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2019-04-28万海英
万海英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设置的单向性、内容的单调性、答案的绝对性、完成的封闭性、评价的片面性等问题。因此,要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趣味作业,注重创新性;多元作业,注意灵活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教师;学生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学生技能、智力的发展,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该成为学生课外、校外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因素,如作业的设计、评价、反馈、对作业功能定位的错位等,因而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缺乏实效。现今小学生语文作业存在总量过大,质量偏低,以数量代质量等问题。小学语文作业“量”与“质”的这种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语文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从作业设计入手,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只有科学的设计我们的作业,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当前的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设置的单向性。
作业的设置基本延续着由老师自上而下布置作业的传统,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学生只需做记录,回家照做即可,不需要考虑做什么作业,该怎么做,哪些是自己会的,不需要做的;哪些是自己不懂的,需要去琢磨的,所有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就够了。这种作业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别差异,学生自主选择少,个人的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使学生成为老师精神上的附庸。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自然会导致“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基本无法实现。
2.作业内容的单调性。
当前语文作业注重书本内容,强调将书本知识通过作业来巩固,如抄写生字词,注释等让学生强化记忆,这虽有益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但从作业内容看,狭窄、脱离生活、重复仍是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老师要求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使得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得不到训练,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培养得不到深入、扩展,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了。
3.作业答案的绝对性。
语文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特点,对同一份语言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而传统语文作业注重作业答案的唯一性,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教师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关注结果和标准答案是否吻合。这样的作业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思维定式以至僵化,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4.作业完成的封闭性。
“要独立完成作业!”似乎已经是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传统作业要求学生各自完成作业,忽视彼此间的合作,唯一像“合作”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虽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但是忽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不把“合作”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显然有失偏颇,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5.作业评价的片面性。
作业评价缺乏人情味,只有刻板的“优”、“良”、“中”、“差”评语,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学生潜力的发挥。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是好学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喜爱;成绩差的学生也自有其闪光点,品德、体育、劳动同样重要。语文本身具有极强的人文性,若简单在分数上着力,既失之偏颇,也会导致学科本身的庸俗化和教育的简单化。
二、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出高质量的语文作业,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探索。
1.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注意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布置不同难度的语文作业。小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层次性的作业时尊重学生差异性的表现。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智力发展水平等较为详细的学情资料,将学生分为ABC三层。那些基础好、认知、写作能力强的放在A层;基础、认知、写作能力一般的放在B层;对班级中学习一定困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有差距的同学,放在C层。
2.趣味作业,注重创新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所以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增强趣味性设计,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将小学语文知识融进游戏中,使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和掌握語文相关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趣味作业设计中的创新。比如学习完《李时珍》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关于李时珍的各种资料,并综合评价李时珍等。这样的作业虽然花工夫,但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元作业,注意灵活性。
多元作业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并帮助学生把课本知识活用到生活中去的作业。这种作业,让房子经久耐用,让学生把语文学活了,学用了。如“一句话新闻”的作业,这就是将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点评新闻的过程中获得双份成就。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生活处处都有语文”的观念;另一方面,学生在获得社会信息的同时,锻炼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其中包括总结文字、分析文字、概况文字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