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探究
2019-04-29梁丽平
梁丽平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一切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工作方法的优劣,对班级的班风、学风以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发展。因此,班主任能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直接影响到他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更对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怎样才能管理出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呢?从关心学生、以诚待人、激发学生责任感、結合当前社会背景进行班级管理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责任感
小学班级管理重要且富有挑战性,班主任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平凡最普通的人之一,但却肩负着最不平凡最伟大的工程,即育人。有魄力和魅力的班主任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积极向上、正直乐观的优秀人才,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班主任需要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不断地探索实践。具体来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学生,因人施教
知人善教。为了做好班级工作,需要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爱好、特长等进行深入的了解。班主任接手每一个班,都至少先要花半个月的时间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总结,和每个学生至少谈话两次,这样尽量对学生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以便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个别教育。从而使班级成员都能有一定的进步。
二、积极开展主题班会,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主题班会的成功召开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教师召开班会时要有针对性且及时,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选择的班会主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如班级里出现的突发事件、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大型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等。比如,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以培养“善行树”为载体,长年在班级中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如下:在教室墙壁上绘制一棵枯树枝干,让学生把做的好事写在用绿色吹塑纸做成的树叶上,贴在树干上,积累善行。每周利用班会时间,请两个学生代表站在“善行树”旁,将同学们做的好事讲给大家听。环境渲染的德育效果强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善行树”的引领下,学生会从做好事、做善事开始,明是非、知荣辱,将来兼爱天下。所以,教师应利用主题班会教育和影响学生,使他们向善向美,健康成长。
三、与学生同步,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在目前的小学生家庭中,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十分溺爱,所以,导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太好,对劳动有着抵触心理,如果这个时候老师一味地让他们进行劳动,不仅不会取得良好效果,更容易引起学生叛逆心理。而另一类老师因为怕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在学生的在校阶段,包办了所有的大小事务,这样的情况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更不利于学生的认知观。所以,班主任对这方面情况的改善可以通过相应的劳动活动来解决。比如,在小学班集体大扫除的时候,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分类工作,一些同学扫地,一些同学擦窗户,一些同学打水。并且自己也要参与这样的班级劳动,使老师和学生在劳动中关系更加密切。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地注重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更要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进行合理的关心,一些学生在学校很乖,但是一回到家又成了另一个样子,让父母十分头疼。对于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防止学生养成自私和任性的性格,影响其将来的学习与发展。
四、对待学生要诚信,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在对于刚刚进入学校学习的小学生来说,老师是权威的化身,是不可撼动的真理,老师如果能把握时机,那么对以后管理工作顺利地进行有着莫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合适的奖励机制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各项班级活动的过程中设立目标与达到后的奖励,并且一定要履行承诺过的奖励,因为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树立起管理者的威信。比如,在课堂测验后,老师说考过90分的学生就能获得一份礼物,在成绩下发后,老师把准备好的礼物发给学生,并且写上鼓励性语言的贺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激情,更能加深师生间的感情。
有些小学生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比较淘气,不但不热爱学习,更对班级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对其威严施压,因为“对于一把剑来说,最合理的不是折断它,而是要给其找一把鞘,合理地收管与保护它的锋芒”。班主任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诚挚地交流,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希望,并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老师也可以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班里的职务,通过这些职务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五、结合当前社会背景进行班级管理
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社会的各个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竞争,我们在社会立足一般都是适者生存。为了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班主任应该合理地训练学生公平竞争的心理。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管理过程中竞选班干部,由学生们自主报名和公开投票,这样的方式既防止了学生家长走人情,又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良好心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中,必须关心爱护学生,诚信、公平地对待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和时代背景相结合,努力提高班级领导团队的素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清馨,刘晓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3).
[2]战立凤.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J].学周刊,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