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讯走出舒适区

2019-04-28赵嘉

第一财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架构社交微信

赵嘉

在社交媒体上,大公司要想获得更高关注度,无疑要仰赖996、裁员等话题,或者一篇爆款文章。2019年4月的一个周末,马云因为连续发表对996的看法,高比例抢占了新媒体推送阵地;去年明的一个周末,腾讯公司也因为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万字长文登上头条。

文章的第一句话就确保了刷屏指数——“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随后该文章持续获得热议。这—方面是因为话题已被引申至BAT,乃至整个互联网公司文化的探讨上;另—方面,则是因为中国人社交生活最主要的两款产品QQ和微信,均由腾讯创立,而它又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也有出手阔绰的对外投资,其中的实用主义和社交产品所隐含的理想主义,在公众评价体系内部产生了冲突。

正是这个冲突暗示出腾讯在公众认知中的模糊性:这家在社交+内容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

出于偶然,也出于必然,就在外界对其多加热议的2018年,腾讯公司成立20年之际,一场空前的内部变革也启动了。

2018年9月底,腾讯对外宣布框架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保留微信事业群、互动娱乐事业群、技术工程事业群、企业发展事业群。一个月后,马化腾发表公开信,以“连接”的概念阐释转型的内在逻辑,从连接人与人,到连接人与物、人与服务。这轮架构调整的方向被简称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基于社交、内容、服务的消费互联网,和基于技术、场景、平台的产业互联网,具有不同的业务核心和营收模式。而最大差异在于,发展产业互联网对应的技术条件,不仅涉及信息技术,还包括运用技术,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涉及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这并不是腾讯所熟悉的。

腾讯作出了一个重要选择:决定未来20年的核心,绝不完全依靠之前20年积累的优势。陌生的新战场,意味着要走出曾经的舒适圈——这也是为什么封面创意选用“企去北极”的原因。

腾讯为什么会作出这种选择,以及因为这一选择正在发生哪些变化,正是本期封面报道想要探讨的话题。

事实上,2012年以来,腾讯已做出3次较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2012年,以产品为导向的业务系统制升级为事业群制,组织单元内部更加聚焦,2014年,腾讯电商控股公司被撤销,微信成为独立事业群,确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战略;最新这次,则是对于人口红利消失的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给出的解决方法。

可以说,腾讯一步步的架构改革和路径转变,始终跟随互联网发展轨迹。在这一点上,腾讯是个缩影——包括BAT在内的第一代中国互联网公司,诞生于上一场互联网泡沫时期,也正赶上移动互联网红利期。20年过去,他们集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是以继续跟随的姿态在应用及服务领域壮大,还是以技术能力探索未来的不确定性?决定權在自己手里。

猜你喜欢

架构社交微信
社交之城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
微信
微信
微信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