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导向的家电产品设计与生产模式探究
2019-04-27纪一鸣
纪一鸣
摘要:在家电市场层面上,更多的在于用户的体验感和使用舒适程度来衡量一个家电产品的综合性能。为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针对家电产品设计和其生产模式,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媒体平台的设计创意与优良生产体系进行全方面的深化与改革。本文主要从企业参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探讨,为实现现代化设计与生产模式更优化添砖加瓦。
关键词:家电产品;设计与生产;探究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大面积应用,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革命深化,致使传统制造业在设计方法与生产制造模式上进行一定的改变。由于现代用户接受多元化的信息,对于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在追求独特的一面,大到楼房装修小到家电产品,都精益求精。针对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个性化现象,传统家电行业从产品设计和生产模式两个方面出发进行全面有效的转型。为拓展更多的产品市场,让生产的产品受众面更广,需要对市场用户需求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将消费升级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家电设计与生产模式理念相互融合,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1.用户导向需求下家电产品设计与生产模式处于的背景
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热潮席卷亚洲经济市场,推动了国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而加速了家电产品进入新的界面,迫使家电产业体系从家电产品设计到制造模式多方位的改革与创新。据了解,在工业化时代初期,为有效的利用工业机械代替手工业,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并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家电产品体系由此产生。现代化家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模式具有三大特点,即便捷通讯性、全民设计性、集中生产性。在其原有的生产管理体系之上,以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加以更新、完善和优化。这包括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改进了便捷通讯的时效性,让时时可沟通运用广泛于生产行业中。在大规模制造被大力发展以后,会被市场的更大规模需求定制所逐渐取代。在此,革新“科层制理论”在企业顶端金字塔的内部组织结构上进行扁平化管理,将企业员工与用户角色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逐渐融为一体。最后,在一般管理论下,将企业整体的设计体系与生产模式相互分离,达到局部的统一。将企业、供应链、生产者的组成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对应的重构与整合。多种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模式的优化,让企业在自身发展体系之上,利用分布式的资源进行市场的开拓,设计与生产模式逐渐从封闭的模式转变成开放的经济体系。
2.互联网+优化家电设计与生产模式
互联生产工厂和“人单合一”的模式组成了新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模式,即称之为“互联合一”模式。这种模式的创立伊始源于海尔集团。进一步来说,就是将产品设计与制造从市场用户、员工两个维度进行改革。在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生产模式的实践中,将家电产品的贴身使用者和产品的生产者进行深入的定制,有利于家电产品顺应经济市场变化的各大需求。互联工厂模式,是指以用户的有效需求为核心出发点,所进行的规模化制造和定制。在一定基础上,调动用戶的积极性,让其从设计感、使用感、运营方式多方面出发参与到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制造与生产、运输与销售等各个阶段。最大化的推行产品定制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可检查、可透明。“人单合一”的模式是指将企业与员工相互关联,构建产品沟通渠道。只有员工了解整个产品生产方式和市场运营方向,才能让员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让员工拥有产品的发言权和主控权,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更新中,使得企业全部员工都致力于产品的精细化生产,从企业内部进行全面的自我改革创新。
3.创新构建科学产业制造模式
基于传统工厂生产模式的内在创新体系上,创建一个科学的产业制造模式是必要的。模式的建立会使整个企业的产业系统流程进行自我的更新,其整体方向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设计模式。制造工厂的设计模式改革,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以用户为参照点进行有效的革新、供给。本着“硬件到网络硬件再到生产生态圈”的双创共赢目标,从产品研发到服务的系统性转型。通过用户参与到产品生产制造全过程中,从而形成用户资源生态圈。在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智能产品使用说明和解决方案时,借助生态资源圈为不同层次的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双创共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化时代,用户需求逐渐成为产品设计研发和制造的导向,如何进一步深化消费群体角色,形成用户、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市场,需要企业从自身内部结构和制造模式上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借助互联网平台资源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交叉、共享,从而带动家电产业迈向新型产业市场。
参考文献
[1]宿子顺,董青婧.用户需求导向的家电产品设计与生产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8(20):126.
[2]周路菡.家电定制生产再出发[J].新经济导刊,2016(Z1):92-96.
[3]李钰.家电智能化改革[J].中国新时代,2014(09):32-39+14.
[4]王增,何人可,黄凌玉.家电产品系统化设计探析[J].包装工程,2009,30(07):98-100.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