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4-29郭素梅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教学方式

郭素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高中化学的教学已经不像以往那般只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了,其对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视.毕竟在以往的化学教育中,学生们都只是以学为主,从而导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科学工作者们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所以,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教师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高中化学的教学能很好地培养起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下面我就将来谈谈高中化学究竟该怎样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75-01

一、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的高中化学的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课而学生在底下听课或者做笔记的单向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上课模式比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常常会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倦意而无意去认真听讲.一旦学生们对化学课堂没有了兴趣,那么他们上课的投入度无疑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学生们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就只是单纯地接受,而不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其次,传统的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对课本上的固有知识进行讲述和传授,而很少对课外知识进行拓展,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本身,从而会导致学生学习总是感到很空洞,没有切实的体会,不能有个实际的认识.而当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受到限制而没有好的知识体系的建立的时候,他们也就没有什么资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一些创新,毕竟让一个对专业知识不怎么精通的人去创新是没有可能的。

同时,由于化学是一门理科,而理科老师讲课的思维都比较严谨和严肃,而不会去和学生有太多的心灵的交流,所以传统的化学课堂上都会缺乏一种积极的学习气氛,而显得课堂十分具有压迫和沉闷感,不利于学生放松思维,一旦学生们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他们也就很难展开想象的翅膀,其创新能力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具体方式

1.做好兴趣的培养。

要想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培养起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工作就是激发起学生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倘若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的积极程度比较低迷,那么再多的教导都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而相反的一旦学生对某项具体的内容产生的浓烈的兴趣,那么引发而来的必将是这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其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深入就会有对其他道路的各种尝试,而创新的东西往往就在这些尝试中产生。

对于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方法,教师可以学会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我讲到《化学平衡》有关知识的时候,我往往会以蔗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作一个类比,让学生们知道化学正逆反应的平衡就好比蔗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等于结晶速度.而因为在学生还没接触有关知识之前,他们的固有观念认为这种溶解是一个固定的状态,而当他们知道了这种溶解以及化学反应是存在一个平衡态而不是他们直观中的不发生反应的固定状态的时候,他们固有的观念得到了冲击,从而便会有一探究竟的冲动,这样一来学生上化学课的兴趣就会因此变得十分浓厚,这种在化学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的教学方式不但让传统的上课方式得到改变,让上课模式变得新颖化,同时还激发起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对化学的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鼓励学生们的自我猜想。

古人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我们的高中化学而言也是如此,倘若学生们都一味地无条件地去接受书上的知识和教师的讲课内容,那么他们的思维就很容易受到限制,不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发挥.所以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们去在课堂上做出一些大胆的猜测,而不能单纯地死读书.例如,在讲完《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再讲到《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做出一些思考,来谈一谈他们自己对有关金属比较适合怎样利用到生活和生产中的想法.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考上的尝试,虽然有些时候并不能取得很直观的答案以及效果,但这种思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度,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了保障。

3.丰富学生们的基础知识。

當然,光有对某些事物的兴趣与猜想是远远不够的,一切的想象创新都要建立在基础知识的累计之上,唯有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对课外知识的拓展积累,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上多讲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得以让他们的基础知识得以积累的更多更全面。

例如,在我讲到《有机化学》中的单烯烃的性质的时候,书本上已经向学生们介绍了单烯烃有关性质和反应原理,但这些解释是不全面的,我们还可以做一些本质上的拓展,让他们简单掌握一些烯烃的基本结构形状及其电子云的分布,知道烯烃容易给出电子,而被缺电子的原子或化合物进攻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原理,这一过程符合马氏规则,也就是氢上加氢,而有过氧化物时则反马氏规则.

当然,积累知识不是在于盲目的走马观花和随意地听讲,而是讲求精细与准确的记忆,学生与老师也可以进行双向交流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另外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效应,促使学生由暂时的好奇心转化为稳定的探索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耐心的学习习惯.实验过程中往往也会伴随着挫折和困惑,这恰好使学生初步体会科学研究中的曲折性,感受探索中的困难,探索后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刚刚升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大多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材中的实验多数是验证性、启发性的,探索性不强,教师如果按“老一套”办法去讲实验,画实验,为了完成实验而实验,就满足不了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总而言之,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太过死板,而导致学生们的思维无法展开,所以教师们要采取合理措施来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并做一些指导和拓展讲解来让他们有自信有基础去尝试想象和创新,这样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创新能力教学方式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