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因、问题及对策
——以海淀区四所高校为例

2019-04-27贾子钰徐秀丽

统计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贾子钰,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93)

一、绪论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的概念最早发源于西方。志愿服务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谋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常强、罗永利,2012)[1]。志愿者(volunteer)一词从语言学角度看,可追溯到拉丁文的词汇voluntas,即意愿。我国内地普遍将其称为“志愿者”,香港将其译为“义工”,台湾多将其译为“志工”(彭远威、王钰亮,2012)[2]。志愿者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党秀云,2011)[3]。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群体的重要力量,以其知识、朝气和热情推动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进步。与此同时,志愿服务也为大学生创造了接触社会现实、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和支持不断加强。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制定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指出,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动员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青年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的重要品牌,要全面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实现青年志愿者事业科学发展。《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强调,促进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带动各青年组织在促进青年有序社会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乃至青年志愿服务都在迅速发展并逐渐完善。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到2013年11月,我国所有的省市区和市地州盟、2763个县市区旗、2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和13万个志愿服务基地,我国的志愿者组织架构和体系较之前更加完善,截至2015年10月,全国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人数为4043万,建立的各类志愿服务站点达17.5万个(李慧敏,2016)[4]。

在“中国知网”平台上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关键词检索发现,1997年仅发表1篇文章,文章数自2008年起快速增长,2017年有301篇文章发表。2007-2017年,累计有2186篇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论文,大学生群体的志愿参与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这些文献的主题大致分为五类:(1)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研究;(2)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质研究;(3)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研究;(4)大学生志愿服务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研究;(5)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或社区的互动机制研究。

通过阅读现有文献发现,目前已有学者关注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性问题,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尚不深入,对其背后成因挖掘较少。不少文章创新度较低、时效性不强、问题和对策过于宏观而缺乏操作性。

本文主要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并以问卷调查法的数据进行补充,聚焦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和问题,旨在解释和改善志愿服务持续性不强的现状。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北京市海淀区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包括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此次共深度访谈27人,其中无结构访谈5人,半结构访谈22人,访谈时间为1.5-3小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34份,回收率为95.4%。

二、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因

通过阅读文献,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分为利己和利他两类。利己主要体现在促进自我的发展以及精神成就。吴鲁平(2007)[5]提到现代性动机(以“发展”为轴心)中现代性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工具理性的重要性,人们将自我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大学生志愿者将志愿服务看作锻炼自己、扩大交往圈以及专业实习实践的机会,从而产生获得感。李玮、林伯海(2018)[6]提到工具理性的适度回归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动力支持,将实现个人发展纳入志愿服务的价值体系之中是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张静宇、汪华(2014)[7]指出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是精神成就的需要,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的精神需要。

志愿行为也受到利他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内在精神层面的驱动,其中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兴趣起主要作用。罗公利等(2012)[8]发现利他主义思想、政治面貌、年龄、学历、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对高校学生成为志愿者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帮助别人时的利他主义则是志愿精神的核心,志愿服务本质上属于道德实践活动,以利他精神来引导人们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体现了志愿服务的本质。将利己和利他有机结合才是志愿行为得以延续的动因之一(李玮、林伯海,2018;刘珊、风笑天,2005)[6,9]。

此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卢平、谈杰(2008)[10]用内部化路径和外部化路径的“合理化机制”对不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分析,并指出这些学生在对不参加志愿服务进行合理化时,将志愿服务与自身发展相对立,将自身发展看作是合理的存在,再参与志愿服务时就会与个人事务发生冲突,因此志愿服务就变成不合理的存在。

通过现有文献及整理访谈和问卷结果,大学生的利己和利他两方面动因有交叉重合的部分,无法截然分开,因此本文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因分为三类,按重要性排列为助人为乐、从众心理、学校要求。访谈中部分学生还特别提到了学科教育的影响。

(一)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深度访谈对象中的18人(占访谈对象人数的67%)和问卷受访者中的297人(占有效问卷份数的89%)把助人为乐作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出发点。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者普遍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二)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也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产生一定影响。深度访谈对象中的10人(占访谈对象人数的37%)和问卷受访者中的122人(占有效问卷份数的37%)表示“看到别人参与,自己也想参与”,也就是说参加志愿服务是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这在以往文献中较少提及。这类学生或是在身边学生的带动下开始关注志愿服务,或是根据其他学生的志愿体验加强了对志愿工作的了解,或是从周围学生参加的志愿项目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项目。这一动因表明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不强,也反映出人际沟通网络对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因此,具备奉献精神、熟悉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可以辐射带动身边的学生,发挥人际网络的正向带动作用,带动更多青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三)学校要求

学校要求逐渐开始成为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志愿服务正在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元素。以美国为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121所院校联合签订协议,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王民忠、梁碧韬,2013)[11]。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借鉴这种方式,将志愿服务纳入育人体系,增加大学生认识社会的机会,提高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在本次调研中,纳入学校教学体系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实现:(1)将志愿服务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计入总成绩评定中;(2)将志愿服务单独作为实践课程;(3)将志愿服务作为实习实践的一种,由学生自主参加,并开具证明。

国外高校非常看重学生除成绩外的个人能力和社会参与情况,关注他们在本科阶段的综合发展情况。对于计划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志愿服务经历是综合素质的加分项。出于申请的需要,有的学生选择在出国申请季突击参与多个短期志愿服务,部分学生还选择参加海外志愿,以此丰富志愿服务经历。

案例1:张同学表示,自己平时学习压力比较大,一边完成学校课程,一边准备出国申请,很少关注志愿服务。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是在学校的专业课程实践中,志愿服务占实践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此外,张同学在大三进行留学申请时,发现国外大学考核标准有一项是志愿服务,于是在大三下学期突击参加了三项志愿服务。

案例1中的张同学是为了满足毕业和出国申请的要求才选择参加志愿活动的。在访谈对象中,也有四名学生和张同学有相似经历。在目前出国留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类动因具有一定代表性。

(四)学科教育熏陶

访谈中有学生提到学科教育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熏陶,对于志愿参与具有促进作用。例如,某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开设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国际发展专业,讲授普通发展学、发展援助、减贫等课程。受到相关专业的熏陶,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志愿服务中,见案例2。

案例2:李同学表示,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直观了解到一些社会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困难的人,比如为打工人员的子女讲课等。此外,李同学也表示,所学的发展专业中有很多课程激发了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愿望,如国际发展援助、减贫等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于社会有了更多认识和了解。这种学科熏陶激发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提高了他们的自发参与度。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的特征

(一)大学生群体参与度高

问卷受访者中的294人在大学期间参与过志愿服务,占有效问卷的88%。而在2011年的一项调查中,相应参与过志愿服务的比例仅为53.9%[1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度不断上升,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图1 两项调研受访者参与志愿比例

问卷受访者中有40人(占12%)未参加过志愿服务。根据问卷结果,这些学生周围亲友较少或者基本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人际沟通网络对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影响。这些学生未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主要是不了解参与渠道、学业紧张、与个人事务时间冲突等,如图2所示。调研发现,由于学业或个人事务而不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平时也很少参与校园活动。这些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服务付出的机会成本较高,因此没有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图2 大学生未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

(二)志愿平台使用率低

志愿网络平台是志愿信息发布、志愿管理认证和志愿项目宣传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公众对志愿平台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志愿北京”是北京市最主要的志愿平台,许多大学、社区和公益团体在该平台上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注册。本研究的受访者中,在“志愿北京”注册的比例高达74%。

然而,高注册率并不等于高使用率。仅有18%的受访者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这一平台,定期在网站上查看志愿服务活动。首先,在志愿平台上注册常常是学校统一组织,或是为了获得工时认证,并不代表对志愿服务本身的关注度高;其次,志愿平台上很多注册单位有名无实,据“志愿北京”网站统计,截至2018年11月23日,某大学在该平台上有61个注册分队,其中23个分队的注册志愿者人数为0,即38%的注册分队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最后,微信公众号、推送、海报、展板等形式能更直接地达到宣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志愿网络平台的作用。

(三)志愿服务类型更加细化多元

本研究中受访者参与过的志愿服务基本上涵盖了当前主要的志愿类型,如图3所示。其中,校园志愿、社区服务、支教帮学、大型赛事活动的参与人次较多。在2005年刘珊和风笑天的研究中,志愿服务类型分为环境/扶贫类、专业的服务、社区经常性服务、大型社会赛会四类[8]。本研究中,志愿类型更加细化,并增加了海外志愿这一类型。

通过访谈发现,海外志愿是近几年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志愿形式。受访者表示,海外志愿不仅是一种志愿服务活动,更是开拓视野的机会。志愿者承担项目中产生的国际旅费,到其他国家参加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大学生主要通过留学中介等机构报名参加,大多前往东南亚地区参加活动,如海龟救助等,自费金额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图3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类型及分布

校园和社区志愿以其便利性获得诸多受访者的青睐,志愿服务在地理位置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学生熟悉的校园和社区。在调查中,共有209位学生参加过校园志愿,具体包括图书馆志愿者、校园讲解、校园环境保护等。校园志愿活动地点近、时间灵活、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因而成为大家的首选。社区服务项目包括为社区老人送爱心、社区清洁等,项目地点一般在临近学校或住处的社区,交通比较方便。

参与度较高的另一类型是支教帮学,既有在北京市内中小学支教,也有远赴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支教活动。支教是一种成熟的、得到广泛认可的志愿类型,要求志愿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大学生的身份适合参加支教帮学,在与支教地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也会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获得感。

环境保护、扶贫救济和海外服务的参与人数较少。深度访谈的受访者表示,环境保护和扶贫救济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参与扶贫救济有时还要具备心理关怀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护他人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所以未经专业培训不倾向于参加。至于海外服务,对安全性的担忧和高昂的费用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性不强

在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受访者中,60%的学生参与的志愿项目周期在一周以内,48%的学生参与项目的累计时长不超过40个小时(图4),长期持续参加志愿服务的比例较少。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志愿者本身的能力和水平,缺乏持续参与会造成志愿群体流动性强、延续性和传承性较弱,进而导致志愿服务的质量不能得到稳定的保障。

图4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长

四、“快餐式”志愿服务及其成因

(一)“快餐式”志愿服务的特点

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一种典型类型,本文将其命名为“快餐式”志愿服务。这种志愿服务主要有三个特点。

1.参与缺乏持续性。志愿项目节奏较快、周期较短,志愿者只参加一次,而不是持续参与其中,且项目周期也在一周以内,短暂的项目周期会限制志愿服务效果。单次参与志愿项目带来较大的流动性,既增加志愿项目主办方在物资、培训、对接等方面的成本,也使得志愿者的经验不容易积累和传承,还不利于志愿者、主办方和受助者的沟通和理解,增加了志愿各方的磨合时间。

2.项目缺乏整体性。志愿各方更加重视志愿项目实际开展阶段,相对轻视前期准备阶段与后期的反馈和总结;更加重视志愿项目的量化效果,相对忽视志愿过程的安全保障、志愿者的成长收获和受助者的个人感受。前期培训不充分,志愿者就缺乏开展志愿服务的必备技能。对志愿项目了解不深入,前期想法就可能脱离实际,与预想的服务内容不相符。方案、预案不全面,就无法应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和各种突发情况。后期缺乏总结和宣传,志愿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会削弱,影响志愿者再次参与志愿项目。不收集志愿者和受助者的反馈,经验和教训就无法积累,志愿项目也无法得到改进,从而影响志愿服务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3.效果缺乏稳定性。如前所论,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强,志愿者参加一次就不再参与,缺少能力和经验的积累。项目本身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志愿服务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志愿者的能力和素质,志愿者群体的高流动性直接导致志愿服务效果波动性大。此外,志愿者的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积累,志愿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也未获得稳步提升。

(二)“快餐式”志愿服务的成因

基于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动因和特征的梳理,以及对“快餐式”志愿服务特征的归纳,我们对“快餐式”志愿服务背后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1.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学习中。学习是大学生的主业,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分组研讨、会议讲座、科研探究、实习实践等,占据了在校期间的多数时间。参与志愿服务,特别是持续参与志愿项目,不仅需要大学生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平衡学业与志愿的关系,这既给热心志愿的学生带来不小压力,又让对志愿服务兴趣不够浓厚的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学生普遍倾向于参加周期短的志愿项目(案例3),较少学生坚持参与某一项目。

案例3:王同学表示,相比于长期的志愿服务,自己更倾向于一周之内的项目,既体验了志愿服务,又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对于自己这类需要长时间在实验室工作的学生来说是最合适的。

2.志愿和其他课余活动趋于多元化。当前志愿服务类型更加细化多元,大学生有了更多选项,许多学生倾向于尝试多种志愿项目而不是在某一志愿服务领域持续耕耘。此外,大学生课余生活更加多元,除了志愿服务还有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社团协会、社会实践等,学生会根据兴趣参加不同活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志愿服务的持续参与。

3.学生参与志愿的动因不够纯粹。志愿者的动机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具有相关性。出于奉献助人的目的去参加志愿服务,这样的志愿者对于志愿精神和志愿行为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就可能持续参与下去。如果志愿与成绩、学分、毕业或是留学申请要求挂钩,志愿服务的纯粹性就打了折扣,从自发自愿的行动变成了强加要求的任务,很多志愿者在完成学校要求后便不再继续关注,这就容易出现志愿服务持续性差的问题。

4.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获得感不强。志愿者只有在志愿项目中有所收获才会持续参与,这种收获不是物质收益,而是付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并在整个过程中获得能力提升、情感认同和价值实现。“快餐式”志愿服务往往缺乏系统的志愿培训,志愿者在参与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能力提升。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联系常在项目一期结束后就中断了,83%的问卷受访者希望获得项目的后续进展(图5),仅33%的受访者与主办方仍然保持联络,仅26%的受访者收到了项目后期进展和受助对象反馈。持续沟通机制的缺失弱化了志愿者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实现,而这恰是志愿者继续参与志愿项目的重要因素,见案例4。

案例4:张同学表示,大二时参与了为农民工子弟小学志愿授课的活动,在项目结束后一个月,该小学班主任专程发来邮件向他介绍了班里的期末成绩以及学生们对他的思念和感谢。收到反馈的张同学非常感动,在第二学期该项目再次招募志愿者时,他再次报名,帮助学生们有效地提高了成绩。

图5 大学生志愿者对于项目后期进展的关注程度

五、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倡导和支持,也引起了学界关注。本文聚焦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和问题,旨在解释志愿服务缺乏持续性的现象并提出应对建议。研究主要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在第一手材料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梳理。

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出大学生群体参与度高、志愿平台使用率低、志愿服务类型更加多元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性不强的特征。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因有助人为乐、从众心理、学校要求、学科教育熏陶。

本文将一次性参与、持续时间在一周以内、缺乏系统性培训的志愿服务定义为“快餐式”志愿服务,这种志愿服务主要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缺乏持续性、志愿服务项目缺乏整体性、志愿服务效果缺乏稳定性三个特点。对于“快餐式”志愿服务背后的成因,本文进行了分析和概括:(1)学生的主要时间、精力投入在学习中,留给志愿服务的时间较少且不稳定;(2)志愿和其他活动趋于多元化,学生的时间分配更加分散;(3)部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是出于对志愿精神的认同,而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要求;(4)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没有获得足够的能力提升、情感认同和价值实现。

针对目前“快餐式”志愿服务的现象,本文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丰富育人理念

高校应将志愿精神真正纳入育人理念,更加注重奉献助人理念的引导,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创造机会、留足空间,避免将志愿工作生硬嵌入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背离志愿服务的初衷。学校培养方案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大学生更多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奉献社会,初衷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青年群体,因此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能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助人的意义,真正在志愿服务中有所收获,从而达到学校育人的目标。

(二)加强志愿平台宣传

志愿平台应加强宣传,确保大学生群体便捷地获取信息。首先,平台应优化项目形式,综合利用网页、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线上媒介和海报、展板等线下宣传品,让广大学生更加便利地获取优质的志愿项目信息,更好地发挥志愿平台的功能。

其次,平台应定期审查注册单位,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重视注册单位的资质审查,确保志愿者参与的单位或团体是合法安全的。此外,志愿平台应及时将那些长时间注册却没有志愿者和志愿工时的虚假单位清除,确保学生浏览时获取有效消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组织和团体,提高志愿平台的使用效率。

最后,利用手机客户端建立App,增强大学生与志愿平台的互动,为志愿者在登陆、查阅、报名等方面提供便利。大学生群体对于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率和依赖度较高,活动主办方通过App将项目进度上传,志愿者可及时关注项目进程,当后期进行志愿者招募时,也可再次报名。这种形式可有效促进志愿各方的互动,促进志愿者长期参与,推动我国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制度保障

良好的制度保障能够使志愿者更安心地参与志愿服务,无后顾之忧。此处的制度包含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安全保障制度和对活动主办方的资质审查制度两个方面。

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缺乏安全保障是受访者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大多志愿服务项目并未重视志愿者的安全问题,一旦志愿者在往返路上或是活动中出现问题,主办方不能及时发现。因此应增加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安全保障,主办方可根据情况为志愿者购买保险,还可利用App在志愿者出门和安全返回时进行确认,在保障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对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负责。

此外,还应加强对活动主办方的资质审查。在志愿者招募时应公开主办方的详细情况,志愿者也应主动了解主办方资质和志愿服务内容,谨防出现主办方钻了志愿服务的空子,前期内容不明确或是实际内容与宣传不符,在实际志愿服务中将志愿者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情况,影响志愿者持续参与的热情。

(四)建立“H”型沟通机制

志愿各方应建立长期顺畅的沟通机制,便于志愿者获取项目信息、登记报名、反馈意见建议、了解项目进展等,以维系和促进志愿各方的联系。当前,各类志愿服务和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但彼此并没有足够的沟通和协调,而是处在平行状态,缺乏中间的嫁接,处于“II”的状态,这就导致双方信息不畅,互相匹配不到合适的项目或志愿者。此外,沟通不畅还会导致项目结束后无法进行良好的反馈,影响志愿服务效果的提高。而“H”型沟通机制则为双方架起了交流平台,实现活动主办方和志愿者的对接和信息通畅,增加大学生和主办方的互动,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容、主办方资质的了解,让他们参与到真正喜爱的活动中,并在服务结束后进行沟通反馈,增加志愿者在项目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提升志愿者再次参与的动力,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五)重视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和活动主办方,两个群体的培训缺一不可,对其加强技能培训将有效提高我国志愿服务的质量。

在实际活动中,不同志愿服务项目对于志愿者的能力要求不同,在专业性较高的项目中,应及时加强对志愿者的技能培训,使其在实践中得心应手,最终提高志愿服务效果。在具体培训中,主办方可聘请不同项目领域的专家,还可结合App进行网上授课,使大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方便快捷的学习。同时,还可与各高校合作,由高校教师进行授课讲解,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技巧。

作为整个活动的统筹者,活动主办方更应加强技能培训,具备公益志愿领域更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出于职业的特殊性,活动主办方的培训应成为职业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保障我国志愿服务平稳持续向前推进。

(六)鼓励学生坚持参与

目前,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喜欢尝试不同的志愿服务,尤其在接触志愿服务的初期。尝试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无可厚非,但在找到与自己专业或志趣的契合点后,应专注于部分志愿项目,持续推进,不断积累,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当前,志愿服务类型不断多元,大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后,学校和活动主办方应鼓励大学生坚持参与项目,志愿者和主办方可针对项目中的问题及时交流,不断促进志愿各方的提升和志愿服务项目水平的提高,这将有利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对于大学生就业也有帮助。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志愿中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