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

2019-04-28曹昊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曹昊

摘 要:初中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寓意深刻、含蓄的内容,作者并没有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是用其它的形式去代替,形成“空白”。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空白”,引导学生去挖掘“空白”,认真体味和感悟“空白”,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会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去创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空白艺术

空白是一种艺术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神形兼备,创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同样,讲究“空白”艺术,并让这种空白艺术与其他表现形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达到一种虚实相映、疏密有致、有张有弛、起伏迭宕、妙趣横生的境界,从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一种极至。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有缺陷或空白的格式塔(即“完形”)刺激物,就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倾向,从而就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讲,设置这种空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的心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那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呢?

一、依据文章语言,融入文章

在文章中,正因为留有空白,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与学习,并融入文章中。因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代替学生进行阅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作品在写作方法上值得我们学习,如语言凝练、内涵深厚,独具匠心。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考,由“虚”读出“有”。例如:鲁迅的文章有不少的空白艺术,在看似平常的表述中蕴含着不一般的信息。如《孔乙己》一文,结尾处只写了“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是否死了,留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文章的语言,用自己的思想来大胆猜想,感悟其真意,丰富文章的空白。

二、抓住重点,反复阅读

对于内容较长,涉及人物较多,故事情节较复杂,场景转换较多的文章,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这些人物形象与场景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善于抓住对场景深入细致的描写,从中仔细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这有助于他们体会人物形象,准确理解文章中心。

以《长征》一课为例,教材节选的四个场景,从表面看各自独立,其实互为一体,表达相同的主旨。在开展阅读训练时,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四个场景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侧重点的不同。场景一:红军过草地断粮,战士饥饿而死,但他们北上抗日的决心不改;场景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为了不连累战友,自己爬向水塘;场景三:彭德怀忍着剧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饥饿战士的性命;場景四:红军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仍举行篝火晚会。通过这四个场景转换表达相同的主题,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场景描写,充分感受人物形象的心理变化,有利于感悟文章内涵,在反复阅读中留下“艺术空白”,展开想象的翅膀。

三、进行意境空白导入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强调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现象,这就是学生刚刚进入意境,他就转移到其它的内容的教学了,教学环节上少留了一个“空白”。在一次的评教赛中,有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在朗诵全文时,配以《国际歌》,朗诵饱含激情,乐曲意蕴庄严,学生则凝神入境了——朗诵完了,乐曲止了,全场仍然鸦雀无声,大家沉浸在缅怀总理的意境之中。妙就妙在教者也与学生一起凝神体味,并不忙于继续讲解,留下了较长的空白,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假使不留空白,立即往下讲课,无疑会打破刚刚酝酿的意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免打了折扣了。

四、运用联想创造空白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但想象力的迸发需要教师适时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联想创造“空白”,让学生置于广阔的思维空间,调动已有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体验感知。课文中有许多“神来之笔”,教师可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去还原作者的想象,努力把课文从静态的文本形式还原成生动的生活画面。有时只有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还原作者的想象,才能领会文章的意境,真正体会到文章的优美所在。如: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诗人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优美的田园风景,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教学时,应启发学生根据诗句展开联想,如对“尘网、羁鸟”等的理解,就要求学生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空白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找到更多乐趣,从而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但是空白艺术终归只是一种教学艺术,所有的教学方法和艺术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空白艺术和自己的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党雷.留点空白启迪思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空白艺术[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

[2]朱雨楠.空白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金秀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留点想象,启发思维[J].中华少年,2016(6).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