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跃水彩画的东方意趣
2019-04-26林木成都
◆林木(成都)
多年前,我对蒋跃的水彩画就有深刻的印象。那是第七届全国水彩画展,我是评委,而且是唯一的批评家任评委的,画册的序文也是我写的。那届水彩画唯一的金奖作品,就是蒋跃的《海风》。画面背景是渔港,前景是一群渔家女。作品较为平面,用笔大胆洒脱,准确而又灵动,以大海的深蓝色为基调,加上女孩们头巾的大块留白,色彩明快,水意盎然,造型简洁,结构疏朗……既有若干形色水笔的形式趣味,又有人物画造型上似与不似间的精妙处理。尤其是虚拟概括的造型、虚实相生的结构处理和潇洒灵动的笔色水趣,加上渔港中生气勃勃的渔家女群像,一种与寻常水彩画颇为不同的鲜明特色,让人想到作者是在主动地汲取中国画意趣以为创作趋向,这也使他的水彩画创作在一大批水彩画作品中特色鲜明。蒋跃那幅渔家女是全票推举,名至实归地获得全场唯一金奖。这也使我对蒋跃其名其人其画其创作倾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水彩画是百年前由西方传入的一个新画种。既然是西方的画种,它的工具材料乃至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表现方式及审美态度、评价标准都应是西方的一套。这种全新的画种及其视觉方式让中国人很感兴趣应该是正常的。用西方的方式作画,这也是今天水彩画界的主流方式。但水彩画因其用水用纸用毛笔,故在工具材料上和与之大致相同的中国画又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使得一部分中国水彩画家又自然地想到采用水彩画的某些特点而用画中国画的态度去作水彩画,或许是让中国人接受水彩画的一种更好的方式。这种倾向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时就有人在倡导,经过百年的实践,水彩画界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成果。蒋跃就是此种倾向中的佼佼者。
经过多年的修炼积累,蒋跃近年的水彩画愈发自觉地朝中国式水彩的方向发展而颇有成就。
一个突出的印象,是蒋跃的水彩画在艺术思维的深处向中国绘画靠拢。如果说,西方的水彩画是用水彩的工具材料再现客观世界,以此传达画家对现实的感受的话,那么,中国的画家,更多的是把现实的物象当成主观精神与情感的承载或转化之物,故客观物象在中国艺术中已变成一种主观再造的心象情象与意象。蒋跃作画,固然也写生也写实也有明暗体积之处理,在水彩的色彩运用上,也有各种西画式讲究,但他经常敢于打破固定时空关系,在超时空的主观空间中铺排自己的画面,这就使他的绘画有一种浓厚的中国艺术的特色。他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就被置于一个书法和墨象(实乃水彩的冷灰色)乃至众多篆刻图象构成的虚拟而平面的绘画空间中。在这幅画中,甚至连人物主角都虚了下去。人物、书法、篆刻、色彩,一切造型因素在虚虚实实若有若无、无所谓时间亦无所谓空间中呈现出李清照超然幽远的境界。此画以块面为结构,几块桔红、墨绿在一片冷灰色调中格外的醒目,而大片似乎单纯的灰色调中微妙的冷暖色彩的变化穿插,又使其单纯的色调中呈现着色彩的丰富,在中国画水墨般的意味中又保持着水彩画的色彩特色。这种超时空的创作思路,在蒋跃的人物画《国际新闻》与《寻梦》一类作品中,画家与现实人物及古典绘画、新闻报纸的非同一时空事物的组接,把特定时空与国际时空构织成同一艺术时空。亦即把若干不同时空的客观物象组接成一超时空的主观心象。《红玫瑰》中写实的女孩与背景中虚拟的超比例的模特儿的组接,也是同一思路。这在水彩画创作中显然是罕见的。
意境与意趣的表现是蒋跃水彩画的另一突出特色。或许因为身处江南,身处天堂般的西湖,蒋跃的风景画中有一种浓浓的江南诗情。如果寻常的水彩风景画家以再现对象的光影形色为目的,或者以娴熟精湛的水彩技法作再现处理(这也很不容易,很值得表现)以为得意的话,那么在蒋跃这里,他是重视意境或意趣表现的。在选材上蒋跃就注意感受现实中那些让自己感动的诗境,而作为一位中国的艺术家、一位江南的艺术家,他的诗境当然是中国诗词的境界。在《薄暮月初升》中,透过冬日老树繁密的枝桠,一轮皓月朦朦胧胧湖上升起,而树边屋舍中青瓦木楼扇扇窗户透着温馨的灯光,在一片青冷的月夜中浸润出江南人家鲜活的气息。此岂非宋人王琪词意:“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这种境界的如诗如歌般的吟唱?在《鉴湖之夜》中的石桥孤舟,月影朦胧中是如此;在《山色空蒙雨亦奇》那扁舟雨雾是如此;在《柯桥柳影》那石桥蓬船及如烟如雾的春柳中也是如此;《雪月》中雪地、树丛与明月之意象同样如此……蒋跃这种抒情诗人而且是中国诗词般的画风,甚至在他处理国外风景中依然如是。他的《法国小镇的雾》,显然从他的西湖雾景的审美体验出发。这种从诗情画意出发的东方审美倾向,甚至使他的本来最具西方绘画特点的静物画也带上此种东方诗情。例如蒋跃的静物画《一帘幽梦》,就通过窗纱飘拂的窗边,一瓶绿梅的插花,在一片绿色朦胧、微风轻拂的淡雅清冷意象中呈现“一帘幽梦”的境界。──谁见过把静物当诗境来画的静物画!在《曦》中那站在一株老树树枝上的一大群叽叽喳喳的麻雀,成了画面的主角。蒋跃在画中用水彩画高度概括的点簇式用笔去随意点定每只麻雀可意会而难言传的形象,而非国画花鸟勾勒没骨,但其水彩风景的情趣却又是中国花鸟画的神韵。蒋跃水彩画以中国文化之诗词境界为造境,这就与西方水彩画以实境为境大相径庭。这就使蒋跃的水彩风景进入中国意境的深层境界中去了。
九寨初夏 水彩画 蒋跃
造型观念中的意象倾向,更使蒋跃的水彩画具浓厚的中国意趣。从蒋跃的静物画和人物画之人物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坚实的水彩写实能力。不论是光影体积的表现,还是形神刻画的准确,蒋跃的西式水彩的功夫是毋庸置疑的。但大多数时候,蒋跃的绘画造型又十分自由,这是一种超越客观视像视觉规定性的主观的自由。前述大胆突破时空固定的透视空间,再造一个主观自由的虚拟空间,是这种中国意象的“造境”。梁启超说:“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造之境为真实。”这是一种心灵的真实、情感的真实,也是中国艺术意象的真实。如上所述,蒋跃的水彩画已有自觉的主观表现的追求,他在追求意境诗境之时,已使自己的水彩画创作与现实保持了相当的距离。这使他要借鉴中国画传统具备更多的可能。我注意到蒋跃在其风景中有一种弱化现实中的色彩,而在灰色淡彩中营造一片单纯的水墨般境界的倾向。不论是《山乡春早》的清新、《鉴湖之夜》的宁静、《薄暮月初升》的安谧,还是在北方《雪月》氛围的烘托,蒋跃均以弱化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的办法,形成一种色彩丰富但又似乎单纯的类似水墨淡彩一般水彩画色调效果。显然,蒋跃是在用这种类似水墨的单纯而丰富的色彩方式,去传达宁静安谧的境界。这种主观境界的追求,不仅在表现中国风景中是如此,在表现外国风景时同样如此。如《法国小镇的雾》亦以淡雅的冷灰色调而为之,《塞纳河畔》亦是丰富的灰色。蒋跃有意运用单纯的色调作画,不仅在风景中如此,在人物画中同样如此。以《渔汛》为例。画面中一渔家女站在晾晒干鱼的架子边。全画为清一色的明亮的蓝灰色调子,仅在渔家女的脸部和头饰上有些许暖红色彩,形成色彩冷暖的对比。画面尽管形象繁杂,但因其平面处理,色彩单纯,加之冷灰色的画面以一二处浅红点缀,反倒使画面整体统一。这种色彩处理,在蒋跃大多数人物画中都有表现。《渔汛》的风格让我想到多年前蒋跃的那幅金奖作品。如果,蒋跃是因为此种中国意境的追求而去有意选择色彩单纯的月夜、雾景的话,那么《西斯莱的故乡》则成为蒋跃刻意追求此种单纯境界的典型例子。这位以表现自然光色的丰富明快著称的著名印象主义色彩画家,其家乡竟被来自东方中国的水彩画家蒋跃表现成类似水墨的冷灰色调风景。由此可见,以尊重自然色光之高度写实的印象主义画家笔下的法国风光,在东方画家这里已转化为单纯色彩表达的主观倾向的意象风景。这也可以看成是这位东方画家以东方的方式向自己尊敬的法国同行的别致的致敬。
鸽子 水彩画 蒋跃
高原印象·沙雁 水彩画 蒋跃
江畔琴声续梦乡 水彩画 蒋跃
如果说,蒋跃在以色彩为特色的水彩画中,已改变其丰富斑斓的自然色光而为类似水墨的单纯主观色彩,那么,这就为蒋跃自觉地运用中国画语言中最重要的笔墨语言奠定了基础。中国画的笔墨,是通过运笔用墨和纸与水的多种复杂关系,呈现画家的个性气质学养及趣味诸多主观因素。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这么重要的一种中国画语言,如何运用到水彩画中,对水彩画界确乎是个新的课题。当水彩画家们用再现式思维创造写实之境物时,本身具备虚拟主观性质的笔墨是难以运用的。但蒋跃已在时空的突破、造型的虚拟、色彩的主观和平面的处理多方面形成自己水彩的基础,笔墨的借鉴只是应运而出了。我们可以注意到,蒋跃的风景画喜欢画树,不论中外之风景,一株或几株大树占据画面的主体,其枝干枝桠或浓或淡,或直或曲,或隐或显,或疏或密,在风景画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蒋跃画树,用笔中还出现了干湿乃至渴笔飞白及虚虚实实的若干笔形的穿插,这不几乎就是中国画笔墨用笔若干矛盾变化及统一的讲究么?蒋跃在其水彩画中的用笔,从其自身变化入手的思维,其实已是中国画的笔墨思维之使然,这显然突破了用水彩作再现造型之需的西式水彩用笔的规范。这种倾向,在《法国小镇的雾》等多幅以树为主的风景画中十分突出。而在其作品中强调用笔的自由挥洒,形成随意恣肆潇洒灵动的笔意,形成一种有着独立欣赏情趣的笔色情趣,这在蒋跃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风景画中更为普遍。这种既服务于写生写实之需要又突破造型而具独立审美的用笔效果,显然得益于蒋跃对中国画用笔意趣的借鉴。至于水彩之色水关系,本就与水墨之墨法相似,当画家更自觉地把中国画用水用墨之墨法有选择地运用于水彩画中,水彩画之水色运用或许也会出现若干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在蒋跃的《薄暮月初升》中,无疑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运用国画墨法的自觉。该画主体就是一株有着多根枝杆的光秃秃的大树。但是蒋跃用含水较多的毛笔或浓或淡地泼墨似泼出大树的若干枝杆之后,又趁湿以或淡或浓的冷灰色点簇其上,形成类似墨法中的“破墨”,即以淡破浓,以浓破淡,以水破墨等色水渗化的“破墨”效果。光秃秃的树干形态因此种水色处理而变得丰富而生动。以此树干浓淡变化非写实之需,而是形式变化之需、水色趣味之需、运笔变化之需,即可看到作者对虚拟性中国画笔墨借鉴的自觉。
如上所述,蒋跃水彩画的东方意趣已有数十年的修炼与积累。他在水彩画的境界、趣味,乃至时空处理、造型意识及笔色运用诸方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在倡导文化多元文化自主的文化大趋势中,蒋跃风景画中中国特色的成功运用,无疑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2018.12.1 成都东山居竹斋
蓝白花开 水彩画 蒋跃
晨风过草原 水彩画 蒋跃
马头琴·宝贝 水彩画 蒋跃
高原印象·搬家 水彩画 蒋跃
高原印象·青湖 水彩画 蒋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