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2019-04-28王秀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策略措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王秀征

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针对分析阅读教学之中的困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困惑;策略措施;采取方法

一、老师的困惑

(1)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模式因为缺乏钻研而倍感茫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所谓“盲人牵瞎马”,阅读教学不得已只能流于形式。(2)因为急功近利的思想,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在阅读训练中做得“很现实”,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这样一来随意肢解语段,失却语文应有的韵味灵气,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阅读教学没有应有的训练效果。(3)有的教师阅读教学手段过于依赖多媒体,甚至成为一种标准、一种时尚。须知阅读教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文本内在的形象,反映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和学生思维的形象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限制了文学美妙的境界——想象,所以盲目单一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阅读教学中必然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都容易折断想象的翅膀,这对于阅读教学是毁灭性的影响。(4)大多数教师忽略了文本对阅读教学的重要示范作用,因而失去了阅读教学最好的时机――课堂上的文本教学。他们宁愿花费很多心思到课外寻找“理想”的阅读材料,总认为自己找的才踏实放心。其实,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都是典范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很好的阅读材料,我们不必舍近求远。(5)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很好的体现循序渐进的思想,致使阅读教学缺乏计划性、整体性,学生对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如一盘散沙,毫无体系。(6)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亲历亲为,没有体验“下水阅读”,自身阅读量很小,甚至根本不读,这样一来教师对阅读材料整体感悟能力不高,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显得无助和无奈。

二、学生的困惑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面临四个方面的困惑。首先是在语文阅读题的审题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思考方面,一旦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学生就会出现畏难情绪;其次是害怕阅读,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平时相关的语文阅读时间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语感较差,进而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阅读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导致学生渐渐出现害怕阅读的情况;再次就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困惑,学生经过阅读之后,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表达,导致表达出现错误;最后就是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丧失,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占据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接受阅读知识的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这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进而丧失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三、扩大学生阅读面

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当然,首先书籍应该是健康的,看书时间安排应该是合理的。很多老师一看见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区别对待,死守一个原则:一律不许看。这样做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阅读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就很难推进。只有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才可能拓展学生视野,才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四、使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可以播放视频、图片、文字、音乐,能够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欲望。比如,在进行文章朗诵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情感,有代入感的进行朗读,让阅读教学效果更好。也可以播放相关的图片,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句子或者篇章会触动我們的心灵,这个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还要让学生拿笔记来记录。翻阅学生的读书笔记,也可以窥见学生的成长。最开始的读书笔记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句子或者小故事,到了后来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在语句筛选和记录方面表现出极大的进步,学生的综合和概括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再到后来在他们的作文中开始出现他们记录的经典语句,也就是说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已经完成了知识的吸收和运用过程。学生的笔记之中除了段落篇章之外,我还发现有的学生写了一些类似读后感的随笔,青春期的他们心思细腻,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文字引起他们独特的感悟,这些点滴记录都会加快他们成长的脚步。

六、问题式教学方法

在进行一篇课文或者练习的讲解时,老师可以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他们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索,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养成独立思考的自学习惯。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允许不同答案的出现,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答案永远不会只有一个,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毕竟“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是在阅读这件事上,每个人能从中获得的体会都不会一样。老师要学会尊重每个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果只是要培养一个个说出标准答案的学生,只会扼杀学生的独立思想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岳志强.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12.

[2]杜莉.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09).

猜你喜欢

策略措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探究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有效切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