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静物写生在高考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019-04-29刘敏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静物物体色彩

近几年各省美术统考和美术院校的校考,色彩静物写生都是必考科目。通过色彩静物考卷,可以检验考生在色彩方面的基本素质,把握试题中构图能力和各种物体的造型能力。始于九十年代末的大学扩招,美术专业招生人数逐年成倍增长。全省美术联考、校考美术命题内容大都舍弃了实物写生,渐渐趋于图片化、固定化。这样的考题优点在于:试卷高度保密,节约考试经费,考试程序简单易行,阅卷评分标准统一。考试内容的导向决定了大多数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美术教师也渐渐化繁为简舍弃了写生教学,不用摆设静物省钱省力,画室纵横整齐排列节省画室空间。教师教上百人学生只需要做一次直播大屏幕示范,学生每课时要求画同一张照片,教师教学都倾向于程式化和概念化简单易行。随着长期对照片的重复描摹,学生越画越呆、不辨美丑。学生最初的绘画兴趣,对美术的崇敬之情以随之消失殆尽,更无感性创造可言,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绘画技能的提高背道而驰。

画照片相对于写生的缺陷:图像平面化,构图固定化,色调层次少,色彩单调。学生从开始构图,就在照片上打格子、用卡尺按比例放大等机械方法,僵硬地把图像搬移复制在画纸上。失去了绘画初始对一组静物构图安排的观察,形体结构材质的分析,和对物体的色泽质感的直观感受。更谈不上物体之间大小对比及空间的关系,物体之间的色调及色彩变化的观察方法训练。学生调色像背数学公式似的用几种颜色的搭配或集合一堆灰色的效果来装饰画面,死记硬背用老师传授示范的套路画背景衬布、瓜果蔬菜、玻璃瓷器等等。众多学生把画摆放一起,像一人所画。全省考卷无非也是几种不同应考模式风格下相近的画面,大多数考卷构图呆滞,物体刻画轻浮、质感揉弱,缺乏深入的细节刻画和朴实的塑造,更缺乏美的创造性体验,画面色彩概念化千篇一律浮光掠影。试卷无非构图大小点、物体歪斜不同,色彩技法娴熟不同。学生每当谈起熬更守夜的考前的照片绘画都苦不堪言。绘画艺术的思想自由和身心愉悦无从体验。考入美术院校的学生面对实物写生基础课程也无从下手,写生作业大多不堪入目。

虽然美术院校考题大多是照片或默写,但要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对每年变化的试题从容应对,在考试中稳定发挥取得高分,静物色彩写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绘画的本质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个人情感的宣泄,画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及独特气质,写生是实现这一绘画目的的基础。当学生近距离面对静物,更容易理解物体的形体结构,感触物体的色泽质感,观察物体的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色彩冷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写生训练才能让学生扎实研究色彩的塑造和表达,体会色彩静物中的比例、线条、笔触、节奏的和谐与审美。使学生掌握色彩基本知识,敏锐的色彩感觉,把握画面整体色彩关系,从而使画面具有一定艺术表现能力。静物色彩写生具有以下特质:

一、静物写生才能使学生真实感知实物。触摸到不同物体质地的光滑粗糙、坚硬柔韧的质感,体察到物体实实在在的色泽气味。有利于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个人情感与思想,并体现健康的审美趣味。学生近距离多角度观察物体是对物体结构进行分析理解的必要方法。学生对抽象的物体之间前后遮挡产生的空间关系、强弱虚实对比关系也更容易理解掌握,学生面对富有生活气息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静物拉进了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加深他们对静物透视原理的分析理解能力。静物写生的现场感受有效激发起学生的绘画动力,这是画照片根本无法体会到的,照片只是事物的平面再现。

二、静物写生使绘画构图造型更加多样化。静物写生可以摆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静物组合。学生只有对静物经过观察研究以后,对静物整体造型、比例、透视、结构、体积、空间、质感等方面才有直观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对绘画对象有了细致的观察、认识、理解,进一步分析和构思,才选择作画的位置。学生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写生,在不同的观察点产生了不同角度构图画面的效果。构图的优劣是一幅绘画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和基本功的体现。静物写生充分发挥绘画者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的画面各有不相同妙趣横生,灵活多样的画面构图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画室充满生气。杜绝了千人一面的画照片的凝滞与呆板。

三、静物写生让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多彩。静物写生有利于学生面对静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而整体观察应始终贯穿在整个作画过程之中,要从物体的相互联系中观察色彩,从相互比较中找出色彩变化关系,在变化中找出主色调,要敏锐地捕捉色彩总的倾向,确定色彩基调,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局部的色彩关系。同一组静物,同一样物体,每个学生对他们的色彩的冷暖、色调的纯度感受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瓜果蔬菜、玻璃器皿、陶铜铁器,不同学生感受到的色泽都是存在差异的。有点看到的可能红一些,有点看到的可能橙一些。既要尊重学生的观察结果,也要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在光源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的变化,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表达个性的色彩。近距离观察物体的固有色、环境色的微妙变化,了解对比色,补色的形成原因,也可远距离感受整组静物的色彩倾向及冷暖变化。学生对静物颜色不同的感知,自然呈现出色彩各异的画面,鼓励学生在写生中传达自己的感受、思想和情感,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这是静物照片千遍一律色彩根本不具备的特性。

四、色彩静物写生是美术高考成功的前提。静物写生能力也是其它类型绘画创作的基础,掌握了色彩静物写生的技艺,在美术高考中面对静物照片就能整体观察、相互比较,用写生的方法绘画,画出笔触生动活泼,造型准确结实,虚实并举,色彩绚丽的作品,使画面具有一定的想象创作能力,才能在美术高考中脱颖而出取得满意成绩。同时为学生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色彩静物写生教学对美术教师艺术修养、绘画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美术理论讲解水平更要笔耕不辍的专研绘画,增强写生动手能力,使绘画理论与技能相统一。教师要关注美术院校精品力作及美术前沿动态,更要多参观高质量的画展。研读大师作品,赏析莫兰迪、梵高、塞尚、等大师的传世佳作,静静的感受作品向观者展现最平凡的物和它最不平凡的概念。美术教师应把职业和专业融合在一起,实现终身学习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提高自身绘画品味,进一步拓展对审美及精神境域的探究。转化成为画家型教师,熟练掌握写实技法,写意技法,厚画法,薄画法等多种绘画技艺,并具有较高的静物色彩写生能力,达到教科书似的画面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在色彩静物写生教学中有条不紊讲解示范,得心应手地给学生调整修改。教師绘画水平的高度直接决定学生的美术高考成绩,对学生以后的艺术成长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绘画的最初的步子亦需要有高远目标的辉点照耀。

参考文献:

[1]黄亚奇 宫立龙《新水粉表现事技》1994年4月第一版

[2]马一平《色彩》2000年1月第一版

[3]张艳《莫兰迪》2008年5月第一版

[4]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作者简介:刘敏(1974.10)男,汉族,籍贯:云南省昭通市,职务:美术高级教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单位:云南省巧家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静物物体色彩
静物写生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怎样写静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