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的建设

2019-04-28徐萍英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徐萍英

摘 要: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为全体教师开展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又为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提供依据。我们在制定小学数学索质教目标时,一方面要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另一方而要根据小学生素质稳定的内化层面和可观察的外显层面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而全面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数学教学

在当今生产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往我们刻板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被动学习,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并阻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创新能力。本文就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以及怎样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学生就会主动与教师亲近,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教学中,我注意改善传统的师生活动方式,尽量不用一般“命令式”、“问答式”语言,而改用对学生充分信任,充满感情的“谈话式”语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处于兴奋和求知的积极状态。

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新课开始,教师对学生说:“今天咱们进行一次考试改革――学生考老师。你们任意举出一个最简分数,老师马上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了,纷纷举出各种最简分数,老师都一一给予回答,起初学生有怀疑,经过验算确认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在信服的同时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地判断出来”的疑问,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样导入新课,学生就以极高的兴趣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1.继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础的数学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必须继续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的角度说,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喜欢愉快,还是厌倦畏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以教师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②以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启发性吸引学生;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④以学生思维的成果刺激学生的认知内驱力;⑤以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便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动力和兴趣。

三、重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在删除、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教材结构体系,选择内容要坚持基础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内容安排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材的衔接,有利于教和学。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应包括“必学内容、活动内容和选学内容”三大块。其中,必学内容是最基本的部分,城、乡学生都要掌握,这是文化质量考试的依据和重点;活动内容是供数学教师开展学科活动使用;选学内容是供条件较好的学校和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不作强制性统一要求。改革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除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以外,可以包括现代社会学生接触到的股市行情、外汇牌价、市场预测、成本利润等知识,此外还应包括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如可逆思想、量不变思想、代数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等。

四、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小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身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教,不是把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传递给学生,而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学,不是吞咽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讨论、问难、解答、实验操作、练习、总结评价等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周海波.关于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开展[J].学周刊,2018(34):97-98.

[2]张宗国.从小学数学教学看素质教育[J].才智,2018(30):179.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小学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