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陕北民俗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

2019-04-29赵小霞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浅谈融合

赵小霞

摘 要:笔者就当地陕北民俗音乐文化进行了梳理,将其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对陕北民俗音乐的独特之处进行了仔细剖析,并提出了用当地本土音乐培养学生现代音乐兴趣的一些办法。旨在为发扬和传承陕北民俗音乐文化及培养孩子们综合能力。

关键词:浅谈;民俗音乐;音乐教学;融合

陕北民俗音乐文化当然是陕北地域文化,陕北区域属于黄河流域,它包括延安和榆林两市,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此地有“黄河文化、黄帝陵文化、红色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一提起陕北,人们可能马上就会想起那个传说中的陕北印象,就自然会浮现出的一定是秃山峻岭、深沟丘陵的地貌,羊肚子手巾粗布衣、黄米馍馍豆钱钱饭的生活。哪里还可能有什么音乐文化可谈呢?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有着它自己独特而深厚的民俗音乐文化。很值得人们欣赏、交流和研究,并从中汲取传统音乐之纯朴和厚重。

一、陕北民俗音乐文化的特点与现状

1.特点。

(1)男音质纯朴厚重而宏大高亢。提起陕北民俗音乐,很自然马上就能想起陕北民歌歌王——贺玉堂,当年给毛泽东唱过民俗音乐,还有后来的王向荣,他们就是老一代陕北音乐明星的一大代表。像这样的丰富多彩民俗音乐内容和土生土长的民俗音乐大王与明星真是举不胜举,这些歌声里渗透着当地浓郁的乡土气味和当地劳动人民那朴实的风格,自古以来就深受人民的喜爱,近年来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盛誉。

具体来说《信天游》吧!它是陕北民俗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种音乐体裁,它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赞誉。它的内容和曲调都异常丰富,其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現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

(2)女音质宏亮细长而烂漫天真。一谈到陕北民俗音乐的女明星,大家自然就起到了王二妮。她就是正宗陕北民俗音乐女生唱法代表。就以王二妮为例,可以总结以下几个女生唱法特点:一是能保持陕北民俗音乐历史演变中的精髓。无论从匈奴的苦难与高昂的战场情境;无论是陕北十年九旱的焦苦与走西口的历练;还是红军到陕北,闹翻身的喜悦,都在二妮的一举一动之中,干净、甜美、洗练的声音中体现了出来。二是能继承老辈歌者的精髓,取其精华。但又是扬弃地加以继承,从陕北老歌手、民间习惯、山西民俗音乐的唱法,内蒙二人台的吸收众,都有所揉和,才成了西北人听着有味,北方人听着过瘾,全国人觉得新奇,融入了很多现代民俗音乐的时尚元素,学院派觉得无法学到的感觉。三是在语音、语调、语气上能揉进眉户戏唱腔的婉转,柔美。秦腔的浓烈、高亢、大胆;西北说书的忐忑曲折;西北花儿的音域、情理。因故具备了装饰美、柔和宽广的感觉,这是区别其他原生态歌者,特别是陕北民俗音乐者最大的特点。四是能揉进半白半土半洋的唱腔。这主要是吸纳了流行歌曲,西洋歌曲的唱法及乐理,加以改造陕北民俗音乐太干、太烈、太裂的感觉,换气自然了,真假声自然交替,浑然天成。五是吐字半土半白,能巧妙的古今结合。也就是说,吐字占85%的陕北土语,但也有15%的普通话的改良,因而对西北以外的观众来说,感情上更加能接受,也能听得清楚;同时,陕北老乡也能接受,成了一个穿着洋装放羊的陕北人,大家都新鲜。也就是说,陕北民俗音乐与时俱进了,跟上时代了,不让她出名都难。所以,原生态的唱法的基础上,揉合民俗音乐的唱法,戏曲牌子的韵调,流行与花腔的美丽。这样,她的嗓音既有陕北歌手的高亢,也有现代民俗音乐的抒情;演唱少了一些苍凉和粗狂,多了一些柔情和甜美。这种演唱风格的结合,使得她能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也有别于当下流行的学院派的唱法。

(3)陕北民俗音乐种类繁多庞杂。陕北这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长期在雄浑豪迈的自然环境中,造就了本地域的文化习俗。俗话说的好:“十里风俗不一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等。这些都说明了区域音乐文化是有鲜明的区域性、独特性、地方性。就当前陕北流传下来的“陕北民俗音乐、陕北说书、陕北大秧歌、陕北道情、陕北舞鼓、陕北唢呐、号子、信天游和小调”等典型陕北音乐文化。其种类之繁多、表演方法各异,使人应接不暇。其中的表演过程中将“吹、拉、弹、唱、说、笑、哭、打”等多种乐器都能融为一体、同时并进、默契配合,表现出了让人难舍难分的感情与陶醉。

(4)陕北民俗音乐通俗易懂感人。陕北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是直来直去、通俗易懂、感人肺腑、字正腔圆,表现很直白。它是来源于生活,通常是用本土语言来表现和唱出,给人一种黄土高原那沉稳、宏大、厚重、嘹亮的感觉!催人奋进、振奋精神、感觉过瘾。比如,陕北当今的唢呐乐队,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谁家的红白喜事都得找一个乐队来凑热闹。但这些乐队都是以当地唢呐音乐为主、其它乐器为辅的专业乐队。其内容不乏也是以陕北曲牌和陕北曲调为主,其喜悦与悲伤的曲调让人听的如痴如醉,似乎身临其境,其感染力使你不笑不哭都难。

2.现状。

陕北民俗音乐反映当地过去、现在的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变化等的内容十分丰富。当今流行的大多数陕北民歌,大都是反映过去到现在当地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内容,充分反映了陕北人民对中国社会发展变革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好日子的歌颂。特别是革命历史民俗音乐,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白毛女》等,是有多方面价值的。

一是陕北方言的文化性:陕北民俗音乐大多就是当地方言的艺术表现,其源远流长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充分展示了陕北民俗音乐的特殊性和历史性特点。这是当地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总结和积淀,挖掘出了大量的传统而古老的民族风俗和人文文化。它是陕北广阔地域文化和陕北方言的原汁原味再现,可以为研究陕北民俗文化和陕北方语言提供了许多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民俗音乐的历史性:陕北民俗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主要从多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记录和展现了陕北历史民间的人物、事件、物质特点、民族风情,其发展和演变历史,也正就是陕北地区从古到今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写照。陕北民俗音乐对共产党13年的陕北革命历史经历进行了多方位的展现,既有对领袖人物的赞扬、又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还有对重大历史活动的回忆,这些在在陕北民俗音乐的表现中都有不同形式的反映和表现。

三是民俗音乐的特殊性:在陕北区域,其当地民俗音乐都蕴含着当地丰富的民俗资料和信息,包含着当地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文化的演变等等许多文化和历晚的特殊性。如《过年歌》、《十二节令歌》、《冬日九九歌》、《结婚喜歌》、《丧事歌》、《陪灵歌》、《夯歌》、《牧羊歌》等。

四是山川地貌的文化性:陕北民歌音乐就一直是记录当地那山川秀美、群芳争艳、琳琅满目的陕北山、川、草、木,乡土民风。这是当地群众对当地文化、当地地貌特点的音乐表现和总结,表现的淋漓尽致,活灵活显,使人听起来感觉是身邻其景,如痴如醉。从古代到现在,当地人们唱陕北民歌的时候,都是有意特别的表现陕北地貌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区域差异性,前把人、地、物、貌都能结合的恰到好处,通常是人物结合事件,事物结合风景,山水结合草木,往往是信手拈来,出口成歌,得心应手,自编成歌。比如“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大红公鸡墙头上卧”、“荞面圪坨羊腥汤”、“热格腾腾米酒摆上桌”等。陕北民歌的音乐价值主要是它远远超过了“民俗音乐”的范畴,它有它自身的特点,它是产生于陕北,积淀于陕北,传承并珍藏在世代陕北人心中的一座富饶而辉煌的陕北文化艺术。

二、陕北民俗音乐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对策

针对以上这些宝贵的陕北音乐文化资源,如何在当地小学教育中给学生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美动听的本土音乐,是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实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立足本土音乐习惯和文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和努力,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陕北民俗音乐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而发展。

1.坚持陕北民歌原汁原味,用本土音乐培养学生音乐爱好。

坚持陕北民歌原汁原味,用本土音乐培养学生音乐爱好,挑选更为合适的本土音乐题材资源进行音乐教学。首先要清楚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必须语言为基础,但陕北民俗音乐素材虽然都来源于本地生活,但大多本音乐与当地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文化”,也就是这个道理。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和发挥当地音乐现有资源和特点,使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和巩固,并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当然了,也并不是说当地所有的民俗音乐都适合用于教学和学生学习音乐,我们在选择当地民俗音乐时,一定要注意音乐作品的要鲜明的艺术形象、内容要生动活波,学生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民俗音乐曲子。其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色彩要能和学生发生共鸣。这样以来,就能激发学生对当地民俗音乐的好奇和兴趣,也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更多的联想和更深更远的想象。如陕北民俗音乐的选材上,陕北民俗音乐多以调情为主的山歌和表现男女情爱的酸曲为主,我们在选材上就要选择健康的,歌词适合孩子们表现的歌曲来进入课堂。

在选择音乐教学的音乐素材时,一定要注重将陕北民俗音乐进行科学合理的特殊处理,进行相应的文字和音乐手段进行加深和扩展,使学生们对这些音乐有个亲身感受与体会。就会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涉及到陕北民俗音乐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尝试用当地民俗音乐曲调改词与填词。从而,更加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使学生们逐渐了解陕北民俗音乐、慢慢地学习陕北地方音乐,热爱陕北本土音乐。

2.把握教学时机,以生活意境感染学生。

扩展本土生活经验,平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地方生活,了解更多的生活特色,学生从中了解到陕北地方文化的丰富,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演唱陕北民俗音乐、陕北道情、陕北说书、会打安塞腰鼓、陕北五鼓,会跳陕北大秧歌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使得这个地域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享受到地方文化的美好,及其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在欣赏生活中学习生活,在欣赏生活时也贴近本土音乐艺术文化,让学生借助陕北音乐文化这个载体,实现传承民族本土艺术文化的目的。让孩子走进本土生活,在了解、欣赏、演绎生活的同时,让学生热爱本土文化。

3.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当今学生面对流行音乐的影响,基层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也自然不会幸免,也是同样受到冲击和影响。有不少学生是挺喜欢摇滚版的《兰花花》,但却一点都不喜欢原汁原味的《兰花花》曲调。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就地改编。满足学生的心里需求和鼓励学生做以尝试,但可以用当地方言进行演唱,也可以指导学生们进行创作,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利用当地民俗音乐资源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本土音乐,懂得用本土语言来进行创作和发展民歌。从而,提高学生生对当地民俗音乐的认识,深刻理解其音乐精髓与实质,但是学生们通常刚开始是没有填词创作的能力,对曲子的旋律也太掌握和熟悉。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引导学生们就先按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一下,让学生们做自己喜欢的音乐。而后,再指导学生们进行改编和创编,让学生大胆尝试着充满个性的唱、改、编。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当地古老而有特土的本地传统音乐文化,并通过感受而真心地喜欢和热爱,并加以创作和尝试。

4.堅持不懈,培养学生用音乐陪伴自己的一生。

坚持的痛苦过程就是靠忍耐,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靠坚持才能成功,这是大家不争的事实。但要能坚持是个很不容易的过程。当然是要靠毅力和耐心,当前的流行音乐随处可见,其无孔不入的力量是年轻人根本无法阻挡,其多途径的传播方式多而全,大而散。这些特点和优势是大多民俗音乐无法能以抵触和赶上,时尚和魅力是民俗音乐所不能及的。我们作为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就要面对这些冲击和挑战,进行长期坚持,不断继承和传承前人们流传下来的民俗音乐文化,这无疑需要我们极大的毅力和努力。当然也是要要花费比传授现代流行音乐知识更多的心血和精力。专家们的研究证明:我们可以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帮助孩子们改掉坏习惯。同样的我们可以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坚持传播当地民俗音乐文化!

5.开展音乐艺术表演,创造学生展示音乐的平台。

当今的好多电视栏目的音乐展现和比赛,都无时不停的影响和感染着当代学生,使学生们个个都有想登舞台的欲望。比如,星光大道、越战越勇等栏目,使当今的学生们都产生了上舞台表现自己的欲望,还有各学校进行的每年艺术节,刚开始是老师挑选学生进行音乐展现,到后面就是更多的学生毛遂自荐,积极要求参加艺术节编演和登台。就这一小小的变化,也能看出学生们对音乐和艺术的追求与梦想。当然,这些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是增加了很多的教师工作量,也需要花费不少的经费,但这一系列的艺术活动能够带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巨大挑战。各个年轻学子都特别珍惜这些展示自己音乐能力的机会,也为学生们对文化艺术的学习和表演增加了自信。

各地民间传统的民俗音乐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到今天,这除了其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而外,更重要的是经过一代代音乐人的发扬光大和不懈努力。而今对于音乐教育一线的教师,当然希望有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一道重视和参与民俗音乐文化的研究、传承和教育问题,让民俗音乐在经济腾飞的今天继续保存下来,并能逐步发展。让陕北民俗音乐、陕北说书、陕北道情、陕北大秧歌、陕北唢呐、陕北五鼓等多姿多彩的陕北本土艺术文化再度辉煌起来!

参考文献:

[1]刘育林,常炜炜.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J].中国音乐,2005,01.

[2]张智斌.陕北民歌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调式特点——陕北民歌探究之一[D].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3]张晋俐.关于民族声乐教学现状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03.

[4]张智斌.用心灵和技巧唱出陕北民歌的神韵——民歌演唱技巧探究之一[D],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浅谈融合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