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籍改革应以推进公平公正为终极目的

2019-04-29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户籍落户大城市

闫肖锋

户籍改革全面提速。4月8日,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通知: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500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這无疑是推进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各城市政府拿出实施细则,突破各种政策壁垒和既得利益,让改革真正惠及城市化弱势群体。具体讲,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第一,这份新的通知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对保障公民自由迁徙权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目前中国名义城镇化率虽达到59%,但实际城镇化率只有37%左右,尚有2亿左右游离于城乡之间的移动人口并未获得城市户籍,他们工作、生活于城市,但并不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此外,中国还有待城市化的大量农村户籍人口,这更是个待解的重大课题。

第二,从城市发展的后劲来看,外来人口会为城市的创业创新提供新鲜的人力资源。他们买车、买房扎根后,必然会促进当地消费。这些人的进入也会对当地医疗、教育和养老资源提出挑战,这是各城市政府落地户改细则时要权衡利弊的。从长远来看,新鲜血液的输入,对于逐渐老龄化的城市而言绝对是件大好事。

第三,户改政策的推进不可急功近利。事实上,近两年来西安、石家庄等一批特大城市已经在执行“Ⅱ型大城市”或者“Ⅰ型大城市”的政策,在“抢人口”方面很积极,客观上对当地楼市带来了重大利好。但户籍放开决不能以卖房为目的,如此,就与户改的大方向背道而驰了。

第四,户改要与城市改革、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同步推进。“十三五”提出推动 1 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但让人留下来安居乐业,还需要提供大量配套的工作岗位。没有落实户籍的户改是半截子工程,没有工作岗位的城市化则徒有虚名。

第五,户改政策的关键是让百姓有获得感,在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能惠及大多数人。此次发改委文件还提到,2019 年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 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这对外来人口及其子女是重大利好。毕竟公平公正是户改的原则和压舱石。

中国城市化不均衡的问题,除了由于资源分配不均,不同地区的行政割据也是一大“拦路虎”。此次发改委文件也提出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大力推进都市圈融合的规划。推进区域一体化、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关键还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难题。深圳、东莞、惠州三地购房资格已建立“互认体系”,消除社保、购房等方面的限制,对这些城市来说都是多赢的,值得大力探索和推进。

总之,户籍改革要深得人心,就要以推进公平公正为终极目的。各项政策的本质都是通过制度性“松绑”来树立公民尊严,让百姓有获得感,也对城市发展的后劲和社会活力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户籍落户大城市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动漫show :《肆式青春》:大城市的温情,北上广的爱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征婚信息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热议
数据在线
意大利空军F-104落户航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