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走龙蛇铸湘魂
——与李铎先生关于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对话
2019-04-26李少华长沙
◆李少华(长沙)
第一次对话时间:2005年4月2日至3日
地点:北京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李铎工作室仕龙书屋
第二次对话时间:2005年10月1日至10月3日
地点:湖南醴陵
第三次对话时间:2009年4月1日至4月5日
地点:湖南长沙、株洲醴陵
第四次对话时间:2011年8月16日
地点:北京 人民大会堂湖南厅
第五次对话时间:2015年8月13日
地点:北京 军博大厦二楼李铎新迁工作室
电话采访时间:2018年4月19日
访者说明:我与李铎先生相识于2005年4月,当时我在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任记者,策划制作了一档大型人物系列电视片《大家湘情》,集中报道在外的湘籍名家大家。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李铎先生,李铎先生为电视片题写了片名。这一次,我们在北京进行了两天拍摄及专访。此后我与李铎先生及其夫人李长华阿姨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每到北京出差必去仕龙书屋看望二老。2009年4月1日至4月5日,李铎先生回家乡湖南醴陵过80岁生日,并捐款100万元为家乡学校建立图书馆并设奖学金,我也全程陪同。2011年8月16日,我应邀前往北京参加“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并专访李铎先生。2015年8月13日,我对李铎先生做了一次专访,就他的书法创作的风格演变进行了探讨。2018年4月19日,李铎先生88岁生日,我在长沙电话祝福他并请教书法学习的相关问题。以下对话内容为五次专访和一次电话采访内容的整理,每次采访内容虽各有侧重点,但也多有重复,因此本文中除需要特别说明之处外,一般情况下不再标明具体采访时间。
李铎(1930年4月生,男,号青槐,字仕龙,湖南省醴陵市人,研究馆员,毕业于信阳步兵学院。现为著名书法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作为享誉海内外书法大家,李铎先生历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李少华(湖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铎(右)与李少华合影
一、学习书法要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必须非常勤奋
李少华:李老师您好。作为全国著名书法家,您在书法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们湖南人感到非常骄傲。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您现在仍然在笔耕不辍,每天还花这么多时间在书法创作上。在很多人看来,您已经功成名就了,您现在的名望和水平都是全国顶尖级的了,完全可以去享受生活了。
绝世奇观 1990年 书法 李铎
李铎:我现在生活的全部就是书法,所以说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在享受生活(笑)。书法创作是没有止境的,一旦你真正走进了书法艺术的殿堂,你是没有办法停下来的。而你要想走进这个殿堂,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李少华:是啊。哪一个取得成功的书法家不是废纸千万、皓首穷经的呢?但我发现您在学习上更勤奋,甚至可以说从您刚开始接触书法的时候就是这样,并且一直坚持下来了。
李铎:成为一个书法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便是要“非常勤奋”,不是一般的勤奋,而是“非常”勤奋。搞书法不能糊弄人,造假不成,必须来真的,得苦练。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老先生让学生训练画圈圈儿。我自作聪明,讨巧地将碗倒过来,蘸上墨汁,“印”出很多圆圈儿交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当着别的孩子的面,我挨了先生三下手心板。这个印象太深了,自此以后,我开始发奋苦学。
几十年来,我已经养成了不拘时间、地点、季节,随时随地练书法的习惯。年轻的时候,我常常在半夜爬起来,进了洗手间,将放在洗手间的毛笔拿起来,蘸上清水,在四壁上写字。写完第四面,第一面墙壁也干了,周而复始,一写就是两三个小时。有一次傍晚,我走出工作单位军事博物馆,不禁怔住了,好一片大雪,前坪广场一个脚印也没有,这样的天然大纸去哪儿找?我拿来大扫帚,一笔就是一米多宽,痛快淋漓地从东写到西,竟把整个广场都写满了。
李少华:对你们这一代人来说,写字是有“童子功”的。而我的理解是,即便有“童子功”,也必须常年坚持,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甚至要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李铎:应该是这样的。当你真正喜欢去做一件事时,你是不会感到很累的。大家都知道,我有一段时期非常喜欢郭沫若的书法,专门临习郭沫若的书法。只要看到郭沫若的书法我就会仔细揣摩。有一次我和妻儿去故宫参观,看到绘画馆、钟表馆、瓷器馆、珍宝馆的牌子白底黑字都是郭沫若的书作,我习惯性地掏出本子来双钩临摹,忘记了参观。等临摹完毕,都不知道家人到哪里去了。后来在十三陵水库纪念碑,见到刻石镏金的郭沫若诗文书法,我竟在太阳曝晒下临摹了几小时。荣宝斋的几位经理知道我喜欢郭沫若的书法后,便将不少郭沫若的字轴借给我,我更是欲罢不能,即使是夏天也会光着膀子写。为了防止汗珠滴到借来的字轴上,我就在手臂上缠上毛巾临习。就这样,我把郭沫若书法作品临了个透。所以我说,搞书法不痴迷不行,不投入不行。为了临摹得更准确,我买了一种很薄的纸,还独创制作了一个拷贝箱。什么叫拷贝箱?就是把一个方凳子翻过来四脚朝天,然后从外面拣回一块玻璃放在上面,再把郭沫若的字放在玻璃上面,然后再放一张半透明临摹纸。最下面的台灯拧开以后,薄纸上的字迹清清楚楚。你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办法去训练自己,有些东西才会真正进入到你的骨子里去。
李少华:我们在后面可能还会专门谈到您学习郭沫若书法的事。您的这种学习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好像迈不过去的坎,想勤奋也不知道方向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李铎:那也还是只能靠勤奋去解决。首先你要确定你的大方向没有错,然后就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你只有迈过了这道坎,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李少华:您是1930年生人,也就是说您的少年时代是在解放前度过的。您的老家湖南醴陵新阳乡青泥村我也去过,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山村。我想知道的是,您小时候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李铎:我小时候叫李青槐,念过4年私塾。最后一年时,县里下来一个督学先生,长袍马褂,拄着文明棍。当时,反对私塾,提倡新学。督学先生就把读私塾的十几个孩子收拢起来,成立青泥湾第一国民小学。我就开始读一年级。
上小学二年级时,我转到了10多里地以外的新阳乡小学读书。
上高小时,我到20里开外的宁福小学上学。读了一年多,日本鬼子骑着马杀过来了,祸害了一年多,我就没有学上了。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了,但日子还是要过,那就开始种田。父亲看我干农活比村里其他伢子(当地“男孩子”的称号)实在是差得太远,就托一位乡亲,推荐我到45里山路外的醴陵中和瓷厂当学徒。
瓷厂老板60多岁,娶了个小老婆,生了个孩子。我去了以后,打水扫地,给孩子洗尿片。此外,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把割来的藤子捆成一捆,到河边吊上石头浸到水里,到了晚上再把它捞上来。天天早出晚归,不到夜里12点睡不了觉。
我从小就喜欢写字画画。刚来时,师父们在画室画瓷器,我就凑到跟前看。师傅们不让看,动不动找个理由把我支开。这在旧社会叫“三步留一步,免得徒弟打师傅”。我想,我不能老干粗活重活,我得学点本事啊!于是,等别人都睡下后,我就偷偷溜进画室描画。有天晚上,我正聚精会神地描着画,突然间觉得耳旁有人出气,回头一看,妈呀!老板就在跟前。出人意料,老板没发脾气,拍拍我的肩膀就走了。第二天,老板对我说:“我看你对这个书画懂点门道,从明天起,你和师傅们一个样,上案吧!”上案就等于从徒弟变成师傅,不用干下等活了。可我并不高兴。怎么说呢,读了4年私塾,一年多高小,好歹也算个识文断字的人吧,给老板当牛作马,我觉得憋屈。这活不能干!
转眼端午节到了,我跟老板请假,说想回去看看家人。其实回家看父母是假,逃走是真。我不想回来了。到家后,父母得知我的想法后犯了愁:你不回厂子怎么办啊?我说要上学。父亲没吭声,意思是咱家哪有钱供你读书啊!过了个把礼拜,瓷器厂的老板派人来抓人。
来人对我们家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你去当壮丁就可以不回去;第二你继续上学也可以不回去(他们知道我家里交不起学费);第三条路呢,你赔我一年半的饭钱。这太霸道了!我父亲气得一跺脚,说:“我们上学!”把来人打发走了。
我此前只读了一年高小,后来补习了3个月,才拿到一个相当于高小毕业成绩的证明,可代替文凭去参加考试。一考,我被湘东中学录取了。
上中学得三年。家里把稻田卖了两亩,换来第一学期要交的谷子。上完一个学期,第二学期再卖田不行了,你把田卖光以后吃什么啊?只有借。我父亲跑到地主家借高利贷,筹到了学费。到第二年上学,又要交14担半谷子,家里实在是凑不了那么多,愁死了。那个时候,乡下能上中学的凤毛麟角,像中举似的。得知我上不了学,有几户稍殷实些的李姓乡亲,你一斗、我一箩、他半担,又凑了7担半谷子。没过多久,解放军从江西打过来,醴陵一带解放了。当时,很多师生对解放军不了解,各回各家,学校秩序整个就乱了。
李少华:每次说到这些,我感觉您总是满怀深情。这么久的事,您还记得这么清楚?在您少年时代,有专门学习书法的经历吗?
李铎:专门学习谈不上。我们那时候都是用毛笔写字,我可能比一般的学生写得好一点。我对写字画画兴趣比较浓。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们李家祠堂上的几个大字“李氏宗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总是去不断地模仿。最近这些年,全国很多地方建李姓宗祠的人来找我题字,我感觉我的字还有我们老家那个祠堂的字的影子。
李少华:醴陵解放后,您还在上中学,后来怎么就去参军了呢?为什么又改名为“李铎”呢?
李铎:在湘东中学念书,我寄宿在我姑姑家。有一天,我在学校门口看到一幅第四野战军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招生的大标语。我扫了一眼招生简章,除了学历,其他条件我都符合。人家要高中毕业或肄业,我初中都没毕业,但这么好的机会参加不上,不甘心啊!
我思来想去,就想改个名字,如果考取了就考取了,如果考取不了别人也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不会留下什么笑话。我连夜翻字典,一翻就翻到一个“铎”字。我一看这个字有唤醒民众之意,读起来也好听,繁字体写起来也好看。那就叫李铎吧。
考试之前,我鼓起勇气找了招生的解放军,把母亲无钱治病、我卖身当学徒、家里卖田送我上学的事全给讲了一遍。解放军对穷苦人抱有天然的同情心,招生的人就问我:“你有什么特长?最喜欢干什么?”我说:“我喜欢写字画画。”招生的人说:“你写几个字看看。”我拿起钢笔,刷刷刷地写了一段话。招生的人说:“这样吧,你把你的名字写上,我好记住你。”我第一次白纸黑字地签上了“李铎”这个大名。
龙腾 1998年 李铎
考完的第二天看榜,到湘东中学门口,看榜的人已经站得里三层外三层。我钻进去在榜上找自个的名字,哎哟妈呀,真有我李铎的大名!我一蹦老高:“我考取了!”这回我不愁上不成学了,不愁上学没有钱了。招生的人说了,解放军带走以后不会收学费的,供吃供穿。
但我父亲知道我考上军政大学的消息,跑到城里来,坚决不让我参军。因为我上学已交了7担半谷子,才读了5担谷子,还剩两担半谷子。其实我早在父亲来之前,就到学校教务处退得两块半银元。当时1担谷子是1块银元。
父亲大发脾气,说:“我辛辛苦苦养大你,让你读书。你就这个样子?我养家糊口容易吗?我借高利贷容易吗?”我就据理力争:“你阻拦我,我今后怎么办啊?这学期念完,下学期、下下学期的谷子到哪里去借啊?”我把两块半银元掏出来,说:“爷老子(当地对父亲的称呼),我肯定要走的!你把这两块半银元带回去,等我将来挣了钱,我还会加倍地寄回家里。”
生米煮成熟饭,父亲也没啥办法,只得叮咛我:“那就去吧,但是出门在外也不能空着手啊!遇到什么事手里有点钱,你就多一条活路,这个钱你拿着。”父子俩坐在桌子两端,把银元推来推去,谁也不肯拿这个钱。
父亲最后坚决地说:“这样吧,两块半银元,你拿一块当盘缠,那一块半我回家交给你妈妈。”怕父亲伤心,我只得听命。后来,这一块银元我一直随身带着。什么时候想念父母,我就掏出银元看看。
三、军旅生涯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书法学习的新起点
李少华:到了部队之后,一开始并没有从事文书之类的工作,就是一个普通战士?
李铎:是的。1949年,在中南军政大学经过半年的速成培训,我以优异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第41军122师364团2营8连。随即,又跟随部队到广东肇庆一带剿匪和护路。剿匪很艰苦,也很危险。有次巡逻完回来,我们正坐在院子里乘凉,不知从哪打来的一阵黑枪,一颗子弹从老班长的小腹穿了过去。我和战友们七手八脚地把老班长往医院抬。血都往肚子里面流,老班长感觉到自己不行了,对指导员说:“给我娘捎句话,就说我牺牲在战场上。”这些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剿完匪,打完南澳岛的仗,由于表现突出,我从团部调到师部,又调到惠州军部,接着顺利地入党提干了。
李少华:这个阶段还坚持练书法吗?
李铎:基本上没有时间练书法,但我要负责连队的标语书写,主要是写大字。提一个石灰捅,就用扫帚一样的东西刷字。我后来为什么喜欢写大字,可能与这段经历有关。
李少华:接着去信阳步兵学校读书去了?
李铎:是的。没过多久,中央军委下来通知,要41军选派5个人到信阳步兵学校深造,我被选中。入校后,我拼了命地学习。各学员连每星期要出一期黑板报,放在营院展览。每次评比,我出的黑板报都能拿第一。领导很满意,给我立了个三等功。毕业后,我留校当了教员。
李少华:信阳虽然不是大城市,但毕竟不是野战部队了,工作学习相对稳定了。学习书法的条件应该更好了吧?
李铎:这是肯定的。你知道河南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一有机会,我就到信阳城里的一个旧书店里翻看字帖,虽然七八本字帖都被翻得不成样子了,但每次去我都要看一看。店里的墙上还贴着一张没有头尾的书法拓片,这张拓片好像是王羲之的书法。我非常喜欢,拿着小本逐个字地照着写。去的次数多了,店里的一个老同志都认识我了,看我那么喜欢,就把拓片送给了我,我如获至宝,又买了王羲之的《圣教序》和《兰亭序》,拿回去后我就对照这张拓片和字帖认真地写。这个时候主要还是自学,就是临帖,算是初步了解了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
李少华:军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您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也应该是您书法探索和创作最重要的地方。当时调你去军博,是不是因为您的字写得好的原因呢?
李铎:不是不是。我在信仰步校毕业后留校任教,过了大概两年多,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起来了,光有房子没有人,要从全军调两千多名官兵。上级通知明确规定了一系列条件:第一,年龄不超过30岁(那时我29岁);学过社会发展史、唯物史观等5本书(而我正规学过两次);个头不低于一米六(我刚合适);会说普通话(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干部部门对照一下我的情况,条条都符合,便征求意见,我说我做梦都想到北京去。
从各大军区选调来的2000多人云集军事博物馆,我的普通话说得比较好,就分在解说大队。在军博,我也成了家,爱人也在军博,她是我一生的好帮手。
李少华: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您的一生与军旅生活分不开了,也与书法分不开了。
李铎:到北京后,见的世面多了,接触面广了,在哪儿都能看到一流的书法作品,感觉自个掉进了书法的海洋。常常是别人参观名胜古迹,我就四处临摹牌匾石碑。游览颐和园,“颐和园”那三个字让我琢磨半天;参观北海,我又被北海的牌匾给迷住了;进了故宫,我的个天啦!里面那些手书真迹更是让我一步三叹、流连忘返。
工作闲暇时光,我内心对于书法的热爱又开始动起来。没啥钱买纸和笔墨,我就走到哪写到哪,用手指在大腿上比划,在空气中写。和家人到海边玩,我利用海水有节奏的起落,就用树枝在沙滩上写……
李少华:这个时候也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古代优秀的经典碑帖了?
李铎:是的。在北京买字帖太方便了。由于工资有限,我也只买我自己要练的字帖。像柳公权、颜真卿,还有隶书、魏碑,都练过,主要是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一次,我找旧报纸引火烧饭,一抬头看见墙上贴着一张熏黑的报纸,报纸上有一块肥皂盒大小的地方,刊登着郭沫若先生的书法作品。我如获至宝,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再把刊登郭老字的这块剪下来,用水洗净,晾干。这块小小墨宝,让我研习临摹了很久。从此,在一段时间里,我就和郭体联系在一起了。
四、郭沫若是书法大家,学习郭体是阶段性重点
李少华:那接下来我们重点谈谈郭沫若书法对您的影响。
李铎:前面说过,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很痴迷郭沫若的书法的。凡是能见到的郭老书法,我都认真地临摹过。特别是经常到荣宝斋去参观临摹,因为那里挂着不少郭老的真迹。他们还把郭老的真迹借给我,让我回家临摹。
李少华:那您觉得您学习郭体的主要收获是什么呢?
李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喜欢郭老的书法,另一个就是想试试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把郭体写得很像。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学一种字体就要学透它并记住它。郭老的字让我感受到了书法端稳、洒脱的气韵,感到特别有力度,我就下决心学郭沫若的书体。于是到处找郭沫若的书法,从报纸上剪报、买郭体字帖、到荣宝斋借郭沫若的真迹,拿回来反复临摹。临摹了好几年,当时我写的郭体字几乎可以乱真,我是下了苦功夫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对笔法、结构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
2005年 李铎题字湖南卫视专题节目《大家湘情》
杜甫·望岳 书法 2005年 李铎
李少华:但最近十年来,网络上好像对郭沫若先生有很多争议,进而认为他的书法也并不是一流的。您是怎么看?
李铎:我很少上网,具体有什么说法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人无完人,郭老也一样。但郭老在学术上的探索都是开创性的,文学、历史、考古等,包括书法,哪怕是放到现在,那也是超一流的。这是不容否认的。如果要搞个排名,在20世纪,郭沫若的书法排进前十名,我想应该是没有争议吧。
李少华:我看过一些您以郭体书写的作品,确实很像。不仅仅是笔画像,整体气息、格调都很像。真是非常难得。那个时期,您的所有书法创作都是完全模仿郭沫若体吗?
李铎:也不是。我自己其实也很清楚,我不可能一直模仿下去。何况我如果这一辈子就写郭沫若体,即使我写得再好也超不过他。我花了那么多功夫去学,也还是想去寻找其中好的东西。至于什么时候变?怎么变?这有一个过程,也需要适当的契机。我在工作中也经常要写书法。具体怎么写,还是根据实际需要来写。
有一天,《解放军画报》的一个年轻编辑来军博办事,到办公室找秘书接洽,见我正在给别人开介绍信,就在旁边看。看了一会,这个编辑说:“你给我们《画报》写写标题行不行啊?”堂堂的《解放军画报》让我写标题,我求之不得呢!从这个时候起,我就开始给《解放军画报》写标题,每期最少写一条,多则两三条。
后来,浙江有个地方建起一个大水库,名叫梅垄水库,当地领导就写信给《解放军画报》,要写标题的那个人(那时作者都不署名)给他们题写水库名。信转到了我手上,我也乐此不疲,反复写了好几遍,最后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幅给寄去了。
梅垄水库剪彩那天,很多人都被“梅垄水库”那几个大字所吸引,都在打听这字是谁写的。不久,梅垄水库附近的公社又搞了一个水库,领导说我们还请这个人题写库名。信又转来了,我也是义不容辞,又高高兴兴写好给寄走了。连续两次为水库题名,我自己的印象也挺深的。
李少华:您这一时期书法创作除了模仿郭体外,主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风格?
李铎:强调气势。作为一个军人,我很喜欢阳刚之气、军容之气、军魂之气,写出来的字要刚劲有力,使人看了激发情绪,催人奋进。 “书道犹兵”,书写的总体章法可以比作军队的阵势,“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厉兵如猛虎,势如破竹”,这是《孙子兵法》中的名句。作为军人,写书法要透出军人的风度与气质,像统帅布阵、击鼓催征那样,展现一种“战斗”气息,写出阳刚雄强之美。书道犹兵:兵法讲造势,厉兵如猛虎,勇往直前,势如破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书法讲究书势,任情恣性,乘兴挥洒,字字如飞,龙腾虎跃,非尽兴尽墨而不可罢笔。
铁肩妙手联 2011年 李铎
五、摆脱郭体,学书四字箴言:临、立、变、创
李少华:把郭体写得这么到位,确实非常难得。但要摆脱郭体的影响恐怕也不是很容易吧?一方面自己要去寻找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还有受众的一个接受问题。
李铎:在开始变郭体的时候,可以说是责难之声四起。这当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外地来京的采购员,通过辗转介绍找到了军博,请我为他所在的企业题写厂名。我就写一幅,我有意识地与郭体拉开了距离,我自己觉得写得还不错。那位采购员兴冲冲地把写好的字卷走了。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几天,还是那位采购员,又找到我,十分委屈地对我说道:“请您再写一张吧。”我说:“为什么?”他就说:“我们厂长见了您的字大发雷霆,非说这字不是您写的,李铎的字比这字强多了!你给我找真李铎写。您听听,我有多冤!”采购员又用非常恳切的语调说:“你还是写原来的字吧,这字没人认!”你看,都到这地步了!
李少华:但您自己心里还是很清楚:必须要变。不变只有死路一条!
李铎:那当然。虽然我知道这个过程很艰难,那也必须去做。关于书法学习,我后来总结了四个字:临、立、变、创。把郭体临到“以假乱真”,是由“临”到“立”的过程。后来我意识到学郭体固然好,但我是通过学习郭体来改造自己的自由体,要想使书法能够立得住,形成气候,还要进行“变”和“创”。后来我加入了王羲之行书以及苏、黄、米、蔡各体,甩开郭体,进入到第二阶段,用魏碑和隶书的笔意加入到行书里去,使书法更苍劲、古拙。其中有一段时间,由于一直不练习郭体了,而新的书风还没有完善创立,因此写得很糟糕,心里很苦恼。一些朋友甚至家里人都劝我还是写郭体吧。但是我想还是得改变,写一辈子郭体是不行的,学书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写出自己的风格。我的看法是:“学书之路,本乎于心,心之所向,手必趋之,且趋且变,当何快哉!”现在有人向我学习书法,我也是通过自己的体会告诫他们,要变要创。这里面也没有什么捷径,有八个字是要记住的:一曰“兴趣”,此学书之动力也;二曰“勤奋”,此学书之保障也;三曰“悟性”,此学书之羽翼也;四曰“路径”,此学书之方向也。四者相辅相成。古今大家,概莫能外。
李少华:给我们解释一下您的“临、立、变、创”吧。
李铎:“临”和“立”是个大的阶段,“变”和“创”也是一个大的阶段。“临”是师法于古代碑帖,求形神俱象;“立”是得到碑帖范本的神韵为己所用,奠定书法的根基;“变”是要多看多读多听,广泛吸取众家之长,不囿成规,渐具自家风貌;“创”是要融会贯通,取精用宏,寓学养于点画之中,得风神于笔墨之外,自开一格,卓然成家。这是我总结出的学书道理,也是古往今来众多书法家成功的规律。
李少华:这真是学习书法的四字箴言啊!像您这一代书法家,有太多宝贵的经验需要我们去学习和继承。那么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怎样才能把这四点做好呢?
岳麓书院联 2014年 李铎
李铎:通过学习临摹别人的东西才能使自己的书写得法,立得住。如果没有临摹,或者说是没有认真临,实际写的还是自己的自由体,是立不住的。一些人写了好多年总是不进步,实际他是没有认真临过好东西,甚至没有临摹,拿起笔来就是自由体,写钢笔字、铅笔字是什么样,拿起毛笔来还是什么样,这不是书法。书法是书中有法,这是书法最根本的道理。我们平时写字,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是不讲法的,认识就行,有些人写的字别人还不认识。这种自由体就像是一条毒蛇,缠住你的手,挥之不去。要想使书写有法度,看上去有美感,就要按照古人留下的精品认真地进行临摹,对照一本帖深入地临摹,在写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悟”和“记”的能力。只有这样,写字过程中才会慢慢去掉自由体,写出来的字受看,被人们喜欢。这只是第一个阶段,光临别人的东西还是没有出息的,还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要有变化,由对临改为意临,既有字帖上的东西,又有自己的东西,还要有通过读帖杂糅进来的东西,这样就可能出现一种新的面貌,也就是创新,写久了以后形成一种新的“体”。
历史上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已经定型,我们在书写风格上进行变化创新就行,哪怕是微小的变化但有特点,就是一种创新。
书法风格讲究用笔,字的好坏要看有没有正确的用笔动作。比如有些人写草书,不是像张旭、怀素那样笔画里软中有硬,有那种将钢丝化为绕指柔的感觉,而是像画面条,没有骨力,像秋蛇挂树,在纸上乱爬,互相缠绕,没有章法,没有美感,也就不雅。书法风格可以有不同面貌,有遒劲雄强的,有淡雅安静的,但是都要贯注一种雅韵,犹如落纸云烟。我在《论书断语》中写过这样两段话,就是想说明掌握书法之法并非易事:“高低雅俗,乃鉴赏书艺之大要。近观时书,流行一体,多以变态面目出现,结字扭曲,支离光怪,施笔草率,点画狼藉,背离法度,放荡不羁。因上手快,极易见效,便趋之若鹜。从者颇众,略观其形,大有千篇一律之势,掩上名款,则众人一面,如出一辙。为书之事,重在投入,贵在个性,犹贵求精。若以省时少力而希图成器者,未之有也。”“书贵文气、雅气、静气。古人作书多清纯静穆,韵足可观。而狂怪野躁者,则俗不可耐。唯正本清源,才能共步书坛清明之域。”
李少华:说得真是太到位了!您觉得书法学习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李铎:书法学习要在立得住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博采众长,形成自家面貌。继承是要在发展的前提下讲继承。我反对当书奴,也反对胡来。具体来说,对碑帖既要“入”,更要“出”。只有“出”才有出息。以我的体会,“入”就像登上一山峰,“出”就像登上山峰后为了登更高的山峰而必须先下到山谷一样,往往此时感觉水平好像下来了,但过了这个艰难的阶段,就能进入更高境界。这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漫长的阶段。
六、行书创作风格的演变
李少华:在您的书法创作中,行书是您写得最多的。从书法研究的角度看,行书是所有书体中最难确立个人风格的,也是每个书法家都能写的,所以要想真正有所创新,实在是太难。前有王羲之这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后有风格各异的历代名家。在中国当代书坛,您的行书风格非常明显,特别是线条的力度上。我甚至认为,您的作品是不能模仿的。因为模仿的人力度不够,即使大致的形有点像,在线条的力度上还是无法达到您的高度。
李铎:书法家要成功还有一个重要条件,那便是“悟性”。比如说,笔力并不是指自然之力,而是悟性之力,否则晋代柔弱的卫夫人便成不了书法家了。驾驭笔毫,将自然之力化为悟性之力,这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是书法的根本。要长期实践摸索,不可盲干,要学会找规律,把名家名作中代表性的字吃透,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譬如把多笔画或少笔画的、上下结构的、左中右结构的字都找出来,掌握了字的结构用笔规律,学会不同的一百个字,其他的大体上也都会写了。不找规律,没悟到东西,不会有效果。
老祖宗的字也有结构不好的,要选有特色的。在学习中要独立思考,不要把古人的东西都捧为金科玉律。如古人所说的“善书者不择笔”,我就认为不完全对,是有条件的。如果王羲之没有鼠须笔,他能写出《兰亭序》?又比如,用秃笔写章草很有味道,而普通的笔反而写不出效果来。至于“万毫齐力”,我认为也只是形容,并非中锋才能万毫齐力。用笔要随时调整笔锋,才能使转自如。中锋固然有利于万毫齐力,但不能概括一切,米芾便用了许多侧锋,在起承转合中,入的时候是中锋,出的时候可能就变成侧锋了。要达到心手双畅,必须靠平时的实践,积累经验.书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千变万化,真正做到用“心”写字。
李少华:我把您的书法创作分为五个阶段。您看看合不合适。
第一阶段:1949年—1959年,书法风格不祥,以实用体、自由体为主。
第二阶段:1959年—1976年,前期是自由体,后期为纯“郭体”。
第三阶段:1976年—1995年,从“郭体”转变为自家面貌,也是您书法创作的黄金时期,以《孙子兵法》碑刻为集大成者。
第四阶段:1995年—2005年,完善李氏行书特征。
第五阶段:2005年以后,书风端庄稳健,用笔老辣。
当然,对任何一个具体的艺术家个体来说,艺术发展的每个阶段划分也许并不科学,但却能让研究者能够理清头绪,便于研究。您是怎么看的?
习近平词 书法 李铎
李铎:有的人把我的书法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也有分为四个或六个阶段的。怎么划分对我自己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觉得你的这种划分也可以,你说的第一阶段其实也可以不要,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风格。
李少华:学郭体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风格了吧?这个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谈得很多了。那我们就从1976年到1995年这个阶段谈起吧?这个时候您已经逐步摆脱了郭体的影响,期间在不断地探索,并有很多的变化。您跟我们谈谈这一时期的书法创作思路吧。
李铎:应该说这个阶段确实是我书法创作中很重要的阶段。摆脱郭体后,怎么变?我也是在不断地摸索。一方面我还是大量的临帖,另一方面就是在创作中多思考。临帖方面,我把王羲之的行书重新捡起来,特别是《兰亭集序》。临了很多通,主要是在笔法上有了更多的变化。开始阶段也是往像上面去临,后来慢慢有意识地与原帖拉开距离。你看这幅临于1981年的《兰亭集序》,实际上在字形上已经与原帖有很大的不同,但整体上很完整。而在创作上,我觉得书法这个东西不能墨守成规。原来觉得好的,现在觉得不好了,不好就变,变了以后觉得又不好了,就再变。我也长期观摩各类书法,参观各类展览,到处吸收营养,就像蜜蜂采蜜一样,不仅在一朵花上采蜜,而且在千百朵花上采蜜,采过来为我所用。最后写出来的东西既不是帖上的东西,还不像某一个人的,就是把各方面的优点综合在一起、自己去进行的一种再创造。
李少华:有行家评价您的行书是:“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我觉得是比较恰当的。这个时期的作品,线条个性鲜明、泼辣、粗犷、雄浑、奔放,在起伏之间蕴含着丰富的变化,您有什么具体的感受?
李铎:以魏隶入行是我有意识地去追求的目标,在保持行书流畅性的基础上,增加线条的力度,怎么把飘逸和厚重这对矛盾解决好,是行书创作的最大难点。这段时期,我有意识地加大了对魏碑和篆隶的临习,在《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石门颂》《张迁碑》等碑的临习上都下了苦功夫,自己也有明显的感觉,就是觉得笔力比以前更强了。
另外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灵感、激情来源于生活。要学会去观察生活,从中找到对书法创作有帮助的元素。比如说,我很喜欢古藤,成都升庵祠院内有一棵据说是王升庵中状元时亲手栽下的藤萝,年代久远,盘根错节,虬枝萦绕,这是我见过的最大最美的古藤。它那苍劲古朴、力扛九鼎的气势,时常在我脑海里幻现。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揣摩,如果书法的点画线条,能写出如古藤的苍劲来,那给人的美感会更强烈。古人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见担夫争道、舞剑、蛇斗、屋漏留下的痕迹,或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阴晴圆缺等等社会和自然现象,从中受到启发,遂使书艺大进。这正好说明了书法家不能总是躲进书斋里一味地临帖,只有把自己融入社会和自然中去,才能触景生情,获得新奇的灵感,使艺术生命放出光彩。在此后的一个时期,我便以古藤为师,写字时,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有意取其势,用其意,增强字的力度和神韵,渐渐地使风格也发生着变化。
李少华:这种风格的作品中《孙子兵法》的创作应该是达到了高峰。
李铎:创作《孙子兵法》是需要下决心的。在此之前,我曾经出版过一本《李铎书新校〈孙子兵法〉字帖》,写得比较流畅。1995年展出的《孙子兵法碑拓全集》风格更加突出,用笔更加老辣。《孙子兵法碑拓全集》的原作是四尺横幅,共有一百多张。现在来看,这真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处理,字形大小刚好,既能体现气势,又能把握细节。
李少华:从2005年以后,我觉得您的作品逐渐往沉稳端庄的方向发展,您似乎很少写流动性很大的行草书作品,而是以更为严谨规整的行书为主,达到一种新的境界。这一阶段,我觉得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对您的影响很大,您有一次给我看过您用一种日本产的长卷宣纸通临的《麓山寺碑》,对行书的笔法处理有很多新的方式。2005年您回家乡湖南时,我还陪您专门到长沙岳麓书院里实地考察过《麓山寺碑》。这段时间的作品也更注重单个字的用笔结体处理,这其中以2011年8月举办的“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作品展”上的作品最有代表性。这批作品形式多样,且多为巨幅作品,但无论是横幅的,还是竖幅的,很少见节奏跳跃性很强的作品,您更强调结体的稳重、用笔的老辣,每幅作品都弥漫着一种正大气象。
李铎:唐朝孙过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所有风格的形成既有主动追求,也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形成的因素。这个时期我重点研究了王羲之的《圣教序》和李邕的《麓山寺碑》。李邕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但我们现在好像把他忘记了。我们现在谈到唐代书法,楷书必称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草书必称怀素、张旭。但实际上李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贡献丝毫不亚于以上几位。古人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说法,北海就是指李邕,这是唐代书法家中惟一一位让后人将其与书圣王羲之比肩并立的人物。李邕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变用行书写碑。李邕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七、湘人湘情
李少华:我第一次知道您的名字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当时还在湘西一个非常偏僻的矿山工作。当时练书法也没有什么资料,除了几本字帖外,我经常把一些报纸上的书法作品剪下来作参考。记得有一年国庆节,《人民日报》的副刊上发表了几幅当代名家的书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就是您的行草作品,书写的内容是杜甫的五律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虽然只是报纸上的印刷品,但那种古拙沉雄、酣畅淋漓的独特书风让我十分震撼。我也第一次注意到了您在落款时写上“湘人”两字。当时我真为湖南能够走出这样杰出的书法家感到自豪。没想到多年以后,我竟然有机会面对面地向您请教书法。后来我也发现您在创作落款时经常写上“湘人”“湘东”“湘醴”等字。可以看出您对家乡的感情一直非常深沉。
李铎:“湘人”就是说我是湖南人嘛!“湘东”“湘醴”是因为我们醴陵位于湖南的东部嘛!前面也说过,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湖南醴陵度过的。家乡的父老乡亲给过我很多帮助,我一直都记在心里。我常年在外,但家乡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最美好的记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几乎每年都会回湖南一次。每一次快到我出生的那个小山村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而平时只要有湖南的客人来北京,我都会感到特别的亲切。
李少华:从书法创作的角度看,湖湘文化对您影响也是挺深的。
李铎:是的。我的书法启蒙就是在家乡开始的。我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李氏宗祠上面的几个大字是怎么写的,还有很多对联,这实际上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上了烙印,让我从小对书法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而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更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湖湘文化的精神气质上看,湖南人可以用“大气”来形容,这个“大气”可以表现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志向,也可以表现为探寻大本大源的原道精神追求。
李少华:我觉得您的书法作品是最有“湘味”的。纵观湖湘文化的发展历史,湖湘士人并没有一般书生的那种柔靡、纤巧之风,而总是充满豪迈、刚勇之气。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您刚毅豪迈的性格,加上南方人特有的细腻,使得您的书法和诗文,熔文人的典雅、精炼、含蓄和军人的粗犷、豪放、雄浑于一炉,具有一种集豪放、沉雄、婉约、清丽兼而有之的审美特征。
李铎: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湖南曾涌现出了欧阳询、怀素、何绍基、齐白石、毛泽东等书法大家。他们在楷、行、草书体上各有千秋,但都大气磅礴,独成一体。我对他们的书法也有过研究,但并没有局限于其中的哪一家,而是对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书法传统进行了全面的学习。“转益多师,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这本身也是湖湘文化的一个元素。
李少华:我每次与您在一起的时候,总能感受您对家乡非常浓烈的感情。特别是您对家乡的教育事业非常关心。您不仅出资100万元在醴陵一中设立“李铎奖学金”,还为青泥小学建立“李铎图书馆”,并多次出资为家乡的学校维修校舍,增添教学设备。
李铎:我自己对年幼时因为贫穷上不了学的窘迫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当我有能力帮助家乡的时候,我一定会不遗余力。我不希望家乡的孩子因为没有钱而上不了学。
李少华(2018年4月19日,李铎88岁生日,电话祝福):李老师您好,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向李阿姨问好。
李铎:谢谢你。我们身体都很好,欢迎你到北京来做客!
李少华:谢谢您。我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到北京来看望二老了。但我们更欢迎您多来家乡走走。记得2009年您回家乡时,我陪您到醴陵,还有长沙等地方,每到一处,您都显得特别激动,也让我们很感动。
李铎:每次回家乡都这样。那里的山山水水现在在我脑子里还历历在目。湖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到哪都忘不了。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多回来。
李少华:好的。再次祝您和阿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