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 “冰上丝绸之路”的新机遇
2019-04-28徐雅琪
徐雅琪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果说“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南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补充的“冰上丝绸之路”给北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绝佳契机,对于俄罗斯及“冰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其他国家也是新机遇。
早在2015年的中俄总理第二十次会晤联合公报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表述:“加强北方海航道开发利用合作,开展北极航运研究”;到第二十一次联合会晤公报中,表述变为,“对联合开发北方海航道运输潜力的前景进行研究”;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普京明确表示:“希望中国能利用北极航道,把北极航道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2017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理时双方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同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梅德韦杰夫时再次表示,要共同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打造“冰上丝绸之路。”12月8日,中俄共建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始投产,成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首个建设成果。2018年9月5日傍晚,经过33天海上航行,中远海运“天恩”号货轮抵达法国西北部港口城市鲁昂。这是“天恩”轮首次沿“冰上丝绸之路”取道北极访问欧洲。2019年2月22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的北方海国际论坛暨第三届北极东北亚冰上丝绸之路研讨会上,来自中俄两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等话题做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中国海洋大学窦博教授在其《冰上丝绸之路理论架构》的报告中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蓝色经济特区的设想。
所谓“冰上丝绸之路”,顾名思义,“冰”是北冰洋,“冰上”是指通过北冰洋向欧洲开辟北极航道,而“冰上丝绸之路”就是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从地理位置角度,它是东亚通向欧洲或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最短航程。通常情况下,我们所指的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道”“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这三个方向,它们均能够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根据欧洲中心主义观点,从北欧出发,途经挪威海、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称为“西北航道”,这条航道有近1/3的航程与陆地距离较远,巨型冰山较多,浮冰威胁不容忽视,这是世界上最险峻的航线之一。以上海至纽约为例,经巴拿马运河的传统航线航程约10500海里,而经西北航道航程约8600海里;“中央航道”是穿越北极点附近的北冰洋公海水域,是连接东北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距离最短的海上贸易通道,全长约2500海里;“东北航道”从北欧出发,途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白令海峡,全程约3000海里,该航道主要航段从俄罗斯北部沿海海域经过,整体安全性较高,且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中俄两国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指的就是北极航道的“东北航道”。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经北极航道从中国到荷兰鹿特丹估计只需要20天时间,而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目前需要航行48天。自2012年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尝试北极东北航线以来,中国先后在2013年实现了东北航线的首次试航、2015年实现了商船对北极航线的往返双向通行以及2017年实现了大规模的航运。
建造一条穿越北极圈的航道的难度不言而喻,而冰上丝绸之路对沿线国家的意义非同一般,尤其对于中俄这样的大国而言,更是契机与挑战并存。
在中国,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都要依赖海运。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目前,中国通往欧洲的海上航线十分有限,同时还存在着成本高昂、安全性低等问题。抵达欧洲各港口的传统航运路线需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如果油轮重量超过了苏伊士运河的限载量,就得绕行非洲好望角,这样一来,时间消耗较长,而且成本也大大增加。相比较而言,冰上丝绸之路较传统航程缩短了近1/3,时间消耗少,成本问题也迎刃而解。与此同时,传统航线的安全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由于这条航线途径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地区,这些地区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海盗猖獗、恐怖主义盛行、种族问题复杂……冰上丝绸之路途经的是相对人迹稀少且地理环境特殊的北极圈,沿线主要是俄罗斯的北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航行的安全程度。再者,冰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也起到了推动中国东北振兴的作用。作为东北地区两个重要的海洋经济区域,以大连为核心面向黄渤海的辽宁海洋经济区域和以珲春、绥芬河为核心面向日本海的图们江海洋经济区域的协同发展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保驾护航。
中国的邻邦俄罗斯,国土面积大,地广人稀,蕴藏极为丰富的油气、矿产等资源,“冰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沿线地区开辟出了新的发展机遇。俄罗斯北极地区对国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资金、基础设施等相对匮乏,發展相对滞后于西部地区。本世纪俄罗斯逐渐开放的北极政策使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成为可能,这条新航路不仅可以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北冰洋沿线支点的港口开发,还能促进俄罗斯对外的能源合作项目的发展。亚马尔项目的投产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该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纬71°的北极圈内,当地最低温度达-52℃,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1.3万亿立方米,凝析油可采储量6000万吨,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世界特大型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一体化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中石油与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一共为项目完成等值190亿美元国际融资,占比达63%。随着全球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该项目将不断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推进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进程。
“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推动中国积极投身北极事务。2018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全文约9000字,这是中国政府在北极政策方面发表的第一部白皮书。白皮书的前言中提到: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白皮书还指出,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随着全球变暖,开发利用北极航道出现历史性机遇,“冰上丝绸之路”有望改变世界航运格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冰不断融化,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北极航道的通航里程将不断扩大,到2030年北极东北航道的通航期预计将由目前的3个月左右扩展到半年左右,亚洲和欧洲之间总贸易量的1/4将通过东北航道运输,最快在本世纪中期,北极航道就可能在夏季全线畅通无阻。
中俄共建的“冰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的新延伸,两端连接着东亚和西欧,占据着世界主要国际海上贸易量,发展潜力巨大,不仅对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不断促进中俄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经贸、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正如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一旦北极航线正式开通,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在该航线的最大客户,中国在北极航线充足的货运量及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将成为中俄务实合作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