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台摄像中的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

2019-04-29蔡开

神州·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电视台光线

蔡开

摘要: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电视台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画面的拍摄效果与节目播出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会对观众的整体观感产生直接影响。为保证节目制作后能够向观众呈现最优画面,在节目的拍摄过程中,需要巧妙运用摄像技术,加强对调焦技术的重视,合理运用光线,确保镜头所记录的每一帧画面足够的清晰且精细,在最终呈现的时候能够给观众留下良好的视觉印象。本文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对调焦技术与光线的实际运用进行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电视台;摄像;调焦技术;光线

社会的发展在促进科技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扩大了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电视台制作的节目与播放内容作为当前主要的精神文化构成,随着大众对节目的需求度与要求不断提高,良好的摄像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与升级,为促进更高质量的影像成片奠定基础。

即使是同一台摄像机,所使用的调焦与光线技术方式不同则最终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同样会有所差别,电视台作为受众最广的媒体,保证视觉效果的良好是其本职工作,对摄像中调焦与光线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与探索,是保证节目质量的基础条件。

一、电视台摄像中调焦技术的运用技巧

(一)聚焦

聚焦在电视台一些新闻类与访谈类节目中常常会使用。在拍摄中,拍摄对象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固定于摄像机的某一方位,保持不动,为此通过聚焦技术应用能够将摄像焦点聚焦在拍摄对象的位置,以此保证优质的拍摄画面。需要注意的是,合理控制景深距离,保证拍摄对象一直处于景深区域的中心位置。因此,当外部摄像环境发生了变化,例如光线突然暗淡,需要及时保证补光工作,确保能及时对焦点做到精准定位。

(二)跟焦

跟焦则需要摄像设备在拍摄中随着拍摄对象发生的位移,对焦距进行恰当的调整,保证被拍摄对象的画面能够绝对清晰。在跟焦技术使用中,要牢记“近顺远逆、近快远慢”的拍摄原则。具体而言,拍摄对象逐渐向镜头移动的过程中,则需要顺时调整聚焦环,在调整的同时,转动幅度应该根据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远近对其进行判断;反之,则应该逆时调整。

(三)移焦

电视节目在拍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在同个镜头中有多个拍摄对象出现的情况,为此需要与拍摄需求对焦点进行调整,保证重点放在拍摄对象上,合理把控景深范围,确保拍摄对象可以突出,与景深距离较远,以此保证移焦效果的良好实现,最终向观众呈现的节目会使其产生立体感,观众在节目观看中可以迅速对画面重点引起注意,避免在镜头拍摄过程中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

移焦技术的关键是合理把控景深距离,确保画景之间可以由一方的模糊虚化突出另一方的清晰状态,利用虚实变化将拍摄意图与拍摄重点呈现,为此需要摄像人员能够熟练地对景深的合理控制进行运用。在电视节目的摄像中,移焦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具体使用中需要与节目实际需求相结合。

(四)虚焦

虚焦,是在拍摄中保持焦点虚化的状态能够长时间呈现,确保被拍摄对象的周围环境或背景在景深距离之内,以此保证拍摄对象最终呈现画面的清晰度能够加强节目画面呈现时的层次感。在该技术的使用中,调焦技术目的是通过虚焦将拍摄对象突出。在电视节目的摄像中对焦距与光圈需要根据节目需求适当调整,保证虚焦点之间的距离会发生一定变化,以此保证拍摄对象可以逐渐由清晰转为模糊,或是由虚转实,是电视节目在摄像中常使用的表现手法,能够加强观众在观看时的代入感,对拍摄主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清晰凸显,强化画面呈现时的真实感。通常而言,虚焦技术主要运用于电视剧与电影之中,此外在纪录片的拍摄或视频短片等电视节目中的应用也同样常见。

二、电视台摄像中运用光线的技巧

(一)对自然光的运用

电视节目在摄像过程中对自然光的使用要求十分严格,电视台的摄像工作者应该具有明确的认知。就自然光属性而言,在使用中所具备的优点较多,亮度高且光线分布均匀、实际覆盖范围大等。因此,在拍摄过程中,首先是以自然光为主,将其作为入镜光源,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成片效果的提升。

自然光线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天气不同则光线亮度等各不相同。专业摄像人员在拍摄中需要充分了解自然光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通过与多种外在因素的条件特点结合,灵活使用光线,以此突出节目画面的拍摄效果。

(二)对人工补光的运用

电视节目在摄像的过程中对自然光的把控具有一定的难度,当自然光线难以满足拍摄的基本需求时,则需要摄像人员及时通过人工补光的使用对其进行完善,目的能够通过光线补偿法保证节目效果的良好呈现。在人工补光的使用过程中,首先,是对主光源位置进行确定,对该位置的合理选择会对拍摄现场多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包括灯光的亮度、画面的清晰度等。在設置主光源的位置时,同时需要重点对拍摄对象的移动范围与主机设备的摆放位置与拍摄角度加以考虑,这是由对象发生移动范围来确定的,可以设置光源轻度、高度以及实际映照范围。

拍摄电视节目的现场过程中人工补光的使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好的拍摄氛围,以此保证最终播放所呈现出的效果。为实现拍摄效果的预期理想,一方面需要适当调节在拍摄现场内部的摄像机位置,对距离较近的景物进行适当的光线调整,保证其光度较低,以此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效果更好,借助人为方式对灯光效果进行调节,则在节目的播放之后,观众在节目的观看过程中会受光线影响,目光逐渐延伸至纵深方向,形成明显的空间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当需要突出照明拍摄对象时,应该及时调节照明光线,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将自然光效果进行还原,保证摄像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媒体发展形势下,摄像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技术同样也在不断的升级创新,但成片效果的良好保证需要使用者具备熟练的摄像技术,同时能够在摄像中实现良好运用。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十分重要,是摄像的基本功,同时是节目画面质量的关键保障,通过在摄像中强化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技巧,能够拍摄出更好的节目画面,保证节目的最终完美呈现。

参考文献:

[1]刘正祥.电视台摄像中的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8(22):201+203.

[2]马春林.论电视台摄像中的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J].电视指南,2017(10):247.

[3]毛朝辉.探究电视台摄像中的调焦技术与光线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5):285.

猜你喜欢

电视台光线
消失的光线
绘画中的光线变化
城市电视台节目编排竞争策略
淘气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