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019-04-29杨长东

关键词:中职学校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杨长东

【摘 要】对于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旅游地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其今后尽快适应一线工作岗位。旅游地理包含了许多专业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将其全部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00-02

旅游地理是以地理学角度出发对各类中国旅游资源加以研究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我国旅游区的布局、发展旅游的地理特征与地理环境以及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等,探索如何开发利用旅游区。地理并不是中学阶段的主要科目,所以学生不仅学习基础差,更没有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旅游地理教学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包含许多不同方面的内容,其中比较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介绍旅游资源,包括建筑物、园林、气象气候、动植物、水景、地貌等,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这些资源都真实的存在并分布于不同地区,均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所以教师单纯的讲述很难充分描述这些景色,即使再绘声绘色、巧舌如簧,学生也无法得到实物所给予的深刻、具体的印象,难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展开此部位内容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景物的光盘,例如不同的山地地貌,上面的岩石类型也不尽相同,在课上播放这些光盘,能够在听觉、视觉等不同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与感知所学的知识内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所学内容,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显著改善学习效果。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求知欲变得更加强烈,一些同学甚至很想进行实地考察,近距离观察这些资源。所以教师为保障教学效果,应当确保学习氛围宽松民主,提前组织好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二、充分结合理论和实际,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以真实地反映于实践过程中,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旅游地理课程指出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必须重视其独特性,并使之得以凸显出来。为达到该目标,各地的中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例如地处南京的元宵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原国民政府行政中枢总统府与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引导其通过观察独特的建筑体会三民主义的内涵,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及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其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等,使其发展的更加全面。除此之外,因为编写和出版教材的周期较长,所以旅游地理课程经常存在教材比旅游业滞后的问题,陈旧的内容并不具有时代特征,不利于学生学习。而且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无法满足于教材知识,为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应注意开发与应用新的旅游资源,丰富自身知识,对教学内容加以调节,使其更为充实,更具活力。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任何课程中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关键,所以旅游地理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教师应充分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开展绿色教育。在日常教学中以科学的教学理念、合理的教学方法与良好的教学心态引导学生学习,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处于发育期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被尊重、被赏识、被重视,所以在对待学生时需保持平等的态度,给予充分尊重。此外,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强,导致学习效果受到了影响,所以教师可利用问题引入教学内容,通过点滴启发、层层设问等不同方式实施追问式复习,在打好地理基础的同时适当延伸,避免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过大。最后,设置课程必须灵活,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个性。有机结合选修与必修,尽可能使学制缩短,周学时增大,使知识能够在短期内得到强化,增强教学效果。

四、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运用图表资源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其展开,以促进其能力发展为目的。旅游地图具有精美艺术性、更新及时性、通俗实用性、科學准确性、形象直观性等特点,教师应善于应用地图辅助教学,但不能完全依赖地图,应当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引导学生除了欣赏地图之外更重要的是利用地图学习。如果学生基础较差,甚至不具备基础的识图用图方法,教师可将入手点放在如何认识地图上,并加以拓宽。例如,讲解长江旅游时,将长江干流略图绘制在黑板上,图上囊括了长江的发源地以及入海口之间的流域,教师可先讲解如何划分下、中、上游,边讲边画,有效吸引学生的之以理,完成干流和主要支流的绘制后要求学生写一段导游词,响游客介绍长江,充分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行业素质和思想品德,并且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旅游观和世界观,丰富自身的旅游知识,以健康的身心快速适应旅游职业与社会,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教师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理论结合实际、提升自身素质等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新型经营理念,在旅游行业中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丽.职业能力取向的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8:183.

[2]邹君.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3:120-122.

[3]秦书莉.中职导游专业《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以长江中下游旅游区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0,9:70-71.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