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能挽回婚姻吗?
2019-04-26家家
家家
丈夫出轨,女子携女跳楼
近日,北京一位母亲因丈夫出轨,竟要带着女儿一起跳楼,令人震惊。有目击者称当事人母女住在7层,当时听见有打骂孩子的声音,原以为只是简单教育孩子,没想到母女俩竟站在阳台外放置空调处。年仅六七岁的小女孩哭着拽住母亲,叫她不要跳。隔壁的邻居也在窗口不断地劝说女子冷静,可情緒激动的女子坚持要和自己的女儿一起跳楼。女孩在被妈妈拉着要往下跳的时候,嘴巴里喊着:“妈妈,我不想死。”
此时,女子的丈夫就跪在楼下,乞求她放过孩子。在僵持的过程中,人们得知了女子跳楼的原因。原来,当事女子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钱,她的丈夫却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待业在家的丈夫出轨了,已经与人同居3个多月,并且和她闹起了离婚。该女子之所以要带女儿跳楼,其实是想以此逼迫丈夫回归家庭,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伤透了心的妻子始终不肯原谅丈夫,丈夫一直跪在地上。直到下午6点多钟,母女俩体力不支,被特警趁机救下。丈夫出轨,妈妈为了家庭的完整就要带女儿一起结束生命,这显然是不理智的。网友们在对这位妈妈报以同情的同时,也纷纷谴责她带女儿跳楼的错误举动。
实际上,这是一位婚姻无望的妻子为挽救婚姻做出的极端行为。她为家庭付出了所有,丈夫却仍要抛弃这个家,她的不解和不甘可想而知。她不愿意离婚,又留不住丈夫,唯一剩下的筹码,就是用丈夫还在意的“孩子”要挟他。可是,这样的做法真的有效吗?如果婚姻走到崩溃的边缘,你会选择用“胁迫”的方式留住婚姻吗?
网媒互动:
微信调查
会,我为之付出一切的家庭不能说散就散 3%
不会,其心已不在即便留住人也没有意义 75%
不确定,冲动之下行为可能不受理智控制 20%
任何时候,别忘了做好自己的角色
当一名女性发出“到底还想要我怎么样”的感叹时,内心“除了家,我一无所有”的悲伤显露无疑。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难理智地采取正确方法的。这一定是长期的压抑、憋屈下的一种绝望、无助的举动,是婚姻双方出现了角色失调的现象,双方都委屈,都有内在愿望没有被满足。
每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都在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从学会做一个婴儿到学会做某人的儿子、女儿,做学生以及各种不同的职业角色,成立家庭之后,要学会做妻子、丈夫和爸爸、妈妈的角色。我们的一生都在按照社会期待去扮演我们没有扮演过的角色,因此难免出现失误,难免会出现角色不清或角色混乱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完成角色的内在心理适应,完成社会期待,有的人适应快一些,有的人适应慢一些,无论快慢,任何时候别忘了做好自己的角色!
角色一词,一开始是指舞台上的剧中人物,后来社会心理学提出“社会角色”一词。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一个家庭中,男性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如果能心甘情愿也罢。如若不然,那他一定是憋屈的。社会对一个男人的角色期待是“男主外”,可是当一个女人承担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自然会在家中具有话语权和决定权。长此以往,男人在家体会不到价值和被尊重感,就会向外寻求价值感,小三便乘虚而入了。同时,在这样的家庭中,女性觉得自己最辛苦、最不容易,理应得到特殊待遇,当丈夫出现外遇,她第一反应是“你怎么敢?你怎么能?”发现自己的强势无济于事之后,很可能会拉住孩子作为筹码,以此要挟丈夫还给自己一个完整的家庭。
现代社会竞争极其复杂,很难保证婚姻生活和个人发展一帆风顺,面对困难和挫折,做好自己的角色很重要。没有成家时,按照社会期待和自己愿望的要求,在家做好自己的自然身份角色(儿子、女儿、兄弟、姐妹等),在单位做好自己的职业角色(老总、员工、下属等)。有了婚姻,角色扮演的复杂程度会上升。经济是婚姻的物质基础条件,亲密关系中个体的精神结合也很关键。这个时候的角色既要考虑到社会期待,也要考虑到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他人的内在愿望。
两个人谁去工作谁在家,或者两个人都去工作请人来照顾孩子,是需要协商的。即便协商好了,也可以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和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他人的心理需求等进行改变和调整。协商决定之后,就一定要尊重彼此,尊重那个为了婚姻和家庭放弃自我发展的人。这种付出是有价值的,也理应得到尊重。“同甘共苦,共同面对。”越是家庭和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越需要个体考虑到自身角色扮演的规范要求。很多人会被困难和挫折带来的不良情绪包围,深陷其中。这种时候,恰恰最需要理性应对,认真分析,帮助大家都角色归位,才能使一个家庭的内在能量有效流动起来,才能抵御外在的风险与刺激。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认识到任何时候都做好自己的角色的重要性。不论身处哪个阶段,别忘了自身角色的社会期待和内在需要,就能跑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