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影响研究
2019-04-29黄英
【摘 要】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政课;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22-02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海量、快速、多样信息的冲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遭遇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话语和大数据概述
1.话语。
话语是一种语言性行为,主要是指人们通过不同对话形式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试图达到影响倾听者的目的。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话语权,是指一种信息传播主体的潜在现实影响力,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话语的主要内容就是权力的体现,另一方面,权力必须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表达出来。法国思想家福柯认为:“必须将话语看作是一系列的事件,看作是一种政治事件:通过这些政治事件才得以运载着政权、并由政权又反过来控制着话语本身。”[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遵守语言规范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具体的话语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大学生的言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话语权,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育效果。
2.大数据。
英国学者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具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深刻见解。大数据的特点可以归纳为“4V”,即大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速度快(Velocity)、价值性(Value)。[2]大数据也称巨量资料,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大数据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人类可以通过大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知识,增长新智慧,创造新价值。
二、大数据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一是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通过具体的数据对学生的思想认知活动进行一种量化式的分析,传统的问卷、抽样调查方式,调查的对象只是部分大学生,很难覆盖全部大学生,这就使得调查结果存在以偏概全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全面、快速的掌握大学生的相关信息和思想动态,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雨课堂”、“智慧树”等新型课堂软件,可以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并且通过全面测试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数据化的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用数据说话”的形式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二是丰富了教学的载体和资源。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为载体,教学途径主要有教师讲授、课堂提问、案例讨论、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教学资源主要有课本、课外辅导资料、电视报刊图书馆等相关资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固定单一,缺少灵活性,教育途径缺乏创新性,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学生的接受度较低。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极为方便、快捷的收集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源的筛选、加工和处理,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微课、慕课、翻转式课堂等新的载体的出现,也使高校思政课摆脱了课堂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喜好开展学习,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挑战。
一是信息共享削弱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思政课教师掌握着信息资源,非常容易树立起话语权威,其主体地位也容易为学生认可。在大数据时代,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查到各种信息,在接收新的信息方面师生机会均等,打破了传统信息不对等的局面,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地位不再,这无疑削弱了思政课教师原有的话语优势。
二是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大學生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了解各种信息,接触信息的渠道较少,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有利于降低大学生接触各种负面信息的机会。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接触到各种信息,西方国家加大了对我国的和平演变,网络上充斥着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抹黑社会主义的信息,还有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思想。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对于价值观、认知社会等方面能力不足的大学生来说,无疑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思想迷茫、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受到先入为主思维的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抵触、不相信,从而大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力。
参考文献
[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M].华夏出版社,2003.
[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盛杨燕译.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慕霜.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探析[J].才智,2018.9.
[4]李云,郭铁军.论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的构建[J].学理论,2016.8.
作者简介:黄英(1981.9.16-),女,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曲靖市高校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课题“大数据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QJGXSKL1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