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申辩篇》探析苏格拉底的死因

2019-04-29许金鑫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死因苏格拉底

【摘 要】 文章解析了古希腊《申辩篇》,阐述了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面对雅典人民指控时的申辩,以及最终被判处死刑时的态度。面对指控,苏格拉底表明了对整个雅典社会风气的不满;他不愿意承认雅典最高的权力机关并对自己的蔑视毫不掩饰,这可以说是直接激怒了陪审法庭,直接促成了对自己的死刑判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要去揭露这不愿被雅典人所承认的真相,要去惊醒雅典人不要在完美的梦里继续沉醉。在面对有罪的判决时,他毅然选择了死刑,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并以此来警醒雅典人民。

【关键词】 苏格拉底;死因;《申辩篇》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三贤”之首,一生未留下任何著作,却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堪称西方哲学的鼻祖。其主要事迹由弟子柏拉图记录在柏拉图对话集中,其中《申辩篇》主要记叙了苏格拉底面对——“苏格拉底腐蚀年轻人的心灵,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相信国家認可的诸神。”的指控时的申辩,以及被判处死刑后苏格拉底的最后陈述。在申辩和陈述中,苏格拉底详细说明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状况,更重要的是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考。但是当他把这一切向雅典人倾诉时,他们却把苏格拉底推向死亡。是苏格拉底错了还是雅典人错了,我们无从判断,我们只能从《申辩篇》中探析把苏格拉底推向死亡的原因,把握雅典人与苏格拉底的差异,进而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一、苏格拉底“有罪”

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政治生活的现状非常不满,他一再强调,自己如果过早的投入政治活动中,肯定早就死了。对于雅典当时以抓阄的方式来选举公民代表和官员的方式,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嗤之以鼻。他追求更加合理的政治制度,但对于雅典人来说,这恰恰是最致命的质疑。因为在他们心中,雅典城邦是完美的,不容亵渎。苏格拉底能清晰地认识政治中的邪恶和不公,并且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作为当时有地位有影响的智者,雅典的政治家们难道会对苏格拉底毕恭毕敬?

在申辩中,苏格拉底强调了雅典社会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妖魔化”,多年以来雅典城邦中有一部分人都在宣传着苏格拉底的“罪行”——苏格拉底犯有爱管闲事之罪,他对地上天上的事物进行考察,还能使较弱的论证击败较强的论证,并唆使其他人学他的样。在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中苏格拉底盘旋着前进,声称自己在空中行走,并且说出一大堆胡言乱语。这些种种言论和评价已经在很多雅典人眼中形成了固有的印象。这对于苏格拉底的申辩是十分不利的,尽管在申辩之初他就先指出了这一点,但仍然没有改变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对于不敬国家公认的神,信奉自己发明的神灵这个指控,尽管苏格拉底一再在申辩中说自己有着坚定的信仰,但是实际上这已经与整个雅典社会的信仰体系有了区别。实际上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确实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神灵”,尽管他依旧虔诚地敬神,但他内心已经有萌发了内在的自我的神灵。

面对腐蚀青年的心灵这一指控,苏格拉底明确表示出了对整个雅典社会风气的不满,并且举了一个生动的驯马人和马的例子。在苏格拉底看来,整个雅典都在蒙蔽青年人,阻碍青年人追寻真实的自我。而苏格拉底自己孤身一人在教导所能接触到的青年寻找真实的自我,追求至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当青年们理解了苏格拉底所教授的知识,自然会跟整个陈腐的雅典社会格格不入,最直接的就是面对自己的父母时的冲突。而青年们的父母恰恰是坐在审判席上的一员。在听到苏格拉底不遗余力的批判时,雅典人们自然而然地从自身出发,投出了关键的一票。

所以在对苏格拉底是否有罪的投票中,前者以30票的微弱优势宣判了苏格拉底有罪。虽然这个时候还未确定苏格拉底的死刑,但有罪的判决是苏格拉底死刑的前提。而有罪判决正是基于之前所述的原因。

二、“苦苦求得的”死刑

面对有罪的判决,尤其是判有罪的票数仅仅领先三十票,苏格拉底表示并不沮丧,甚至还有些乐观。苏格拉底当然知道怎么减轻刑罚、甚至如何不受处罚。但正如他所说的他不愿意那样做,甚至于他想要提议由国家出钱养他。他认为自己是整个雅典社会的精神导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在雅典人的道德训诫上。在这里他已经明确自己是在纠正整个雅典社会的社会风气,在引导自己所能接触的每一个人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真正的智慧。他在申辩中说自己给雅典人带来了实际上的成功,他应该受到社会的奖励,因为他是整个公众的恩人,所以国家应该出钱养他。

在对各个刑罚一一论证过后,苏格拉底觉得自己并不应该受到任何惩罚,如果非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刑罚,那应该是罚金,但自己没有钱,如果选择一个付得起的单位他选择了一明那。在柏拉图等人的担保下最终选择了三十明那的罚金。结果法庭以多数票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在死刑判决作出后,苏格拉底也做了自己的最后陈述。在陈述中毅然接受了判决并对雅典人发出了最后的警告,预言了自己哲学思想最终的发展,并且用了自己在日常“点拨”雅典人时用的方式。他说雅典人最终逃不过被批判的命运,像他一样的后来者会更加“苛刻”地对待他们!

从判决有罪时的280票对250票,到判处死刑的360票对140票,苏格拉底在宣判有罪后的申辩可以说是至关重要,他对整个陪审团乃至整个雅典社会的制度表示出了足够的蔑视,并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雅典人的精神导师、道德的鞭策者。他不肯低头,不愿意用雅典人所惯常使用的方式来免除自己的刑罚,甚至提出了具有嘲讽意味的一明那的罚金刑。这是他对整个雅典社会制度的对抗,他不愿意承认雅典最高的权力机关并对自己的蔑视毫不掩饰,这可以说是直接激怒了陪审法庭。直接促成了对自己的死刑判决。

三、不愿被承认的真相

是雅典人错了还是苏格拉底错了?站在今天的角度看,答案不置可否。但从当时看来,大部分雅典人对于苏格拉底的言行是非常不适的,甚至是厌恶的。如同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中那个逃脱的囚徒,在看到外面的广阔天地时,他回到洞穴中发现自己难以适应洞穴中的黑暗,并很难说服洞中人走出洞穴。对于雅典人来说,苏格拉底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完美,认识到自己并没有智慧。在一个自诩完美的国度里,这是最大胆的尝试,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要去揭露一个真相,一个不愿意被所有雅典人承认的真相——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智慧,只有认识到自己没有智慧的人才有真正的智慧!

对于雅典人民来说,这让他们很不舒服,苏格拉底一生所从事的工作正如他所说,是在放弃自己的私事,多年来他蒙受抛弃家人的耻辱,自己忙于用所有时间为雅典做事,像一名父亲或长兄那样来看望每个雅典人,敦促他们对美德进行思考。这一切使雅典人感到难堪、害怕、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无所适从,甚至于感到害怕。如果接受苏格拉底所说的,等于要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这对于当时的雅典人来说是无法完成的挑战。

可以说苏格拉底的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要去揭露这不愿被雅典人所承认的真相,要去惊醒雅典人不要在完美的梦里继续沉醉,醒过来,认识你自己的存在,追求真正的自我!同时苏格拉底带给雅典的还有批判精神。他比喻自己是“牛虻”,在雅典这匹高贵的战马身上时时叮咬让其保持清醒。他从自己生活出发,思考着种种不善与不公,发现着种种缺陷与问题,他思考、前进,用自己的生命叮蛰着世界,实现着对社会的批判。在面对有罪的判决时,他毅然选择了死刑,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并以此来警醒雅典人民。

四、结语

苏格拉底的死可以说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从一开始选择从事这份工作就日益影响着雅典人民,在雅典人心中构建着自己的形象。到法庭上他依然选择去批判去警醒众人,在被宣判有罪选择刑罚时,又尽情嘲讽众人,以至于最终得到了死刑的判决。同时他也拒绝了柏拉图等人的越狱计划。最终以英勇而悲壮的死亡诠释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用死亡批判了整个雅典社会。当今社会依然需要这样的“牛虻”,不断钉刺着人类社会这匹高贵的战马,缓缓前行。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对话集[M]. 商务印书馆 , 2004.

[2] (古希腊) 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M]. 商务印书馆 , 1983.

[3] 张秀娟.  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之解读[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4] 张骅.重温“知识即美德”[J].基础教育参考. 2010(07).

[5] 王乐理.苏格拉底的魅力[J].贵州社会科学, 2013(02).

【作者简介】

许金鑫,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死因苏格拉底
自信对人生的影响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鄂州市华容区2014年居民死因类别分析
三国人物之死的人生启示
死因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遗憾
苏格拉底的妻子
苏格拉底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