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建议

2019-04-29覃文献

关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教学法

覃文献

【摘 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实验”在物理教学应用过程中,能更好地的培养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化掌握物理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小实验”是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良好基础,为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提供了依据,以及对学生在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小实验”教学法;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87-02

初中物理教学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当的引入“小实验”辅助教学,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其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必须重视“小实验”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积极为“小实验”的开展创造条件,这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是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只有学生本身对学习产生兴趣爱好,才能激发学生从心底对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会觉得这门课程相对抽象,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这就使学生对物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而影响学习。我们可以适时适当的引用物理小实验辅助教学,通过生动、有趣、形象的演示来诱导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为直观的对教学内容加以理解。例如,在光现象及透镜的应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光的反射时,老师拿出一个平面镜对准太阳,太阳被镜子反射在墙上。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学生们用自己的眼镜和放大镜来介绍光的折射,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光在生活中的折射和反射。在借助“小实验”辅助教学中,使得学生们的思维活动越来越活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对物理教学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一些物理知识是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如果老师仅是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突破这种教学难题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物理“小实验”法与课堂内容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老师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点,强化记忆。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亲自做“小实验”,根据自己的想法,依据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小孔成像的特点和原理,进行小孔成像的“小实验”操作。在接下来“小实验”操作演示过程中,学生们逐一展示自己的“小实验”,对于实验失败的学生,我们及时与他们一起排查失败的原因,及时纠正由物理知识和技能操作运用不当而引起的实验失败。在此“小实验”演示操作过程中,学生们理解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

3.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就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为主,老师可以借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实验”,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通過“小实验”的演示操作,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的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手脑相结合,更为有效的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磁体与磁场学习过程中,磁化和去磁的知识可以通过这样的小实验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们拿日常用的金属勺子来吸引钉子或是其他铁质小物件,显而易见的是没有吸引力。那么,我们拿勺子在磁铁上顺着一个方向多次摩擦,然后把勺子贴近钉子或是其他铁质小物件,这时我们会发现产生了吸引力,它们被勺子吸了过来。这时,我们又拿勺子在木桌上敲击几下,赫然发现勺子的磁性消失了。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学生更为有效的理解磁化和去磁的过程。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启蒙阶段,我们提倡学生多多动手,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小实验中,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纠正理解,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拓展思维,并对物理知识进一步理解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建议

1.“小实验”的初衷以辅助教学为主。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实验运用时,不能脱离初衷用以辅助教学作用。过分强调实验将把教室变成一个老师和学生玩耍的课堂。在借助小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实验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实验不能主宰课堂,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只记得实验演示过程,对主要的理论知识点没有得到深化理解。

2.借助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

在课堂小实验的选择,我们首要注意的是小实验要简单易操作,其次选择的小实验便于学生课余时间寻找实验材料,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做简单的小实验来巩固所学知识,免于死记硬背,而不得理解知识,使学生对学习兴趣匮乏。

3.注意实验安全问题。

我们在选择小实验时,以实验安全为重点,应选择相对安全的实验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学习电学这部分课程,不能将强电输入引入到课堂小实验中。即使在展示家用电器的原理时,也必须要考虑且保证学生安全。在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时候,要禁止拿实验器材相互嬉闹,以免发生事故。

4.“小实验”应围绕教学课程进行。

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的重点,然后选择什么样的小实验,如果实验不具有代表性或偏离教学重点,如在学习电磁知识时,拿出一块电磁铁来说明电磁的原理,这是与之不相关的。所以,在实验的选择上,我们必须确保实验能够紧扣教学课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强化理解知识。

总之,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需要用大量的实验来验证其物理的主要概念、原理和规律。在初中物理课程中,运用小实验进行辅助教学,不仅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应用,而且又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诱导其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拓展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对科学验证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陆余.“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建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23+74.

[2]刘仁友.发挥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04):17.

[3]夏振中.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02):59-60.

猜你喜欢

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教学法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例谈“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