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初探
2019-04-28姜亚丽
姜亚丽
[摘 要]从职业发展规划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这四个方面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构建教学模式,培养面向工作岗位、服务于一线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关键词]工程造价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引 言
目前工程领域对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较大,但能够达到上岗要求的却很少。学生从毕业到熟练工作一般需要一至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学生在最短时间适应工作岗位要求。这说明现阶段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和工作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为适应市场要求,学校教育需要针对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改进教学模式和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与实际工作接轨的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职业发展规划与培养目标
1.职业发展规划。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初级岗位定位中最主要的岗位是造价员,可以从事的相近岗位有招标员、资料员和施工员,这些岗位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不同的岗位侧重点、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有所倾斜,但所需的知识框架在三年的专业学习中都有所涉及。随着工作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后续可以发展的岗位有二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建造师,再上升一步有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相比于其他专业,工程造价专业有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不同的阶段都有明确的岗位设置和国家统一的资格认证。
2.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教育。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面向一线和基层的企业,定位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招投标代理机构、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公司等单位的工程造价岗位。为企业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结算等工作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1]
高職高专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的专业思维方式。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采用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删除掉其中层次较深的偏设计和偏研究方向的内容及相关课程。2.参考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意见或造价行业资深人员的意见设置。[2]3.推进以职业岗位和职业技能为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新的课程体系。[3]
2.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传统的教学体系模式下,每门课程都由不同的教师单独讲授,且仅限于本课程教学目标,三年下来,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呈点状分散的,这正是造成学生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结合的重要原因。因此,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推进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以一个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在针对职业范围、职业能力、工作过程所需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进行解构重构整合,设计新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学习情境设计。[4]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和流程为: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且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归类典型工作任务,划定行动领域→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教学资源。[5]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冲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定,以整个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按照一个项目进展的流程,以工序为单元,一步步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专业思维框架和实际工程的流程相吻合,省去了学生自我消化不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重新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管理
1.建立标准化的课程设置和资格认证制度。
很多国家在职业资格框架的确立、课程标准的设置方面都加大投入,建立各种制度,例如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英国的NVQ职业资格体系、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等。这些制度在保证各行政区、学校自主权的前提下,提供全国统一的课程,并且不断更新,从制度上保证了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发展。[6]在我国工程造价专业针对一些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校企联合推行资格认证。例如土建CAD制图课程,计量计价软件课程。工作中需要的造价文件都是电子版,也都需要用软件计算,通过资格认证可以实现学生一出校门就能熟练运用,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上岗证培训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
为满足用人单位职业技能的要求,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有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证书制度,推行职业教育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证制度的有机结合。[7]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初级造价员、二级造价工程师是从事造价专业人员的初级资格认证。对学生进行上岗证培训,使其一毕业就具备上岗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较晚,需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认证,与国际接轨。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需建立非学历化的职业技术晋升、培训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资格证书、培训与考核中的作用,形成培训→工作→再培训→晋升的机制,使之与资格证书有机结合。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存在以下问题:1.很多教师直接从高校到学校,虽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实际项目的工程经验。2.外聘企业的兼职教师具备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但授课方式方法和理论欠缺。3.专职教师多在教学一线,脱离实际工程,知识更新缓慢。4.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高职高专院校中,科研课题较少,在高层次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较少,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成果也较少。[8]
教师的知识结构由三部分构成: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指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指除专业知识以外,应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学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指把教学理念融入实践教学的知识。[5]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培养双师型人才是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能力和素质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实用技术操作能力:教师应熟练技术工作的内容,掌握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具备指导实训的实际动手能力。2.教学能力:具备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熟悉本行业职业岗位对人才基本能力的要求,能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来提高教学质量。3.科研能力:注重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4.行业职业素养:能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了解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及时改进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9]
同时合作精神也是对高职高专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精品課程建设、教学体系开发和研究都不是靠某个人独立完成,需要团队紧密合作,只有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才能圆满完成。[10]
结 语
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的完善需要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综合入手,以形成适合当前国情的教学模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工程管理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著:《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肖露:《关于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相关思考》,《教育创新》2011年。
[3]刘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
[4]成如刚:《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10年。
[5]龙理文:《教师专业素质在职业培训教学管理中的作用》,《科技向导》2011年。
[6]宋世杰、高红梅:《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7]《国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比较》,《西北职教》2011年。
[8]王伟:《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
[9]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
[10]丁钢:《比较视野中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