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

2019-04-29吴光兵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有效举措阅读课堂创设情境

吴光兵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改变课堂的导入方式,寻找小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增强课堂的学生自主性,把课堂的时间更多的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阅读自学。最后。教师应该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课堂的学习应该结合课外的阅读,才能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举措;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加强课堂讨论,实现阅读教学目的

讨论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讨论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真理越辩越明”争辩往往能强化知识的是与非、对与错争辩的内容是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的重难点,组织学生争辩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赵洲桥为什么要建成拱形的?”这个问题不易理解,这也是教学重难点之一,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展开,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摆观点、讲道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甚至有学生一边在纸上画图,一边用手比划,争的面红耳赤,汇报交流时,答案各异:“建成拱形更美观、建成拱形更方便桥下通过船只、建成拱形能在发大水时冲不垮、建成拱形不但节省石料,而且坚固耐用。”

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评价西门豹这个人,多数学生认为他机智聪明,关心老百姓,是一个好官,但也有学生大胆质疑认为他太残暴了,提出“未经审判,他怎将巫婆,官绅投河使其它送命”的观点,由此引起了一场“唇枪舌剑”经过一番群情激动的争辩,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作为拥有兵权的土方官持有生杀大权,他将计就计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个为民除害的好官。如果今天,他这种做法是不合法定程序的,应该通过公开审判的方式进行,而且老百姓也不会这么迷信,肯定会向西门豹去控告巫婆和官绅的。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阅读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和学习的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愉悦心情,所以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具体情境,而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阅读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含有学校、老师、桌椅等生字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在一首轻快的音乐中,画面中出现学校、桌椅等生字并伴有音频,让学生跟读,老师只是播放音乐,然后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里模仿刚刚听到的阅读课文。这样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而且使学生掌握了要学习的生字。

三、教师传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1.浏览。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大概意思,主要人物。这就要求速度,要想提高速度就要学会浏览、跳读等技能。学生阅读时经常停顿,必然影响阅读速度。老师应该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主要人物。这也要求老师要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细读。细读不必读得太多,只要在第一步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选取出有用的或有兴趣的文段来读,逐字逐句地分析。其意义在于练习选取有用的,可训练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

3.咀嚼。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对文章进行“全面理解,综合分析”。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主线,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以练习,最后形成对文章的最终评价。由于是建立在“细读”的基础上,这次的认识程度将比“浏览”深刻得多,然后再总结阅读心得,通过心得积累经验,逐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创设探究情境,诱发学生探究意识

1.创设体验情境。阅读教学中允许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和个性化的反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长大了,可它的尾巴怎么就没了呢?”“这样吧,同学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田野观察,去查查资料,或去问问家长。看谁先找到答案好不好?”同学们一听,都跃跃欲试,充满了探求的渴望。果然,第二天许多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可以想像,孩子们自由的去体验,想象,创造,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2.创设角色情境。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维轨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如教学《詹天佑》第五,六节時,对学生说;现在你们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请对着图纸向大家介绍你的工程设计,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时,詹天佑这个角色的吸引和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是学生自觉地阅读课文,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课文内容,进入角色情境。5分钟后,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当工程师,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结果许多同学都讲得头头是道,课堂上个个“詹天佑”活灵活现,阅读收到了许多效果

教师在上语文阅读课时,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很不一样,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要从实际出发,适当要求学生。这样,全班的每个学生既不会失去信心,也不会自满松懈,都能够情绪饱满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自觉地、主动地阅读,在各自已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毛爱华、张兴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4,(09).

[2]范佳佳.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1,(24).

猜你喜欢

有效举措阅读课堂创设情境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