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
2019-04-28孙且
我小的时候,关于电影的概念,等于故事片,看电影,是我童年最幸福的回忆。这些看过的电影,已经成为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次,我总是希望电影长些,再长些,不要结束,虽然,那咱还无法完全懂得电影里想要表达的东西。剧场灯光亮起的瞬间,我会愣上一小会儿,不能马上适应重新回到的现实。
如果角度合适,我便张开双臂,让放映室射出的那束光,将我的影子映在银幕上。我像是在飞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幻想着扮演剧中喜欢的正面人物,并对剧情按着我的想法,进行补充和删节。
那时,少有彩色电影,多是黑白片,可现在看来,却比彩色片更有质感和表现力。
据考证,中国最早的电影院就诞生在哈尔滨的埠头区(今道里区)。1905年12月25日,俄国人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维奇·科勃采夫租借法籍犹太商人萨姆索诺维奇位于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与石头道街(今西十二道街)交角处的犹太商会,开办了“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
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比西班牙人雷玛斯1908年在上海虹口海宁路与乍浦路路口建的上海虹口大戏院要早三年。
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每天下午四时开始,连续放映三场,当时电影是默片,很短,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电影院可容纳一百名上下的观众,门票5卢布,满员时的站票也要1卢布。这个价格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承受的。
在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看电影是身份的标志,是可以炫耀的事儿。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的拐角,在商铺林立的中国大街,是最靓的风景,从下午一直到晚上七八点钟,打扮入时的男女,男的油头粉面,女的浓妆艳抹,站在左右,抽烟,闲谈,等待电影开演。我觉得更像是这些摩登男女的演出。
1864年,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維奇·科勃采夫生于俄国顿河河畔的罗斯托夫,跟外阿穆尔军区的部队驻哈尔滨,担任随军摄影师。1907年,科勃采夫放映了自己拍摄的俄国侨民在药铺街(今中医街)的体育场(今红星体育场)举办自行车比赛的纪录片。可惜,改革开放初期,药铺街的自行车比赛场被改造成小广场,现已无存。
科勃采夫最辉煌的电影是他无意间记录下安重根义士刺杀伊藤博文,这一重要的历史瞬间。1909年10月26日,为解决俄日争端,俄罗斯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和日本驻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会面。科勃采夫架好摄影机准备拍摄欢迎的场面。
仪仗队的音乐响起,科勃采夫对着焦距,镜头里突然出现一个戴黑帽穿黑衣的朝鲜人,冲出欢迎的人群,举着勃郎宁手枪,高喊着“高丽亚,乌拉——”对准大胡子的日本人连开数枪。
至今,哈尔滨火车站的第一站台上,用不同的两块颜色地砖,标志出安重根义士和罪魁伊藤博文的位置。
1921年,拉脱维亚籍的犹太商人I.R.达里耶尔在此开办“男女时式洋服大氅”的商店,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停办。达里耶尔商店的牌匾上用中俄两种文字,中文名“惠康呢绒庄”,俄文名МАГАЗИН ЛОНДОН。
橱窗玻璃上除了上面的广告语,还有数字3548,这是预定生意的电话号码。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的当年,哈尔滨已拥有178部电话……
1906年,俄籍犹太商人捷尔阿拉克洛夫在中国大街与商市街(今红霞街)街口开办“节克坦斯电影院”,经理是扬格若戈尔。1921年原建筑改建后,为德商孔士洋行分行,专营各种机械和配件。
同年,波兰籍犹太商人Л·С·芬克利施捷因在中国大街和商务街(现上游街)街角开办“伊留季昂电影院”。
不久,新城区(今南岗区)松花江街的格兰德旅馆(今天竹宾馆址)附设的“进步电影院”开业。
这些电影院都早于上海。
排行第五的奥连特电影院(今和平影院)为哈尔滨现存最早的电影院,1908年,由沙俄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开办。
我小时候,道里(偏脸子人狭义的道里)尚有四家电影院,不包括顾乡电影院和其他的能放电影的俱乐部。
一、兆麟电影院。
1925年,俄国人巴拉斯在中国大街与蒙古街(今西七道街)交口开办“皇宫电影院”,三层砖混结构,欧式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1946年,更名为“第二电影院”。1949年,再次更名为“红光电影院”。1950年,又更名为“哈尔滨市工人俱乐部”。1953年4月,又更名为“儿童电影院”。1960年,与当时的兆麟电影院(今儿童电影院)相互对调名称,并沿用至今。
二、文革电影院。
1926年,美籍犹太人纳布留金与满铁理事会于面包街(今红专街)合资兴建了“光陆电影院”,后更名为“大胜电影院”。砖木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立面对称布局,以券柱式为主要构图,采用爱奥尼双柱并列形式,主入口高大宽敞。伪满时,改名“丽都电影院”。解放后多次更名,1997年又更名为“哈尔滨紫丁香音乐厅”。
三、东北电影院。
1930年八月,美籍犹太人阿列克什泰因创办的“美国电影院”,在保险街(今西九道街)开业,号称是当时哈尔滨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电影院。砖木结构两层建筑,欧式罗马风格。美国电影院不仅放映电影,还演出美国百老汇样式的歌舞。
1936年3月16日,19日,20日,俄罗斯著名歌唱家,世界男低音歌王夏里亚宾曾在此三次登场演出。
后多次更名,直到1997年拆除。
四、儿童电影院。
1933年,伪满当局在新城大街(今尚志大街)和斜纹街(今经纬街)交汇处建成专门放映日本电影的“平安座影院”,典型日式现代风格的二层建筑。1945年8月,前苏联领事馆接收了平安座影院,更名为“南京电影院”。1946年3月,移交给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再更名为“兆麟电影院”。1948年8月1日,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此举行。
我初中时,是市重点业余体校足球队的守门员,在八区体育场的外场训练。守门员专项教练刁大爪子踢出一脚外脚背的弧线球,直奔大门的左上角。我迅速向左前方垫了一步,飞身跃起,单臂伸展到了极限。皮球划出一道飘忽的弧线,砰的一声击中门梁。
看热闹的人群里,一个小胖子拍巴掌叫好。
实际上,我的指尖并没有碰到球。刁大爪子厉声地呵斥我:支撑腿的用力再狠些,另一条腿向斜上方的拉动再快些。
我观看当下的中超比赛,最好的那几位守门员,包括国门王大雷、颜骏凌,在鱼跃的动作上,都有缺陷,只是支撑腿单腿用力。
训练结束,小胖墩跟我套近乎,他天天来看我们训练。小胖墩把小手伸进守门员手套说,你教俺守门,俺用电影票交换。我爽快地答应,这得占多大的便宜!
当天,小胖墩就领我从儿童电影院的后门进去,爬一个单独的楼梯,上到顶层的放映室。小胖墩他爸是儿童电影院的放映员。
小胖墩说,爸,俺的好朋友。
戴前进帽的人嗯了一声,继续忙他的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小胖墩趴在放映室的瞭望口,探着脑袋看电影。
那些温暖的電影,《红雨》《海峡》《春苗》《小螺号》《我们都是向阳花》《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
我和小胖墩成了好朋友。有一天,我跟小胖墩说实话,你个子太小了。我不想对交心的朋友隐瞒。小胖墩低下脑袋,俺知道。小胖墩让我很奇怪,他不爱看外国电影,国内的电影,他无论看多少遍也不厌烦。小胖墩说,俺在找俺妈。
小胖墩的妈妈喜欢看电影,嫁给了小胖墩的爸爸,一个沉默寡言的电影放映员,有了小胖墩。小胖墩还不记事儿,他妈不告而别。小胖墩长大了,问他爸,俺妈为什么要抛弃咱们?
小胖墩的爸爸说,你妈想当演员,成
为大明星。
我问,你妈长什么模样?小胖墩说,俺妈走的时候,拿走了她所有的照片。小胖墩掏出一张电影明星的照片给我看,俺爸描述,像这个叫上官云珠的女明星。
这女人瓜子脸。
秋季的一天,蜻蜓在八区体育场的草坪上空徘徊。小胖墩说,水虿是很丑的虫子,一般要一至三年,长的则要七至八年才能长大,爬出水面,脱去皮,生出翅膀,变成蜻蜓。人年轻时最好,而蜻蜓却是暮年。这是它们最后的舞蹈,不久,就死去了。
未成年的小胖墩有颗大人的心。
几天后,我再去儿童电影院,小胖墩他爸的小徒弟说,小胖墩跟师傅去外地了。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小胖墩,看电影的特权也就丧失了。
小胖墩和他爸一定到有电影制片厂的城市,寻找小胖墩的妈妈去了,不知道他们找到没有。
改革开放,我观看了重新上演的老电影,女演员中,上官云珠的确最有味道。可惜这位影响我对女性审美的上官云珠,在动乱初不堪受辱,跳楼自尽了。
1982年,我们第一次电视直播足球世界杯的比赛,意大利队获得冠军,伟大的守门员佐夫举起大力神杯。我终于明白过来,小胖墩想当守门员,因为这个特殊的位置,很显眼,他不记得模样的妈妈准能一眼认出他来。
我人到中年,耳边还时不时地传来我在儿童电影院放映室里听见的电影胶片转动的沙沙声……
《有个地方叫偏脸子》
作者:孙且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