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短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

2019-04-29兰波朱宇

关键词:训练方法

兰波 朱宇

【摘 要】针对中学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专项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学短跑项目的概念、训练内容及项目特征进行逻辑归纳分析,研究中学短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原则,探究中学短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短跑;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32-01

按照项群的划分,短跑项目属于体能类速度性竞技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的保证。高强度的竞技比赛对中学生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中学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专项研究势在必行。

一、中学短跑项目专项体能的概念

体能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一般体能是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展現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李之文指出:体能是经过身体训练获得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形态的适应性变化和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基本素质。运动员在极限强度下要适宜比赛要求,能量供应在无氧条件下磷酸原系统供能结合乳酸能系统供能,保持身体持续运动,高标准完成比赛过程,因此,中学短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要以一般体能为基础,结合运动员机体结构特征、能量储备水平、比赛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强化身体极限条件下的疲劳适应,完成高强度比赛的能力。

二、中学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结构

中学短跑项目,体能目标的达成与体能训练的内容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中学生在教练员的指导下,着眼于专项体能的实践训练,以专项特征为主线,规划详细的训练内容,结合影响项目训练的外在因素实施可控性的训练;具体操作上,围绕中学生短跑的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等,制定训练内容和方法,组织训练安排,针对项目特征,建立对比赛成绩有直接影响的训练体系,有的放矢,如何练,怎么练,扩展学生的项目运动潜能。

根据中学短跑项目教育教学训练,项群特点属于体能类速度性项目,强度大、速度快,因此必须要了解专项体能的结构特征,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符合项目特点的训练方法,体育每个项目的专项体能的训练因项群特点的不同,运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也不同。中学短跑项目专项体能的训练要围绕专项速度和力量、身体的协调性、专项比赛心理调节及神经系统对运动肌肉的控制来进行专项训练,分步骤、按阶段完成。

三、中学短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特征研究

1.运动生理学特征。

体育运动的教学训练包括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中学短跑项目是运动员在高强度状态下保持快速移动的无氧代谢速度性运动,体能的训练有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根据运动选材和学生体质结构的特点,良好的体能有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而专项体能的获得必须依靠后天的训练才有质的提高。

2.运动训练学特征。

中学短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学生的身体结构安排训练内容,要符合项目训练的生物学特点,分阶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促进短跑专项体能的提高。短跑项目对抗性强,科学训练要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把比赛成绩的差距按照客观、准确的原则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量化,因此,对中学短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成效实施评估和有效的监控对于提高成绩是至关重要的。一名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周期至少需要10年,周期训练分为年度训练计划、大周期和小周期,每个周期专项体能的训练安排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量和强度的训练搭配、比赛心理适应能力、训练内容和方法的安排及在周期中的比重,科学统筹,系统规划设置,以此来提高中学短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

四、中学短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任何项目专项体能的提高都是身体在训练过程中各器官功能协调发展、巩固提高的综合效应。优秀运动员在年度训练、大周期和小周期训练中,量和强度、训练时间的长短、动作结构的难易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的运动构造和专项适应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这不是一撮而就的过程,教练员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系统地安排训练内容,科学制定训练方法和手段。

2.因材训练原则。

科学的运动选材,每名运动员都有自己的运动特点,存在着个体性差异,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训练实践中要按照因材训练的原则,针对每名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和专项特征合理安排训练任务,科学选择训练量和强度,发挥个人运动特长,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使身体协调发展,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促进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提高。

3.专项特异性原则。

体育项目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功能性特征也不同,每个专项都有自己的训练特点,因此,项目的教育教学训练,不能以偏概全,不同项目的专项体能训练具有特异性特征,体现在运动员在竞技中所表现的技术、战术、体能、智能和比赛心理状态,教练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和队员的身体特点具体安排训练内容,赛练结合。

4.有效评估原则。

训练中如何准确、及时把握队员的有效训练信息对提高比赛成绩至关重要,每一阶段的训练要针对性地解决运动员出现的问题,什么问题,几个方案,如何解决,就需要有效评估,及时、全面反馈训练信息,偏离了训练目标就会走弯路,训练信息的正确导向决定运动员训练的有效累积。

参考文献

[1]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1—6.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0)3:1—3.

[4]李怀海,陈男生,任军.体质与体能之辨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0)3:4—6.

[5]陶宏军,宋健,龚建.110m栏专项体能训练的初步理论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101—103.

[6]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J].田径,2004(6):42—44.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乒乓球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训练方法研究
民航飞行大学生体能差异性训练方法的探究——以滨州学院为例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
青少年摔跤运动的科学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