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研究

2019-04-27韩慧娟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韩慧娟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起,就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锐意进取,使得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些优秀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诞生,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克思主义;新研究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在认识过程中,实践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二、整体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社会整体发展中赋予了“四位一体”和“社会建设”的新内涵。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其重要贡献是把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使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四位一体”的实质在于“和谐”。这种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既不同于以经济增长为惟一目标的片面发展,也不同于忽视乃至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畸形发展,更不同于一部分人受益而一部分人受损的恶性“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新观念,丰富了社会发展的内涵,开阔了社会发展的领域,必将引领我们调整发展布局,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彰显和升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新内涵,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工农、和脑力体力劳动三大差别;统筹区域发展,关键是促进共同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统筹社会发展,关键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防止片面发展造成社会制度结构性破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社会历史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键是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相结合,同时注意防止对外开放的失度和自力更生的削弱。

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坚持永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要求通过生产发展和科技创新,建设循环经济,逐步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速度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关于“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的规定性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关系的理念,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持续论。

五、以人为本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它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来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凸现出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理论,尤其是关于历史主体地位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胡锦涛郑重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

六、总结

作为世界观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与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并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科学理论指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18-11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

[3]陈定国.《经济研究导刊》.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56-61.

[4]赵远琪.《党政干部学刊》.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重大理论创新.35-38.

[5]刘云飞,林验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12-20.

[6]司晓博.《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39-43.

[7]赵成,梁树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33-36.

[8]徐鸿武,魏宛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156-160.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