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庄杂流利,刚健含婀娜
——符荫闿书法赏评

2019-04-26曹隽平李国强长沙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猛龙魏碑岳麓书院

◆曹隽平 李国强(长沙)

我自幼酷爱研习、收藏楷书,湖南老一辈的楷书家中,除了恩师邬惕予,最欣赏的就是符荫闿先生的作品。

我与符荫闿先生没有直接交往,只在1998年湖南电视义卖直播中一睹老先生的风采。20多年来,我一直在市场上寻找符老的作品,2007年我还在郴州工作时,收到一本长沙拍卖会的拍卖图录,突然发现里面有一张符老的小楷中堂,当即坐绿皮火车赶往长沙拍下,为便于收藏,装裱时改为手卷,时常置之案头,不仅细细把玩欣赏,还曾复印给弟子们学习临摹。

符荫闿先生出生于湘潭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齐白石同里同庚的总角之交。家藏齐白石画印颇多,先生自幼受家学熏陶,又跟清末秀才吴云生学习书法,日课楷书百字。解放后参军,担任部队文化宣传工作。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虽戎马倥偬,却笔耕不辍。1975年转业回湖南工作,与湘中硕彦笔墨往来。先生书艺精湛,成果迭出。作品入全国第三、四、六届书展,多次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奖,并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先生后来也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晚年曾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魏碑书法,上承汉晋,下启唐宋,在晚清以前,因为种种历史原因,不太受书家重视。自乾嘉碑学运动兴起以后,书家无不从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书法的内涵,成功者不在少数。先生学书,博采众长。隋唐楷书、六朝碑版、先秦篆籀、二王以及孙过庭、怀素等,无不深入临习。其书艺高超,诸体皆善,尤以楷书融魏碑与唐楷褚遂良为一炉,将魏碑之古拙与唐楷之精巧自然融合,取弘用精,结构严谨而笔法又丰富多变,可谓“端庄杂流利,刚健含婀娜”,臻入化境,妙不可言。这与先生长期深入的临摹与思考是分不开的。康有为先生说:“学书必先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以得其性情也。”先生学习魏碑,细致入微,形神兼备,曾多次反复临习《张猛龙碑》,用笔方圆兼施,方处刚劲有力,圆处浑厚大气。笔势平中有侧,峻而复和。结体中宫紧密,四周舒展。气势巍峨雄伟,开张奇逸。历来从《张猛龙碑》吸取营养者不乏其人,赵之谦、翁同龢、弘一法师、胡小石、徐悲鸿、颜家龙等等名家皆有临作传世。启功先生更是作论书绝句云:“出墨无端又入杨,前摹松雪后香光。如今只爱张神冏,一剂强心健骨方。”符荫闿先生临《张猛龙碑》,足以“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

先生在花甲前后,致力于将北碑化入隋唐楷法,创作了一大批风格鲜明的优秀作品,用笔劲健多变,风格古拙清雅,标志着先生在楷书领域所达到的高度。代表作品有小楷《鲁迅诗》长卷与《建岳麓书院记》等。小楷《鲁迅诗》长卷,前文已经提到,该作录鲁迅诗数十首,将唐楷之森严法度与魏碑之雄强灵动巧妙结合,长达数千言,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笔法丰富,一任自然。起笔以方为主,收笔方圆兼施。横画、短撇起笔斩钉截铁,刚劲有力。长横收笔或偃或仰,偃者沉着静穆,与率更仿佛。仰者略带雁尾,有六朝古意。笔画秾纤得中,修短合度。如左侧点、左短竖以及中竖起笔处,古拙厚重,得魏碑之雄强大气。而笔画纤细处,清秀灵动,生意盎然。结构瘦硬严谨而又飘逸洒脱,通篇墨色浓厚,气韵生动,诚为杰构。

先生书写的《建岳麓书院记》,与恩师邬惕予先生的《岳麓书院源流记》堪称岳麓书院碑廊的双绝。如果说小楷《鲁迅诗》沉着静穆、精严险劲的话,那么《建岳麓书院记》则多了一些朴拙雍容、灵动飘逸的意味。长横长撇的摇曳多姿,纤细灵动,酷肖褚河南。结体一任自然,得北碑萧散之姿。我曾经多次带着学生去岳麓书院观摩,每次都要顶礼膜拜,反复揣摩。

先生的前半生,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中成长,在戎马倥偬的军旅中历练。丰富的人生阅历、坚苦卓绝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着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故豪气干云的家国情怀,构成了先生书作思想内容的主旋律。尤其在1997年出版的《符荫闿书法集》里,可以略窥一斑。该集子收录了先生六十多幅书作,除了数幅体现作者的取法方向以及深厚字内之功的临帖之作,如《临石鼓文》《临兰亭序》《临张猛龙》以外,其余书写的前贤诗文佳句,从《湘夫人》到《岳阳楼记》,从《得失襟怀联》到《麓山枫老醉高秋》,无论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巨幅,还是只言片语的尺牍小品,无一不体现作者心怀天下的风规与器识,与先生精严险劲的书风高度和谐统一,读来令人浩气回肠,精神振奋!

先生的行草书,也别开生面,自成风骨。取法二王、孙过庭等帖学一路,深得富丽精工之妙。而又融入北碑之骨法洞达,给人一种孤峰拔地崛起,刺破青天的峻峭。如行草小品《毛泽东诗》,用笔枯而不燥,润而不肥。笔法浑穆,点画峻厚而又轻盈,血肉丰满,姿态奇逸,气势雄强,有虎踞龙蟠之势。

打算为先生写这篇文章有好一段时间了,先生胸中怀家国,腕底写乾坤。激清风,抗名节,德艺双馨,非是我辈言语文辞所能穷尽,于是提笔又罢,如此反复再三。

今朝恰逢清明,一方面,春和景明,万物复苏,一派生机气象,给我以积极奋发的快意。另一方面,光阴嗟荏苒,湖湘老一辈书家陆续凋零,先生亦作古久矣。而每观其笔墨如新,如见故人,无法做到彻底的慷慨洒脱,亦深感自身责任之重大。

为湖南的老一辈书家们写一些评论性的文字,我总是感到无比荣幸。从楷坛宗师邬老到隶书大家王超尘,从抗战老兵颜震潮到符荫闿先生,他们在国弱家贫的年代里仍不废临池之志,以笔墨诠释了湖湘精神的坚韧大气,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书风或精严险劲、气势雄浑,或端庄灵动、亲切可人。重光先哲、垂裕后昆,居功至伟矣。老辈风流,真是引我无穷遐思,无限向往。

谨以此文向湖湘先贤致敬,向符荫闿先生致敬!

书法 符荫闿

临张猛龙碑 书法 符荫闿

鲁迅诗三十三首(节选) 书法 符荫闿

曹孟德诗 书法 符荫闿

鲁迅诗 书法 符荫闿

临石鼓文 书法 符荫闿

湘夫人 书法 符荫闿

猜你喜欢

猛龙魏碑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走在全面现代复兴大道上的岳麓书院
Portal gas in neonates;is it always surgical? A case report
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
多伦多猛龙强势崛起
第二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暨“魏碑书法论坛”在洛阳举行
林书豪绝杀取六连胜
魏碑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