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

2019-04-28李静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小学语文策略

李静安

摘 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手段,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本文从朗读的意义出发,阐明了语文课堂加强朗读的观点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训练;策略

朗读对于语文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后,才可能调动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进入对文章的深层的、整体的把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上。

一、语文学习应始于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起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掌握词句的节奏。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话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用到某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时,就会涌上笔端,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不读书或读得不熟就很难把作者的语言学到手。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是要有积累的,“积累——模仿——创造”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在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读者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这番话一样。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文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因此,一旦被高声诵读的文章,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朗读要有端正的态度,产生积极性。

二、语文课堂必须有充分地朗读

语文教学改革中要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这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朗读,首先要让学生多读、充分的读,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而定,对不同的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达成自我监控度。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且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且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华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三、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朗读

1.打好朗读基本功。朗读正确是朗读好课文的最基本要求,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音。这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就必须培养孩子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

其次要努力做到读流利,“流利”指的是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够看一个词读一个词、看一个句子读一个句子,要做到嘴里读这个词的时候,眼睛就看下面一个词甚至下面几个词,嘴里读这句话时,眼睛就看下面一句话。

最后要有感情地读,在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正确地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2.教师要进行范读引领。范读就是老师亲自读,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尤其是低年级进行教学的示范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也不一定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

范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范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范读一些重点句段,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当然,教师要范读好,必须加强自身普通话训练,课前要先把文本读熟,该发什么音,该表什么情;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

但需要注意,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3.明确朗读目的和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在课文后的练习提示里,对朗读练习的提示做了新的尝试,即不再用过去指令性的“朗读课文”的固定说法,而是根据课文特点和训练意图,每次朗读都有着特定的任务。教材编者从编写意图的角度,提示了各课朗读教学的重点,对老师们确定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的朗读教学目标有帮助,对老师们设计其他方面的教学目标也有启发。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掌握的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必须耐心引导学生爱上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以后学习语文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罗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63.

[2]刘小明.学生朗读指导策略探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79-80.

[3]李茜茜.用心欣赏朗读教学风景中的童真童趣——浅谈小学语文朗讀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7(35):71-72.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