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

2019-04-29谢程岳金蓉尹锋超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谢程 岳金蓉 尹锋超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贵州毕节市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调查,了解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数字化记录与大力宣传相结合;高校教育传承与建立多梯度人才培养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发挥资本作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毕节市;保护传承;对策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乌蒙山腹地,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辖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8个县(区、自治县)和百里杜鹃管理区、金海湖新区2个正县级管委会,263个乡(镇、街道),3657个村(社区),居住着汉、彝、苗、回等46个民族,他们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涉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毕节市相关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普查、立档到申报、保护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一、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毕节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其众多的民族民间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地位。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有:(1)传统舞蹈:纳雍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赫章彝族铃铛舞、威宁彝族酒礼(威宁)、四桐鼓舞 (威宁)、素朴金钱棍(黔西)、苗族斗鸡舞(黔西)、苗族蹉步芦笙舞(七星关)、赫章苗族大迁徙舞(赫章)等;(2)传统音乐:薅秧歌(金沙)、苗族三眼箫音乐艺术(织金)、彝族《莫蒿苗》(赫章)、苗族飞歌(纳雍)、普宜乐都莫轰(七星关)等;(3)传统戏剧:威宁彝族撮泰吉、金沙傩戏(庆坛)、穿青人傩戏(织金)、文琴戏(黔西)、花灯戏(黔西、金沙)、阳戏(黔西)、纳雍傩戏(纳雍)等;(4)传统技艺: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擀毡制作工艺 (威宁)、荞酥传统制作技艺(威宁)、豆制品制作技艺(大方)、砂陶制作工艺(织金)、烟火(金沙)、鸟笼制作技艺(黔西)、清池贡茶制作技艺(金沙)、酱香型白酒酿造技艺(金沙)、苗族蜡染(纳雍、织金)等;(5)杂技与竞技:苗族射弩(织金)、长坝狮灯(金沙)等;(6)传统医药:火龙丹(金沙)、黔西王氏食疳医药(黔西)等;(7)民俗:纳雍苗族服饰、赫章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吃新节(金沙)、苗族服饰(金沙、纳雍)、“划筷奠祖”苗俗(纳雍)、彝族年(赫章)、彝族咪谷(毕节市)、化屋苗族文化空间(黔西)、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七星关)、彝族毕摩习俗(赫章)、彝族苗族跳花节(赫章)、苗族跳花节(大方、金沙)、彝族火把节(大方)、彝族丧葬习俗(金沙)、彝族服饰(赫章)、彝族婚嫁习俗(赫章)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效果显著

毕节市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取得显著成果。通过积极申报,纳雍苗族芦笙舞、赫章彝族铃铛舞、纳雍苗族服饰、赫章彝族火把节、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威宁彝族撮泰吉、金沙傩戏等7项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薅秧歌、威宁彝族酒礼、穿青人傩戏、苗族射弩、擀毡制作工艺、火龙丹、仡佬族吃新节等43项入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还有市级名录项目50个、县级名录项目331个,目前,全市已公布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431个。除此,还初步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体系,已公布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22人、市級传承人23 人、县级传承人110人。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积极有效

根据毕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7年9月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情况年报过录明细,笔者了解到,毕节市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处,分别为大方县文化遗产管理局(非物)、金沙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举办展览、演出及民俗活动12次;开展非遗工作人员培训班班次27次;开展传承人培训班班次42次;所征集的文本、录音、录像资料、调查报告、出版成果数量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2个,分别为位于毕节市和织金县。此外,2017年5月18日,毕节市苗学研究会在七星关区召开2017年苗学研究座谈会,毕节市文物局局长郑远文从文化遗产概念、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解析三个方面,立足毕节试验区的实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精彩讲解,此次会议对做好毕节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意义深远。

二、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

1、大机器生产的冲击

笔者走访了毕节市很多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民众的生活需要也在发生着变化,很多古老的技艺由于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面临着生存的难题,比如金沙烟火,曾一度遭到民众的质疑。除此,苗族蜡染、威宁赶毡工艺等项目因程序较为繁琐,工艺复杂,很多年轻人不愿过多涉及,加之大机器生产的冲击,市场上尽是通过机器加工的廉价品,挤占了通过传统手工制作的产品的市场,致使其传承人面临两难选择,导致项目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尽显。

2、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毕节,农村较多,少数民族也较为集中,为了摆脱贫困,很多民众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认为孩子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学而仕则优,学业优秀的人更能获得进入更高社会阶层的机会,老百姓大都期望孩子把重心放在文化课上,而对非遗的关注则少之又少。即使本身是少数民族,由于被传统教育思想束缚,觉得没必要让孩子继承传统的舞蹈,音乐等,久而久之,导致少数民族成为一个代名词,很多年轻人对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浑然不知。当然,笔者走访发现,学校教育同样也忽视了这个问题,认为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文化课,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涵盖本民族的文化。学校教育的忽视,学生繁重的课业和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学习传统民族音乐和舞蹈时间,除此,农村的学校一般离家比较远,很多学生大多是寄宿在学校,然而非遗的传承一般是从小到大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中学会继而传承给下一代,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也剥夺了待在父母身边学习非遗的机会。因此,传承非遗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习非遗的人也越来越少。

3、经费投入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

毕节的许多非遗项目来自少数民族,然而大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农村,地方经济本身不够发达,用于保护非遗的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政府的少数拨款和非遗传承人自己表演得来的部分收入,缺少国家专项的保护资金及社会的资金来源,以至于要投入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比较困难。此外,非遗的社会参与度不够高,从调查结果看,目前只有政府进入,严重影响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许多的传统舞蹈比如纳雍苗族的芦笙舞、赫章彝族的铃铛舞等,都是以人为主体的舞蹈,必须用录影等音响设备来保存,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设备落后,进而导致传统民风民俗的保护工作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三、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

1、数字化记录与大力宣传相结合

笔者走访过程发现,大多数传统技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民众在千百年的繁衍、劳作中孕育而生的,它们不仅是当地民众的生活必须品,更是该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精神的承载体。虽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技艺不再满足民众的生活需要,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对其进行保护传承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利用仍显得较为保守。以苗族蜡染为例,可借助当前的影像技术,对该项目的整个技艺流程进行全方位拍摄、记录,除此,诸如赫章彝族的铃铛舞等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也都可以采取VR、AI等新兴媒体技术进行保存。在此基础上,通过传承主体及各保护主体的宣传,提升该项目的知名度,如此,众多的非遗项目才能有效的保留下来。

2、高校教育传承与建立多梯度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比较依赖于老师。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较多的毕节地区,在教师选聘的过程中,可适当聘任那些身具本民族文化的老者或者相应非遗项目的持有者,把非遗项目纳入必须学习的门列,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专门教授学生学校本民族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学习民风民俗的兴趣,并且到期末作为一门考核的科目,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除此,也可鼓励升学择优录取非遗项目持有者的考生,经常举办具有非遗代表性项目相关活动,并且设立多种奖项作为奖励,学习非遗的学生可以享受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推进与非遗相关的产学研融合和校企合作,建立非遗工作室等方式,大力发展实施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发挥资本作用

笔者以为,在对毕节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不可或缺。一方面,可通过积极争取中央、省级相关部门对毕节非遗保护传承的专项资金,对于争取到的中央、省财政补助经费,应加强督促落实,及时拨付到位。需要说明的是,对非遗的保护传承经费应拨付到非遗传承人的手上,用于继承人才培养、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等。另一方面,也应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借助社会资本,同时,更要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非遗展示平台,以此推动毕节非遗深入人心,得以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89.

[2] 李欣.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5.

【作者简介】

谢 程(1997—)女,白族,贵州毕节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保护.

岳金蓉(1998—)女,漢族,四川南充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保护.

尹锋超(1992—)男,汉族,陕西武功人,历史学硕士,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我拍祖国好河山”摄影大赛第二批入选作品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