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2019-04-28刘雪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新课程小学生

刘雪梅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还存在不少问题,习惯养成就要明确阅读习惯养成目标,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生;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儿歌、童谣和古诗等。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又是良好教育的基本保障,因此,加强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一、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意义

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长期积淀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黄金时间,更是习惯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特殊时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启迪智慧以及性格、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塑形,尤其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良好地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是当代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也是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金钥匙,对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培养都有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当前小学生阅读习惯现状

通过对我县部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调查,并对相关的教师访谈调查发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存在的问题如下:

1.阅读时间少。

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可分為在学校的课外阅读和在学校外的课外阅读。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小学都开设了阅读课,且这些小学的课程表中都是每周安排了两节阅读课,阅读课教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由语文老师担任。所以,在校内的课外阅读时间每周至少有80分钟的时间。然而,在调查中,有教师透露:并不是所有的阅读课都让孩子们进行了课外阅读。当前学校功利化现象依然显著,而功利化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已经殃及小学的教育和教学,课程表形同虚设,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挤占其他课程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调查过程了解到,当地的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数学和英语之外的所有课程有一个特殊的统一称呼:杂课。阅读课也属于杂课,在语文、数学和英语课送些主课面前只能让步,学生的在校的阅读时间几乎被全部剥夺。

2.阅读兴趣不高。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学生的阅读途径多种多样,除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以外,学生可以在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内借阅书籍,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阅读电子书籍,可以通过网络购买丰富多样的书籍进行阅读,可以说当代的小学生比任何一个时代阅读途径都更多样化。但是随之而来日渐兴起的其它娱乐形式,如网络游戏、电视节目,五花八门的娱乐活动冲击着小学生的视野,分散其阅读的兴趣,使得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其次,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即将到来的小升初压力环境下,通常都沉浸于题海之中,不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

3.阅读盲目性和随意。

调查看到,小学生阅读选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故事类、漫画类、笑话和脑筋急转弯类,其次是娱乐资讯类。而在将阅读内容按照喜欢的程度进行排序时,漫画类书籍和笑话、脑筋急转弯类的书籍是这些高年级小学生们的宠儿。笔者在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观察到,有的孩子即使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看书。看的多属于情节离奇、刺激、富于幻想的漫画书,甚至读一些粗俗、牵强荒谬的脑筋急转弯、笑话等,文学书籍和科学常识类的有点难度的书,学生就很少选择了。

4.阅读方法单一。

调查中发现,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阅读方法,还不能灵活地迁移到课外的阅读中去。有的应该精读的书籍却泛泛而读、不求甚解;对要求略读的书籍却爱不释手,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没能汲取书籍中的精髓和获取身心发展所需的精神营养。为数不少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是简单机械的看,没有摘录、背诵、做笔记等帮助积累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1.明确阅读习惯养成目标。

低年级阶段目标主要是“快乐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使之乐于读书;高年级阶段目标主要是“广泛阅读”,在低年级快乐阅读的基础上,要开始激发他们大量阅读,主动阅读,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首先,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身边最忠实的朋友。其次,要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一方面,做读书笔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积累素材,锻炼他们筛选、分析和综合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最后,授予阅读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培养相对简单,主体思想就是把阅读变得“有趣”。第一,让阅读活动有趣。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趣味性阅读活动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阅读比赛、阅读情景剧、故事情节续编等不同形式的活动,通过小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充分吸引其注意力,调动学习兴趣,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开展竞技类的活动可以激发和带动学生的求胜欲,使其更加乐于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逐步培养,持之以恒,最终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新课程小学生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