应不同地形,在敌方机枪有效射程边缘作战,冲击到防御前线的作战特点。实战体能训练的“硬件环境”能有针对性的强化摩托化步兵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而实战性"软"环境能提升近距离战斗的心理素质和坚韧意志。

二、训练内容科学系统化

在体能训练内容的设计方面,要同时兼顾作战任务和作战内容。重复训练法旨在把握和深入技术动作,训练的核心是速度,帮助提高机体灵活性和适应高强度体能消耗。持续训练法则侧重于耐力训练,锤炼士兵的意志,提升大脑中枢神经过程的稳定性。循环训练法内容比较丰富,训练过程相对有趣,能提升多方面身体素质。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高科技战争已经不再新鲜,摩托化步兵要适应信息战、时差战、战区作战指挥等高科技作战样式和环境,这需要敏捷的反应能力、快速的反应速度、抗疲劳能力、抗干扰能力、神经-肌肉协调等特殊能力。系统科学化的训练内容更能提升步兵的综合能力,为现代化战争做好准备。

三、组训方式灵活性

现代战争条件下,作战是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系统作战。对单兵的作战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进行多个体能项目的组合训练方式。实施多项目组合的组训方式,既能全面增强跑、跳、攀、爬等个体综合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相比而言,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作战任务由部(分)队遂行的较多,而依靠单兵遂行的较少。以往单打独斗的体能训练模式也已无法满足作战的需要。因此在训练项目的设置和内容的设计上,要不断培养官兵协同作战的意识。

摩托化步兵具有近距离作战,所用武器主要以单兵武器为主的特点。高科技的现代化战争条件下,尤其需要信息化方式的协同作战配合和灵活的组训方式来培养合作精神,从而使体能训练与时俱进,更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起超.浅谈战斗体能训练的原则与方法[J].军事体育学报,2017,36(03):122-123.

[2]李朝武,汪明宏,林乔伟.战斗体能训练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6,35(04):16-18.

[3]刘莉.战斗体能与战斗技能融合训练现状及启示[J].军事体育学报,2016,35(03):18-20.

[4]孟进蓬,夏犇犇,夏俊.战斗体能与战斗体能训练[J].军事体育学报,2015,34(04):22-24.

[5]汪明宏.武器泅渡“五步骤”系统训练法[J].海军杂志,2011.(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