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去世
2019-04-26
2月8日,香港品牌“湾仔码头”水饺创始人臧健和逝世,享年73岁。
“生活就像爬山,今天我爬到了一半,但我并不满足,我并不认为我成功了,因为我的前面还有人,一个企业家永远不可以封顶。”臧健和如是说,她的一生都在践行永不封顶的目标。这位流落异乡后白手起家成为身家50亿的女强人,也被视为香港精神的代表。
臧建和的老家在山东,20岁时结识了来中国支援建设的泰籍华侨医生,两人婚后生育了两个女儿,后来老公回泰国并娶了另外的妻子。臧建和选择了离开,在香港中转时,因为买不起回去的票,她決定先留在香港。
因为语言不通,工作很难找,臧建和一天打三份杂工来支付女儿们的学费。困顿之中,因朋友夸她的水饺味道好,她就自制了一辆木头推车,在湾仔码头摆摊卖起水饺。不过,吃惯了点心的香港人吃不惯北方的饺子,有一回臧健和看见一位顾客吃完把饺子皮丢在碗里,她赶忙追上去问原因,“饺子皮厚得像棉被,怎么下得了口?”
为了做出适合香港人口味的饺子,臧健吃遍了家附近的小吃店,最终调出肥瘦3∶7的馅子配方,“馅的味道鲜而不腻”。同时,臧健和尝试用各个地方的面粉,一遍遍改良饺子皮,直到擀成又爽滑又筋道的薄皮。
三个月后,一位记者来到湾仔码头连吃三碗水饺,大呼“好吃”。并将吃饺子心得登在了第二天的《东方日报》上。结果当天下午,臧健和的木头车前就排起了2000米的长龙,很多人慕名从澳门赶过来,“就为了吃上一口水饺”。
1983年左右,机缘巧合之下,香港大丸百货的老板看中了臧健和的饺子。大丸是第一家在香港插旗的日本百货公司,倍受当时的香港市民欢迎,但臧健和拒绝了,因为日方要求生产出来的水饺贴他们的商标,“如果我自己做出来的品牌变成日本人的牌子,一旦我的技术被学去,我的保障就完全丧失了。”最终,双方以保住“湾仔码头”的牌子,并由日方提供牌照、工厂的条件,签下了20年的合作条约。1983年左右,“湾仔码头”水饺已经成为香港冷冻食品第一品牌。
乘胜追击的臧健和在1985年开设了第一间水饺工厂。她秉承“顾客是衣食父母”的原则,要求产品质量必须有保证。1995年,一位顾客来信,“买五盒水饺,煮了两盒全部开口”。臧健和立刻开会找问题,后来发现是新来的一批工人培训不彻底,导致包装不好。后来,臧健和亲自登门赔礼道歉,送上10盒饺子,并把那位顾客聘请为公司独立的第三方检测师。
臧健和自己吃了20多年的苦,对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感同身受。每年春节、端午、中秋佳节,臧健和都会亲自下厨煮上水饺,挨个给一线员工送过去。
由于常年疲惫,且年轻时患上的糖尿病愈发严重,晚年的臧健和视力下降很多,肾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心脏也不好。在健康堪忧的状况下,臧健和依旧维持优雅精致的形象。在201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慢条斯理地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直爽利落,出门戴上一串白色珍珠项链,再精心涂上口红。
谈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她依然笑语盈盈,像说别人的故事一样轻松,“我还是会在家捣鼓饺子啊,我喜欢研究怎么擀皮最劲道、蔬菜与肉的比例怎样最营养最健康。我最近还打算开发一种新的水饺,把甜嫩的南瓜苗加进去……”
从1977年开始,几十年如一日,臧健和一直用心钻研如何做出最好吃的水饺。在她看来,水饺总令人想起团圆、温暖、笑脸。
她说过,“总有一天,中国饺子能和汉堡包、披萨一样成为全世界的美食!”
热议锐评:臧健和的一生是一部苦难史,更是一部励志史。无论贫富,她都有着自己的坚定:即使遇到灾难,遭到抛弃,也要坚强,要自尊,要始终有自己。把“忠厚、上进”立为墓志铭的臧健和,无愧为“华人之光”。而她奋斗不息的一生,正代表了我们自强不息、敢于逆天改命的民族精神。
素材运用:传奇;家的味道;逆袭;坚守自我;尊敬他人……
(资料来源:人民网、参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