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分组管理制度对麻醉护理管理的影响

2019-04-28王菲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监查分组麻醉

王菲

作者单位: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手术室是进行有创治疗的核心部门,除对手术操作医生有极高的要求外,手术室护理作为围手术期和手术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对于手术质量及术后患者恢复都有直接影响[1]。麻醉专科护理是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与病区护理不同,麻醉护理通常需要面对更大的患者流量,且多为危重症,病情变化较快,对综合护理能力的要求更高[2]。因此鉴于其特殊的护理要求,如何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的核心。为响应国家卫计委对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号召,以及进一步提高麻醉护理管理水平,我院自2017年开始对麻醉专科护理进行管理改革,制定了分组分级管理措施,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麻醉科2017~2018年的麻醉护理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10月的8 956例麻醉护理记录为改良前评估资料,2017年11~12月为护理管理改进和护理人员培训阶段,2018年1~10月的9 013例麻醉护理记录为改良后评估资料。研究期间麻醉护理专科15名护理人员均为全职工作,连续休假时间≤15d,排除进修、外出培训等人员。护理人员年龄23~38岁,平均(29.01±3.13)岁,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5名;学历:本科及以上10名,大专5名,麻醉专科工作年限1~15年,平均(5.17±1.12)年。

1.2 护理管理方法改良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由相关护理质量管理人员按照院内规定对麻醉相关护理操作、设施设备维护、护理记录以及感染控制等进行不定期抽查,整理护理问题,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每月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等。在进行护理管理改进时发现,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多以人员管理为主,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虽然院内对相关护理内容有相应的规定,但缺乏管理和评估标准,质量改进并不明显,因此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我院在麻醉护理专科建立了由品管组、感染控制组、护理安全组、供应组和教学评估组五个分组和主任-护士长-质控组长-质控人员四个分级组成的分级分组管理体系。每个管理小组各3名成员,其中质控总组长由麻醉护理工作>6年且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护师担任,每小组1名。质控人员由麻醉护理工作>3年且无不良记录的护理人员担任,每小组2名。质控小组由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和1名护士组成。分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①品管组:制定麻醉护理记录单书写标准和评估标准,不定期评估麻醉护理记录单的完整性,对于记录有缺漏者及时告知,探究发生原因,对于护理记录过程中普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和持续观察。根据麻醉护理记录信息是否完善,是否存在2处以上错误修改、生命体征是否完整记录以及医护人员责任签字是否完整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出现上述任意一项即为不合格。质控人员每月不定时抽査15例。②感染控制组:制定麻醉感染管理制度,对人员和麻醉相关物品药品的消毒合格率进行评估,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组织人员培训。由质控组员每月不定期对护理人员手卫生和麻醉相关物品消毒情况进行评估,以院内规定菌落数标准为合格依据。③护理安全组:建立麻醉护理质量信息表,对麻醉护理过程中患者麻醉护理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生原因,组织组内成员讨论,拟定应对方案,并进行持续观察。记录麻醉护理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④供应组:将麻醉护理相关设备仪器和急救药品的维护准备工作分配到个人,个人与医院设备科、厂家建立三级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检测。质控组成员每月不定期对设备仪器的维护情况及急救药品、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情况进行检查,每月抽查15次。⑤教学组:针对其他各组提供的评估情况、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进行整理,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并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不合格者进行再教育,两次不合格者酌情对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根据每月的评估情况制定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满分均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合格。分级管理方法:质控人员负责各组质量监管和评估,由质控组长负责监督质控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组织护理人员对质控评估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和措施整改,并将每月质控总结上交护士长,护士长对各质控小组的监管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并作为个人绩效考核的依据。科主任以季度为单位定期对科室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指导,针对改进措施有限、效果不佳的问题与医务处、感染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力求最大程度地提高麻醉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对麻醉护理质量改良前后手术患者麻醉护理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研究期间麻醉护理质量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改良前后麻醉护理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改良后低体温、寒颤、恶心、呕吐及压疮等麻醉护理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改良前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改良前后麻醉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比较改良后麻醉记录、麻醉物品消毒、知识技能考核、设施设备维护以及急救药品和设备的检查合格率均较改良前明显提高(P<0.05),见表2。

表1 改良前后麻醉护理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改良前后麻醉护理质量评估合格情况比较

3 讨论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要求和我院院内规章制度,麻醉护理专科对护理质量的监管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质量改进并不明显,其原因为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监管措施,但存在分工不明确、监管标准不规范、完成度不高等问题,以至于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纠正和整改[3]。分级分组管理模式主要由分组质量监控和分级质量监控监管两部分组成,针对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既往的质量监控由少数个人承担监管工作,由于麻醉护理工作繁重,个人往往很难独立完成相应的监查工作,以至于监查不及时、监查内容不完整等,通过将监查内容进行分类,并组成3人监查小组,一方面将监查工作做了明确划分,明确了各小组监查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将每项监查内容交两人完成,从根本上减少了个人的监查工作量,为保证监查工作的完成度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于每项监查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避免了既往个人监查评估过程中个人理解和评估标准差异造成的不同评估结果。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为保证质量监查工作的完成进行监督,也是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护理质量问题提供保障。对于一般护理问题在质控小组内通过原因分析、措施整改和继续观察后即可有效解决,对于整改后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经护士长或科主任做进一步讨论,必要时与医院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处理,该模式可有效发挥基层护理人员的能动性,从实际操作和临床经验出发,自觉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定期学习培训及考核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既往管理模式因缺乏明确的管理流程,对于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具体执行方案缺乏监管,无法有效实施,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因此搁置或拖延,导致护理质量提高不明显。临床研究表明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和护理流程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4,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分组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我院麻醉护理在麻醉记录、麻醉物品消毒、知识技能考核、设施设备维护以及急救药品和设备的检查合格率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而手术患者麻醉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分级分组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麻醉护理措施和质量监管标准,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为针对性地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基础,并由此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监查分组麻醉
对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的改进建议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分组搭配
简论有效开展核电项目质量保证监查的措施的方法
怎么分组
分组
浅谈质保监查中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