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板桥兰竹画中的个性品格和社会担当

2019-04-27钟海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郑板桥

钟海燕

摘 要:清代为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早已萌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然而清廷却依旧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也导致文化的畸形。清廷在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文网之严古今少有,文艺圈万马齐喑,鲜少有人敢逾越。就在此时,一些文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愁绪,开始寻求能够隐晦地表达内心感受的途径,这其中比较特别的当属扬州八怪中的重要画家郑板桥。他经历了康乾盛世,为康熙秀才乾隆举人,酷爱画竹,并形成了一套自己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创作观,其中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最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历代画竹之人众多,比他画得好的人也很多,为何郑板桥竹子会备受后人关注呢?他的竹笔墨简洁,清劲挺拔,很多看似无章无法的画法其实最得要法,他的竹子中饱含着一种刚毅而清新的文人气质,他将自己做人的傲骨之气,以及在历经磨难后对于生活的参悟渗透于自己所画的竹子中,所以他的竹子自然达到了寻常人所不能到达的境地,饱含了他的个性品质和社会担当。

关键词:郑板桥;兰竹;个性品格;社会担当

郑板桥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年,他在世的这些年正是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富裕,商贾络绎,尤以东南沿海资本主义萌芽为代表,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段重要的经济发展节点。文化上清廷为推行“满汉一体”的统治政策推崇理学和经学,重视儒家文化,任用汉人做官,还是给了汉族文人一些“治国平天下”“售与帝王家”等参政的希望。虽然,盛世之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盛世之下仍有危机——东南沿海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却由于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使之得不到合理发展,有些商人富可敌国却缺乏应有的社会地位,无法实现“富且贵”的人生愿望。恐怖的文字狱使许多文人不敢开口说真话,只能无奈地粉饰太平,极尽华丽辞藻描绘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王朝,书画界一股模古仿古的风气弥散开来,脱离现实一味地和古人看齐,无法发挥绘画反映社会生活的作用。文艺界的“寒冬”急需有人来破冰,此时扬州八怪出现了。八怪中名气很大的画家郑板桥应当是很特别的一位,他不同于同时代其他很多文人,不屑于去趋炎附势,苟且保全自己,干着和自己的志向与意志相背离的事情。他的绘画面貌与当时兴盛的摹古绘画作品大相径庭,他将绘画当成是抒发自己志趣的途径,和自己的精神品质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绘画作品自然是有灵魂有重量和精神含量的,简言之就是能让人体会到一种社会担当和浓浓的人道主义的关怀。

一、板桥绘画中兰竹的个性品格

众所周知,许多艺术家会有自己特定喜欢的某一种或某一类艺术意象,对于这一种或一类艺术意象,他了然于胸,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例如草间弥生爱用的波点、梵高的向日葵,以及徐悲鸿的马。这些成功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家也都是成功找到能够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艺术意象的人,而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一位传统的文人,他所欣赏的是四季常青之竹与空谷幽兰之美。至于为何会选择这两种意象,当然是其与作者的志趣和个性之间存在着相关联的地方,前者表达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后者则是可以表达一种空灵纯净而又孤独自由之美。

宋人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鄭夑就是这样一位清新脱俗之人,幼年时期板桥生活的地方有一条巷子叫竹巷,后来到江村教书恰巧江村又是一个适宜养竹的地方,可以说他整个幼年和青年时期的记忆都与竹息息相关,乃至他的一生都没有和竹子脱离关系,竹子在对他的个性品质塑造方面占了不可忽略的位置。

想要探寻板桥绘画中的兰竹个性品质必须要回到他的绘画中去,如《兰竹荆棘图》,这幅图中嶙峋山石间生长着挺拔的细竹和纤弱优雅的幼兰,乍一看这是典型文人的风雅之作《兰竹图》,用劲竹和幽兰来表达自己的坚毅品格和高尚情操,但郑夑却不是一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书生,仔细观察这幅画就不难发现,画中原来还有细细密密的荆棘穿插其中,这样这幅画就让人难以逐磨了,甚至可以说其是一幅“怪画”。对于看惯了兰芝君子相伴而生、宇宙之间正气浩荡的传统画者们来说,这三种意象同时出现该是不可接受、荒诞离奇的。还好板桥是一位善于将诗、书、画融为一体的画家,只要看一下他的题画诗,欣赏者就不难理解他的真实想法。

这首题画诗是这样写的:“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看到鱼龙都混杂,方知佛法浩漫漫。”是啊,容不下荆棘的兰竹必定无法茁壮成长,正是荆棘的存在让兰竹更加具有生存危机感,最终充满竞争的活力,根深叶茂,香飘四溢。人世间的事情不也是这样的,虽然有兰芝君子也有阴暗小人,有正义就有邪恶,黑白相生,阴阳相克,此消彼长,但光明正义之面总多于阴暗面,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这正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最后一句指出我们何以能够用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身边的真真假假、人心善恶,作者给出了方法“方知佛法浩漫漫”,要我们用一种如同佛家的“普度众生”之爱来看待身边的荆棘和兰草。这是郑夑心中的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同时也是他的个性品质的自然流露,首先是他“怒不同人”的个性品质,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看法,拥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并去付诸实践,即便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其次,该是他“吃亏是福”的人生境界,与人相争之时谦让一步退一步,大度一些,容下“兰花”也可容下“荆棘”,从容自在地活在这原本就复杂难辨的世间,相信事物间的因果循环定律,坚定自己认为值得为此坚守的人生信条和生命哲理,使自己在这原本就短暂的人生里可以活得幸福一些,也更“难得糊涂”一些。

二、板桥兰竹作品中的社会担当

郑夑的一生并不顺利,用颠沛流离、落拓至极来形容并不夸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十岁之前,主要以求取功名和卖画为主,二十四岁考上秀才,四十四岁考进士,这条漫漫科举之路郑夑一走就是二十多年,他也曾自嘲自己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足见他求仕之路的艰辛。第二阶段为五十至六十岁为官期间,这期间他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处处为普通百姓着想,留下了众多佳话并千古流传。在此期间他画了一幅非常著名的《衙斋听竹图》,这幅画也是能够体现他社会担当的典型的代表作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题画诗勾勒了一个典型的父母官形象,在衙门里休息时,听到窗外寒风吹动竹叶发出萧萧的自然声响,都觉得是民间百姓生活有什么疾苦,于是赶忙反省自己这段时间是否有体恤民情,为民办事,竹子在此已不是单纯的植物而是板桥心中道德良知的天平,更或者说是一种神圣使命的守护者,映射自己为官品行、考察政德的一面“镜子”。

郑夑的为官生涯先是由山东范县一位知县开始,三年以后升官了,这原本该是好事,终于在尝尽半辈子的艰辛之后可以稍微喘口气,但事实是他刚去潍县就遇到旱灾,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之后又是涝灾,人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看着百姓们受苦,身为地方父母官的郑夑坐不住了,他马上决定开仓放粮,但这并不符合政府办事流程,郑夑心中也明白即使现在快马扬鞭去向皇帝报告灾情,等到批示下来百姓也该是扛不住的,他于是在此顶着着巨大的压力毅然决定开仓放粮,因为此事他被记一大过,但活下来的百姓却过万人。试想一下在封建社会擅自做主决定这么大的事,可是会惹来杀身之祸甚至株连九族的,郑夑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利害,但为官一方怎能不做一些牺牲,担起肩头的重任。

儒学正统告诫我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句简单的话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但其实这是高标准严要求,在穷困落寞的时候不放弃希望,在得志之时不失平常心,并随时保持自己的恻隐之心与不忍人之心。想要做到其中的一方面不难,难的是可以两方面兼顾,且一直坚持去做,但郑板桥却用一种率性纯真的方式做到了,这种表面看起来肆意不羁甚至有些狂妄,让人不可亲近,但却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扬州八怪以“怪”相示人,他们惯以隐晦画作为外衣去保护自己,但当我们拨开他们怪诞的外表去触及其内心,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与经济发展状况去观察,便不难发现他们其实是一群率性可爱之人,更是时代的先锋者,他们秉持着对艺术本真的美好操守,在浩瀚的时代美学史上留下雪泥鸿爪。郑板桥绘画中的兰竹早已成为我国古代文人画的代表,成为特定时代文人精神的浓缩精华,更是代代中华儿女血液之中流淌的中国印记,它使得我们今天可以自信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这也是真正的艺术才可以一直迸发出的源源动力。郑板桥的画将一直带有自己的个性品质并担起民族精神的脊梁。

参考文献:

[1]薛永年.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王同書.郑板桥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周积寅.郑板桥[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郑板桥
郑板桥的“吃亏与占便宜”
“怪才”郑板桥
说“糊涂”
说“糊涂”
郑板桥好联不打折
郑板桥劝学
及时雨
郑板桥设宴认师
被狗肉诱惑的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