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标准是什么
2019-04-27
随着近年来艺考改革的推进,组织美术校考的院校逐年减少,承认美术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越来越多,其中二十八所招收美术生的985工程大学,截止2018年只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六所院校仍组织校考,其他二十二所均已承认各省美术统考(联考)成绩。由此可见,美术统考(联考)成绩和文化课成绩越来越重要并不仅仅是口号,而是落到了实处,因此作为美术类专业第一重要的考试,各省美术统考(联考)应当引起艺考生足够的重视。
那么,作为美术艺考重中之重的统考(联考),在阅卷过程中是怎样打分的,具体的评分标准又是什么?以下我们按100分制具体分析下,仅供大家作为参考,如有与各省考试内容、评分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素描科目
评卷标准:主要考查考生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1. 构图、形体、比例、透视、结构及体积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能力;
2. 物象的质量感、体积感、空间感和光影感的表现;
3. 对画面主次、虚实关系及整体的处理能力;
4. 对对象个性特征的感觉及自觉把握能力。
备注:若要达到高分试卷的话,阅卷老师还会在造型手段和语言技巧上有所关注,即看作品中能否体现出考生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
试卷评分参考
A类卷(90~100分):
1.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造型准确,有较强的表现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
3. 正确理解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并能完整表现;
4. 画面色调对比明朗,素描关系准确,表现生动,形体刻画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
B类卷(75~89分):
1.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造型比较准确,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
3. 对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理解比较正确,并能较好表现;
4. 画面色调对比比较明朗,素描关系比较准确,表现比较生动,具备一定的形体刻画能力,略有缺点,但画面整体效果较好。
C類卷(60~74分):
1. 基本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基本具备造型能力,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但把握欠准确;
3. 对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有基本认识,但在理解和表现上有欠缺;
4. 画面色调对比不够明朗,素描关系基本准确,表现缺乏生动,形体刻画能力不够,尚存在某些缺点,画面整体效果一般。
D类卷(59分以下):
1. 不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
2. 对对象结构和体面关系缺乏基本认识,理解和表现不到位;
3. 画面整体效果差。
得分要点
1. 要重视理解形体意识,注重分析解剖知识,把握画面大的黑白灰效果;
2. 练习内容可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狠抓落实,要理清学习思路,学会总结归纳,养成随身带笔记本的好习惯,可将练习过的内容打勾,有不懂的内容记下来,及时找老师帮忙解答;
3. 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临摹与写生相结合,写生与默写相结合,亦可局部临摹、对着模特照片写生等;
4. 多角度练习,考生不要固定在自己喜欢的一个角度作画,而放弃其他角度的练习,要知道考场上是抽号入座的,不一定能百分百抽到你最擅长的角度考试。
速写科目
评卷标准:主要考查考生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1. 构图完整新颖,人物结构与比例准确,神态生动;
2. 用线流畅生动,疏密得当;
3. 注重整体效果,重点刻画到位;
4. 画面有美感,有自己独特的用线特点。
试卷评分参考
A类卷(90~100分):
1.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比例正确,动态特征鲜明,具有写生动态线条的生动性;
3. 能对命题想象动态表达出规定动作的特点和组合能力;
4. 关键细节有确切表现。
B类卷(75~89分):
1.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比例比较准确,动态特征比较鲜明,写生动态线条比较生动;
3. 能较好地表达命题想象规定的动作和组合能力。
C类卷(60~74分):
1. 基本符合考题规定及要求;
2. 对不同变化对象的动态、比例能基本把握,但动态不够生动,线条表现力一般;
3. 基本能画出命题想象的动态和人物组合,但想象力有限,缺乏生动性。
D类卷(59分以下):
1. 不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在比例动态上缺乏准确性和生动性,速写的写生能力和想象力均较为薄弱,线条表现力差;
3. 不具备速写基本能力,画面效果差。
得分要点
1. 坚持每天画速写,画身边动态的人和事物,做到勤动脑、勤动手、勤默写,为考试积累经验。
2. 不可看一眼画一眼,要把握住整体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后再下笔。
3. 学会控制画面,学会取舍,抓能够表现对象特征的主要细节进行刻画,不要面面俱到,大的动态关系要明确,重心要稳,人物的头、手、脚部位应生动刻画。
4. 遵循由慢到快、快慢结合、由形到线的规律,坚持临摹和写生相结合,多看大师的速写作品汲取营养。
色彩科目
评卷标准:主要考查考生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1. 画面整体色调的组织、处理、协调能力;
2. 对色彩冷暖关系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有一定用色、造物的塑造能力;
4. 对画面整体构图、黑白灰及空间层次、主次、强弱、虚实的把握和处理能力。
试卷评分参考
A类卷(90~100分):
1.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有明确的色调意识和良好的色感,画面色块及构图安排适当,色彩对比及调和关系明确,有美感;
3. 色彩与形体结合好,表现生动,形体刻画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对形体刻画不足,但画面整体色彩效果特别突出的试卷,可考虑认定为A类卷)。
B类卷(75~89分):
1.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色调意识较强,色感较好,画面色块及构图安排较适当,色彩对比及调和关系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美感;
3. 色彩与形体结合较好,表现较生动,略有缺点,但画面整体效果较好。
C类卷(60~74分):
1. 基本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色彩对比及调和关系把握一般,色彩变化体現不够鲜明,画面美感不够;
3. 色彩与形体结合正确,表现不够生动,尚存在某些缺点,画面整体效果一般。
D类卷(59分以下):
1. 不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
2. 对色调和画面色彩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色彩关系混乱,不能画出必要的色彩变化,画面缺乏美感;
3. 画面整体效果差。
得分要点
1. 多做构图练习,绝大多数院校色彩考试采用默写形式,这就为考生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一张好的构图是得高分的前提,最典型的构图有S形,△形,○形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构图进行分析、研究、练习,以便能在考试中彰显个性。
2. 色调的把握一定要准确到位,多练习画小色稿,在训练中要有目的地记录整理自己练习过的色调,哪些是还未练习过的,比如在命题默写色彩考试中要求考生画出一幅冷色调的画,大多数考生第一反应就是画蓝衬布,也许是平时画的蓝衬布比较多吧。考生在考试时要审清题、理解含义,要做到画面出彩,以便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绝不能偏题跑题。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美术书籍,可以挑选一两本进行临摹或记忆练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此外,考生还要作色调归纳总结:暖色调有红、黄、橙、褐色调等,冷色调有蓝、紫、绿(也有称绿色为中性色调的),还有明亮的高级灰调子如浅粉、浅黄、浅绿、浅蓝、浅紫等,再有白色、深色、花布、格子布等相互搭配,便能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大大提高考生的作品水平。
3. 要掌握一定的调色技巧,整幅画面切忌笔触太干或太湿,适中最好。画面用色太干,像油画色堆积的效果,颜色反而容易剥落龟裂,影响考试成绩;用笔太湿,过于追求水彩的用色技巧,画面又会斑斑驳驳、凹凸不平,塑造力欠佳,发挥不出理想状态。考生要学会做到处理亮面用笔厚重、暗面薄润透明,就能收到虚实有度、层次丰富的最佳画面效果。
4. 注意物体细节的刻画,虽不能和素描静物相提并论,但最基本的细节刻画还是要有的,这也是高分试卷的得分点,比如处理好苹果的凹陷、对陶罐口的塑造、高光点的虚实、盘子厚度的刻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