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实践与思考
2019-04-27王旭光
王旭光
摘 要:该文结合蒙城县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实践,总结分析了蒙城县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成效、经验和措施,旨在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生态;水景观;蒙城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7-0113-03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水和谐为主线,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以水生态理念为指引,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为根本出发点,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安徽省水利厅按照水利部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在2013年确定蒙城县为全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蒙城县通过3年创建活动,基本完成全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确立的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1 试点任务
根据蒙城县自然地理特点、水资源、水环境以及水生态系统条件,紧紧围绕城市规划布局和县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着力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与蒙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水文化和水景观体系。
1.1 水资源管理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河湖管理与水工程管理体系,完善法规及规划体系。截至到2016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和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法规体系和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
1.2 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 核定河湖纳污总量,建立纳污红线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实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改善河湖水质。到2016年,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重点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达到75%。
1.3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河湖空间管理和保护,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体系建设,改善河湖水生态质量,达到“河湖健康、水质优良”,实现“皖北水乡、生态宜居”蒙城。到2016年,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环境水生态保护工程,构建较为完整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恢复河道湖泊景观湿地生态功能。
1.4 水资源配置格局 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高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使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保证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奠定基础。到2016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主要工业用水的保证率达到97%以上。
1.5 防洪与饮水安全保障 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力争城区防御涡河阜蒙新河洪水能力整体达到50年一遇洪水标准,能够防御超标准大沟外水;全面提升城区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标准;提升城乡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饮用水源地安全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1.6 水文化与水景观 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理念为指导,深入挖掘具有蒙城特色的水文化,将水文化元素与内涵融入到水工程建设与水景观建设中,突显“水、绿、秀”的地方特色。另外,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管理中强化文化意识。
2 建设措施
蒙城县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确立和落实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安全保障能力、水资源供给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能力以及水文化传播能力明显提升,努力实现城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珍惜、节约、保护水资源与水生态的意识大大增强。试点建设期内共完成投资18.73亿元。
2.1 水安全 加快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城区水系控制与管理工程,逐渐完善主城区保护圈,加强城区防洪排涝建设,构建高效完善的防洪除涝安全体系;积极开展第三水厂建设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开展水质监测,完善城乡供水网络,实现安全供水。
2.2 水生态 通过实施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厂及其扩改建工程等措施,着力构建水质良好、河湖相通、城水相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
2.3 水管理 通过有效落实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等措施,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通过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保障城区水系安全;采取农业、工业、生活节水措施,推进非传统水源利用,进一步提高区域用水效率。
2.4 水文化与水景观 充分挖掘蒙城历史人文内涵,开展水文化宣传活动。通过涡河生态廊道、乐土河生态廊道等水景观建设,努力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城市景观。
3 建设成效
蒙城县通过3年的建设实践,在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方面基本完成全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确立的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3.1 实现了水生态建设目标
3.1.1 生态需水维持度 蒙城县城内主要水系连通情况良好,通过完成阜蒙新河、护城河等多条内河河道截污改造、河道拓宽以及沿线景观绿化等综合改造工程,城内主要水系连通性良好。
3.1.2 水环境维护度 蒙城县通过对河湖水环境治理外包管理,对水环境进行集中治理,使得水环境治理常态化、制度化。城内河湖水质清澈,水体和河湖两岸均无杂物,无异味存在。
3.1.3 城市水面率 蒙城县积极开展建设,试点期末城市水面率达到11%,实现预期效果。
3.1.4 水生生物丰富度 蒙城县水生生物生境状况保护良好,主要河湖内鱼虾等动物物种数量大于地区平均物种数量。
3.1.5 植物配置合理性 根据本地区气候特征及栽植植物的生理特性,蒙城县内主要河道和塘庫沿岸均栽植香樟、石楠、黄杨等植物,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配置方式,所栽植物能很好地适应河岸塘库两侧的生存环境,植物生长形势良好。
3.1.6 林草覆盖率 近年来,蒙城县明确提出打造生态水城。将城市供水水源地、重要河流划定为重要保护区,加大自然植被的保护和修复力度。试点期末,城区林草覆盖率达到40%,实现预期效果。
3.2 实现了水景观建设目标
3.2.1 自然水景观 蒙城县重视保护和打造河湖生态公园,加强河湖沿岸的水源地、自然湿地的保护和景观建设,河湖生态、自然、亲水效果良好。
3.2.2 水利风景区 蒙城县现已建成为城市森林公园,梦蝶湖公园、鲲鹏公园、文体公园等水利风景区有多处。在建设公园、湖泊、河流、湿地等时,打造景观浮桥、水上步道、观景走廊等亲水设施,努力让人们见到天蓝水清、绿树成荫、鱼虾畅游、飞鸟盘旋的河道生态景观。
4 建设经验
蒙城县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成功摸索出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模式、治理思路和技术方法,对安徽省特别是皖北地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4.1 以人为本、筑牢防线,切实保障水安全 水生态文明建设期内,蒙城县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及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建设、滨河绿地景观等专项规划。在规划的指导和管控下,县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切实加快城市防洪排涝等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城市供水安全。
4.2 尊重自然、修复植被,切实改善水生态 在水生态建设过程中,蒙城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力打造水生态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先进县、全省文明县、全省园林县城,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
4.3 从严治理、坚守红线,切实强化水管理 蒙城县高度重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快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运行良好,水生态环境优美整洁。
4.4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切实打造水景观 蒙城县坚持科学决策,举全县之力,在加快解决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的基础上,将青山秀水作为最大的城市亮点来维护和打造,加快推进城区河道水面梯级调节工程、堤防护岸生态治理工程、引水入城水系连通工程及绿地景观工程,大力营造水系相通、水清岸美、人水和谐的城市美丽水景。
4.5 挖潜提升、人水融合,切实弘扬水文化 蒙城县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彰显山水底蕴,着力挖掘和塑造独具特色的水文化。积极建设和提升滨河文化长廊,策划开展全民亲水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水文化,倡导蒙城精神。
5 结语
蒙城县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筑牢防线,加快城市防洪排涝等基础工程建设,切实保障水安全。尊重自然,修复植被,切实改善水生态,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发展定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从严治理,坚守红线,切实强化水管理。坚持科学决策,举全县之力,将打造“皖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商贸城市,富有皖北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森林城市”作为惠及全县人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大力营造水系相通、水清岸美、人水和谐的城市美丽水景。坚持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彰显山水底蕴,着力挖掘和塑造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切实弘扬水文化。
参考文献
[1]国家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EB/OL].http://szy.mwr.gov.cn/zdgz/sstwmjs/201406/t20140610_566913.html,2013-01-07.
[2]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水生态文明城市(镇)和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暂行办法[EB/OL].http://www.ahsl.gov.cn/content/detail/533d063494f68e0c65dea754.html,2013-07-25.
[3]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蒙城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Z].合肥: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测设计院,2014.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