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说谎”

2019-04-26万玮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误导谎言情商

万玮

寒暑假开学前是学生赶作业的高峰期,赶不完怎么办?跟老师坦言,作业没做完——这属于赤裸裸的挑衅。还是撒谎会婉转一点——作业做完了,但是不小心弄丢了。老师不相信?“不管信不信,我能怎么说?”

撒谎如果算是品德问题,这个世界上品行端正的人寥寥无几。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撒谎算是适者生存的能力之一。动物界的伪装、保护色等,也是天然演化的结果。孩子说谎不需要教,天生就会。有研究表明:2岁时大约有20%—25%的孩子说过谎,3岁时大约有50%的孩子说过谎,4岁时大约有90%的孩子说过谎,到7岁时100%的孩子都说过谎。

遇到孩子撒谎,千万不要马上举起道德大棒,先问自己:我撒过谎吗?我为什么撒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李康对儿童撒谎问题有深入研究,他有一个结论:善于撒谎的孩子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情商高,第二是自我控制能力强。这两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在社会与职场上立足。如果一个孩子从来不撒谎,家长可能反而需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有自闭倾向。自闭的孩子不会换位思考,不能理解他人的信念与意图,因此就不太會撒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称,每人平均每天至少说谎25次。这个数字也许有争议,但谎言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其实早已适应,也接受了“有时说一点善意的谎言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的观点。

当孩子说谎时,我们该怎么办?不妨先问一下,我们自己说谎时,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们?第一当然是理解,不要把说谎与个人品行挂钩,会说谎有时候反而是有情商的表现。第二是宽容,尽量不要当面拆穿,你知道我在说谎,但你没有说破,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足矣,我心存感激。第三是示范,在一个大家坦诚相待的环境里,说谎似不必要,而领导、长辈或者权威者应该率先做出榜样。

说谎是欺骗,但人类其实很会骗自己。一种十分常见的自我欺骗叫“正向错觉”,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比如,总对自己的外貌、能力等高估,进而坐井观天、自我封闭。另一种自我欺骗常用来解决“认知失调”,表现为替自己的行为辩护,比如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人在社会上生存可以不说谎吗?如果坚持不说谎应该怎么办?

第一种策略叫“谎话全不说,实话不全说”。民间谚语有“坏媳妇两头传,好媳妇两头瞒”之说。瞒,也就是不说实话,还是近乎撒谎。

第二种策略叫“事实误导”。例如别人问你和女朋友关系怎样,你说昨晚还在一起吃饭。实际上吃的是分手饭。这叫作事实误导,这算不算欺骗呢?

第三种策略叫“一报还一报”。首先选择相信别人,一旦发现对方欺骗你,就不再相信对方。这种策略在博弈论模型里很有效,但生活比理论要复杂得多,有时候让你恼羞成怒而产生报复心理的并不是别人的谎言,而是别人的实话。

其实一个谎言往往需要用一个更大的谎言来遮盖,于是越陷越深。唯有告诫自己:坚持说真话。

猜你喜欢

误导谎言情商
创意谎言
Hiker climbs over 2, 000 metres to hand out free water 徒步旅行者翻越2, 000米送免费用水
画与话
谎言
情商到底是什么
误导牌
二则
我真的虚伪吗
“情商”的表象与影响
揭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