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国际贸易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19-04-29段琳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学习

段琳

【摘 要】MOOC的蓬勃发展给我国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发现一种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更适宜于高校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它是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MOOC在高校课堂教学的现实应用和创新发展。本文以国际贸易课为例展示了具体应用的流程和内容,以期为教学模式改革和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实例分析。

【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08-01

SPOC是在MOOC网络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其教育理念、技术平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进行改进,以适用于小范围、不同类别学习群体的一种解决方案。罗尔夫·霍夫曼认为“SPOC=Classroom+MOOC”,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SPOC是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是MOOC在高校课堂教学的现实应用和创新发展。

一、高校国际贸易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挑战

我国高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具有共性特征并普遍面临几大挑战:

1.涉及经济学基础理论多,内容繁冗庞杂且难以理解,除了课堂讲授,能否植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2.课堂时间短,教师讲授占用绝大部分时间,几乎没有多余时间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一般按必修课51学时算),经在几所高校该课堂调研,学生普遍感觉传统授课互动性差,案例讨论不充分,呼吁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的学生达到90%以上的比率。如何有效拓展师生互动和教师答疑解惑的时间及空间?

3.授课教师通常不是该领域的实务专家(几乎没有从事过国际贸易的实务工作),对于实务性极强的该课程,可否考虑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到贸易企业参观学习?

4.不注重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的创新(大多是按照教材进度介绍性的讲述),怎样把教师从繁重的授课中解放出来,有更多高价值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方法和工具?

5.多种教材偏重理论,案例和实务内容更新不及时。怎样才能确保案例、实务内容的新颖性同时与所学内容更紧密的结合?

可见,高校国际贸易课本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是推动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二、通过SPOC进行国际贸易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1.MOOC的国内外各种网络平台为SPOC教学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保障。

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可以建议学生有选择地观看Coursera、edX、Udacity、Open university、FutureLearn等国际知名MOOC平台该课程的视频资源(但需具备英文听说能力且要付费),还可以免费登录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学习平台,上面有山东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知名大学的国际贸易MOOC,视频制作精良,授课逻辑清晰,较能衔接国内教材,适合学生在课前对基本知识点的预习掌握。同时,授课教师可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自己录制视频资料,更好地满足该课程在本校的实际需求。清华大学创办的“学堂在线”MOOC平台也正在致力于帮助中国的其他高校和中学推广MOOC和SPOC模式。

2.国内外名校SPOC混合式教学案例。

经查询,近年来SPOC教学模式在美国大学中开始应用并获得了较高的赞誉,当然她首先在理工科专业(一般是在更新快、难度大、需要其他教学手段辅助的专业)中开展实验。比如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使用麻省理工学院授权的阿納特·阿加瓦尔教授(Anant Agarwal)的电路原理课程进行SPOC教学。教师利用MOOC获得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并通过自动评分系统给予学生快速的反馈,学生在课堂上与本地教师和助教一起进行实验和设计等活动。经测试,第一次考试成绩高出了5%,第二次考试成绩高出10分。更引人注目的是,该课程的通过率(取得“C”或更高)从之前的59%提高到91%。

另一个例子,“云计算与软件工程”课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2012年春季开始与MOOC结合,在校内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课程得到了来自全球的学习者、在校师生和工业界雇主的好评,SPOC模式使课容量从31人扩大到161人,同时获得了更高的教师评估和课程评估分数。

“云计算与软件工程”课程是清华大学首批SPOC混合教学模式试点课程,也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也称“姚班”)的核心课程,面向30位姚班学生开设。经过SPOC教学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学生平均成绩基本与伯克利大学持平;近70%的学生对于其团队工作持积极的态度,有一个团队在课程结束之后仍然继续为客户完善项目软件,另一个团队则已经计划以课程项目为基础开展相应的创业。

从上述代表性案例可知,SPOC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可以增加更具针对性和深度的讨论及实践环节,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等综合能力。

3.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1.MOOC的规模化可以分摊高质量教学内容的成本。在SPOC教学模式下,可利用MOOC视频方便广泛传播、重复播放高水准的教学内容,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2.帮助任课教师从简单重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更高价值和高效率的教学及研究。教师可根据MOOC测试的结果提炼难点、重点问题,集中答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

3.帮助学生养成课前自学、准备问题,课堂小组谈论、案例分析,主动提问,课后总结的问题导向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角,主动获取知识并思考应用。

4.SPOC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形成教学大数据,方便修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及积累科研资料。

由此,多种MOOC平台资源,现有的成熟案例及SPOC自身的价值、功能及优势为该课程通过SPOC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实践的可行性和解决方案。

三、SPOC教学模型构建及在课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笔者结合SPOC相关理论、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积累的经验,构建了SPOC教学模式的一般模型。

根据深度学习和认知目标理论,将核心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学习预备、课堂深度学习、课后巩固反思)和对应的十二个具体步骤。具体应用如下:

(1)课前学习预备。

借助MOOC平台“观看视频”,接收新信息,“连结原知识,激活新知识”,MOOC自测题了解不足,从而“提出新问题”,寻求解决思路,一系列连贯行为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知识,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利用时间和空间优势进行个性化预习,“带着问题去课堂”,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创造条件。

(2)课堂深度学习。

“认知协商”指学生在众多信息和知识中寻找联系,整合、批判,形成概念化的知识表征和结构体系,然后通过项目训练、案例分析等“总结提取”、“尝试应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分析能力,检验重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SPOC作品展示、课堂测评、互评与批判等环节能够促进学生对研究成果的比较与鉴别、质疑与反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高阶思维。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弥补知识盲点,发展学生的理解、应用等思维能力,这是深度学习非常关键的第一步。

(3)课后巩固反思。

这阶段分为练习巩固、实践应用、提升反思三个递进环节。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对学生线上练习的过程和结果数据进行记录和可视化分析,通过实践平台学生进一步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深度分析和评价,反思实践过程和结果,为创新知识做准备。提升阶段以对前述环节总结评价为标志,促进思考结构化、认识清晰化,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2.以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关税措施一章为例演示SPOC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通过构建SPOC学习模式在国际贸易课的应用分析,发现它既能改变MOOC与传统教育的劣势,满足该课程独特的教学要求和实际需要,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对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支持,教师的组织协调,学生的参与配合,以及其他硬件软件的配备使用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一个需要互相配合、努力协调和不断完善的教学系统工程和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Rolf Hoffmann. “MOOCs-Best Practices and Worst Challenges” [EB/OL]. http://www.aca-sec retariat.be/index. php? id=674, ACA Seminar Brussels,2013-10-10.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3]阿曼多·福克斯(美):《從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载于《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第4期.

[4]安德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完整版)[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7-45.

[5]段金菊,余胜泉.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Learning 深度学习研究 [J]. 远程教育杂志,2013(4):43-51.

[注]基于慕课的国际贸易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编号:XJY201608。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学习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