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视力检查中心理护理的实施及可行性研究

2019-04-26刘英月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兒童心理护理

刘英月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视力检查中心理护理的实施及可行性。方法:选择首次视力检查的儿童,共计10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评估100例首次视力检查的儿童心理状态,并依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并评价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的勇敢安静型心理状态比率(60.00%)高于护理前(15.00%),护理后的娇气紧张(25.00%)、胆怯恐惧(10.00%)、任性抗拒型(5.00%)心理状态比率均低于护理前(娇气紧张:35.00%、胆怯恐惧:35.00%、任性抗拒型: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首次视力检查的儿童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儿童的不良心理程度,更好的配合检查工作进行。

【关键词】兒童;视力检查;心理护理;实施可行性

造成学龄前儿童视力低的原因有病理因素也有生理因素,该种情况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生理性者主要常见于眼发育迟缓及屈光问题,而病理性者主要常见于各种眼病、屈光不正问题。儿童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由于学龄前阶段属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要在该阶段做好常见眼病的筛查工作,以此尽早发现问题并做好对应预防处理措施。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较低的理解、合作能力,并且会在首次就诊时出现各种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由此可见,掌握儿童心理学特征并能够针对儿童心理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研究了儿童视力检查中心理护理的实施及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首次视力检查的儿童,共计10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

100例首次视力检查的儿童中有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6岁,平均(4.11±1.11)岁;所有儿童均不存在智力障碍,不患有全身慢性疾病,属于发育正常的儿童。

所有儿童家长均知情此次研究内容,自愿签署参与研究过程的同意书。

1.2方法

评估100例首次视力检查的儿童心理状态,并依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

检查项目包括存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视网膜对应检查、立体功能检查和融合视功能检查等。

心理护理:①恰当布置眼科候诊区、诊室周边及其内部环境结构,设计的风格要依据儿童年龄特征进行布局,同时也要考虑医学实用性;在墙面上绘画色彩鲜明的几何图形,放置色彩对比强烈的卡通造型于诊台之上,以此达到消除儿童陌生感和恐惧感的应用目的。②采用身体姿势、眼神等方式与儿童进行非语言性沟通,并积极与儿童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注意技巧性原则;护理人员要站在儿童家长的境地思考问题,多理解价值的焦虑情绪,耐心介绍实施儿童视力检查的重要性,从家长方面了解儿童个性,并依据儿童个性选择沟通语言,与儿童交流要选择易懂且简单的语句,并且声音要尽量和缓,面带微笑亲近儿童,多鼓励儿童表达自身感受,不要责备或取笑儿童,可采用游戏等方式拉近与儿童之间的距离。③评估不同性格的儿童,可通过儿童待诊表现将其进行性格特点分类,主要分为4种,即勇敢型、娇气型、胆怯型和任性型。对于勇敢安静型的儿童要主动向其解释清楚积极配合检查的重要性;对于娇气紧张型的儿童要多采用鼓励性话语进行心理抚慰,如:轻拍头等,尽量消除儿童的不良感觉;对于胆怯恐惧型的儿童要表扬和鼓励,让其观看其他合作儿童的检查过程,告知他们只要积极配合也能做到,以此增强检查信心;对于任性抗拒型的儿童要与其家长进行心理疏导,让其父母明显纠正儿童任性的根本方式就是改进教育的方法,要在关怀体贴儿童的同时严格要求儿童,对于无理取闹的行为不能迁就,要多采用讲道理的方式指出其错误。

1.3观察项目

评价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应用效果。

1.4数据处理

统计学处理涉及系统SPSS21.0版本,心理护理前后的应用效果采用)(2检验,用率表示,P<0.05则代表差异性显著。

2结果

护理后的勇敢安静型心理状态比率(60.00%)高于护理前(15.00%),护理后的娇气紧张(25.00%)、胆怯恐惧(10.00%)、任性抗拒型(5.00%)心理状态比率均低于护理前(娇气紧张:35.00%、胆怯恐惧:35.00%、任性抗拒型:20.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每个个体都存在个体心理差异性,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在世界上是没有完全两个个性相同的个人的;传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不了解个体性格特征之上就进行了心理干预,也没有详细且全面的了解个体不良心理状况引发的原因就实施了无针对性且缺乏个性特色的干预措施,该种干预措施是不具有实施价值的。

个性化心理护理主要依据儿童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可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去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尽量将儿童的各种紧张因素减轻或消除;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后的儿童更为勇敢安静,心理状态水平会更佳。

学龄前儿童存在较差的理解力、注意力,且其自觉性和自制力都相对不佳,并且在就医时往往会由于以往的痛苦经历而造成心理偏见,会导致儿童无法配合检查或产生恐惧感,而造成该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疼痛。儿童视力检查只能依靠儿童主动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因此,要先对儿童进行认知普及,告知儿童视力检查不具有疼痛感,并且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检查操作,以此提高儿童主观积极配合检查工作进行的主动性和增强儿童的检查自信心。

要对儿童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良好且有效的沟通是维系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能够让人与人之间做到情感交换和观点交换,更好的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增强彼此之间信任感沟通是决定个性化心理护理实施是否成功的主要基础;对儿童进行沟通要讲究技巧,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沟通,以此调动出儿童的检查兴趣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游戏是其主导活动,能够推动儿童心理发展,且可以帮助儿童构建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对策。

结合数据:护理后的勇敢安静型心理状态比率(60.00%)高于护理前(15.00%),护理后的娇气紧张(25.00%)、胆怯恐惧(10.00%)、任性抗拒型(5.00%)心理状态比率均低于护理前(娇气紧张:35.00%、胆怯恐惧:35.00%、任性抗拒型:20.00%),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首次视力检查的儿童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儿童的不良心理程度,更好的配合检查工作进行。

猜你喜欢

兒童心理护理
儿童节快乐
BABY,COME BACK
儿童节礼物
最好的儿童故事
再卖萌,就把你们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