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2019-04-29刘昕鹤张丽张微

关键词:课程教学土木工程建筑施工

刘昕鹤 张丽 张微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中包括建筑施工课程,这一课程具有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内容多样而且复杂。传统基于知识教学的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要求不能相符合,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土木工程中的建筑施工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和实践建筑施工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16-01

引言

建筑施工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是对建筑物及其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同时也研究组织计划管理规律的课程。这一课程主要包含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组织。这一课程需要广泛的施工技术和大量的实践,这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在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简单地进行知识转移的教学方法。然而,建筑施工具有广泛,全面和实用的特点,包括施工技术、施工环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操作过程、设备的施工及其工作状态、操作过程建筑技术应用等知识。特别是施工方法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仅由老师讲解,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很难提升。

一、教学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课程与工程建设实践分离。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非常全面和实用,课堂上教学简单的理论,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如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机械等操作性强的知识点。在教学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即使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以及幻灯片等现代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国现阶段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本科生难以获得实际操作机会。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渠道和方法得到实践经验。本科生更多的还是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获取项目建设的相关内容,不能通过施工现场获得更加实际的经验。课程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的分离,是现阶段建筑施工课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2.课时少,无法覆盖整个项目流程和组织程序。

建筑施工的教学内容复杂,包括施工组织和技术两部分,这两部分共有16章,每章的内容很重要。从理论知识的角度来看,土木工程的施工课程涵盖了很多内容,包括材料、施工技术、测量、力学、网络技术和施工组织等。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如果有必要满足教学要求,使教学效果得到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课时合理化要有80学时,现阶段本科院校教学工程专业建设课程不符合这一要求,时间最长为64学时,这种设置,时间较短,难以覆盖整个项目过程和施工组织程序,无法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不重视型施工组织和管理。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注重施工技术,忽视了建筑组织和管理。这种现象取决于施工过程的工程特点,对高校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有着严重阻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建设组织和管理设置在16小时以内,甚至更少,只有6个小时。这主要是因为土木工程特点相关于行业形势,建筑业的发展壮大模式长期以来的运作和管理都比较粗放。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迅速,也增加了管理人才的需求。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人才模式也有着一定的变化,追求高就业率,没有重视施工组织和管理的建设发展。除此之外,在现阶段我国本科院校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是理科专业,而教师的学科结构,使得施工技术更受重视,不重视施工组织管理。

4.课程之间联系性差。

土木工程的施工课程不同于其他基础课程。课程章节间有着非常大的跨度,联系较差,主要体现为模块化和专业化两个特点。例如,在教学土方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中的两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基本没有联系。由于土木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这些彼此无关的知识点被置于同一个专业中,教师的教学难度也会因此增加。传统教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不同课程模块间存在严重的脱节,很少会紧密相连。这一问题也会影响教学土木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1.优化分配课时,丰富教学内容。

鉴于现阶段我国许多大学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课程没有合理的分配学时和学分,比如清华大学这一课程是4学分,一周授课时间为4小时,实验、机器操作或其他时间为0。分析大学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课程时间分配得知,基本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很少会有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配这样的课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特别是对于全面而实用的土木工程建设课程来说,教学效果很难提升,也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综合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课程的教学改革,先要分配课时,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重新分配建设课程的时间,并在每周课堂上均匀地分配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实践活动可以包括专题讲座、施工现场参观以及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典型建筑施工案例。这类方法紧密的结合了教学内容和建筑实际施工,使教学内容更加多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可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学效率提高,进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建设课程涵盖了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及内容,包括许多施工过程、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操作、施工技术和操作过程实际应用、施工设备构造以及工作状态等技术方面。这类内容的实际操作,难以依靠教师口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效果,难以提升教学效率。土木工程教学改革首先要改革教学方法,可以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视频、图片等现代教学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向学生展示与实际操作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查看施工中各种技术、工艺以及机械设备实际操作及操作流程,而且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使用照相机或者是摄像机在施工现场拍摄正在建设和施工的一些建筑项目,运用拍摄获得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合分类,将类似科目的教学内容一同整理。在学生观看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解释,使学生有效理解和吸收知识。除此之外,可以反复使用收集到的这些材料,教师要将这些内容共享到学生中,学生可以在课后独立的进行学习。

三、結语

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着,例如教学理论课程和工程施工实践分离、课时少、项目工艺不完整、组织程序不完善、不重视施工组织和管理、课程模块脱节问题严重等,因此,高校要加强这一课程的改革和实践,首先要合理的分配学学时,创新教学手段,合理培养专业人才、重视施工技术的同时重视施工组织和管理,进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严超君,吕文晓.基于问题解决的建筑施工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5(04):83-85.

[2]高伟红.基于全过程教学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236-237.

[3]朱晓钟.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西材,2016(01):275.

[4]靳春玲,鲍学英.高等学校建筑施工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建设监理,2015(07):53-54+77.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土木工程建筑施工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