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集安市米架子金矿床地质特征

2019-04-26赵玉臣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集安金银架子

赵玉臣,王 洋,杨 柳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0六队,吉林 通化 134002)

1 区域成矿背景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Ⅰ)北缘,辽东台隆(Ⅱ),太子河—浑江陷褶段束(Ⅲ),清河台穹(Ⅳ)的北东端,集安至长白金银及多金属成矿带上。

2 矿区地质概况

(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集安群、青白口系、震旦系及侏罗系。集安群:由下而上分为蚂蚁河(岩)组、荒岔沟(岩)组及大东岔(岩)组。

蚂蚁河(岩)组:(Pt1m)分布在测区的北西部,岩性主要为黑云变粒岩、浅粒岩、电气石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白云质大理岩、蛇纹石化橄榄大理岩和少量肉红色混合岩等,以含硼不含墨为特征;荒岔沟(岩)组:(Pt1h)分布在测区的中部和中南部,岩性为含墨黑云变粒岩、含墨黑云透辉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薄层石英岩。该组地层以含墨为主要特征;大东岔(岩)组:(Pt1d)分布在测区的中东部和中南部,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堇青黑云斜长片麻岩、矽线石片麻岩、石英岩、二云片岩等。地层以多硅高铝为特征;青白口系:分布在测区的东部及东南部,出露地层主要为钓鱼台组(Qn2d)厚层石英砂岩和南芬组(Qn2n)页岩夹泥灰岩。

(2)构造。本区构造较发育,主要表现在以龙头岩体为中心的环状及北东向、东西向及北西向三组构造。

环状构造:环状构造位于米架子九队-三道阳岔五道沟一带,处于龙头岩体的最南端,该构造呈环状围绕着龙头岩体,亦是龙头岩体与集安群地层接触部位;北东向、北东东向断裂构造:主要表现在二道阳岔和三道阳岔,也是龙头岩体次生的放射状构造,呈北东及北北东向展布,构造带内见矿化蚀变岩、碎裂岩及断层泥等;东西向构造:为该区主要赋矿构造,Ⅰ-1号和Ⅲ-1号金矿体即产在该组构造中。北西向构造:此组构造较为发育,主要分布在许家南沟—红石砬子一带,它是本区较晚构造。

(3)岩浆岩。本区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主要表现在测区北部的龙头岩体,为燕山早期侵入体,主要由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岩体与集安群地层呈侵入接触关系,为米架子金矿(化)体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和矿源,是该区成矿的重要条件。区内脉岩较为发育,主要有闪长岩、闪长玢岩、二长斑岩、石英岩等中-基性及酸性脉岩,呈脉状及透镜状产出,金及多金属矿体均赋存在脉岩的上下盘。

(4)围岩蚀变与矿化。矿区内围岩蚀变以中-低温蚀变为主,主要有硅化、叶蜡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金属矿化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毒砂矿化、铅锌矿化、黄铜矿化等,其中硅化、叶蜡石化、碳酸盐化、毒砂矿化、黄铁矿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

3 矿床地质特征

(1)主要矿体特征。Ⅰ-1号矿体:为隐伏矿体,分布于二道阳岔区段9线~4线,走向近东西,南东倾,倾角50°~70°。由43个钻探工程控制,控制矿体走向长256m,矿体最大倾斜延深330m。矿体呈脉状产出,赋存标高535m~645m埋藏深度645m~259m。矿体真厚度0.80m~18.34m,平均4.96m,厚度变化系数106%,属较稳定型。金品位0.62×10-6~16.38×10-6,平均2.09×10-6,品位变化系数119%,属较均匀型。矿体呈脉状产出,局部明显见膨胀收缩及分支复合现象。矿体赋存在二长斑岩脉的下盘,围岩蚀变见有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岩化等;金属矿化主要有毒砂矿化、细脉状、团块状、粉末状黄铁矿化,偶见铅锌和黄铜矿化。

Ⅲ-1号矿体:分布于三道阳岔区段3线~8线间,走向近东西,南倾,倾角50°~60°,地表由6个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225m;深部由39个钻探工程控制,矿体最大倾斜延深617m,埋深805m~328m,赋存标高805m~857m。矿体一般真厚度1.0m~30.41m,平均11.68m,厚度变化系数75%,属稳定型;金品位0.60×10-6~15.12×10-6,平均1.76×10-6,品位变化系数82%,属均匀型。矿体赋存在石英岩的下盘,围岩蚀变见有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碳酸岩化等;金属矿化主要有细脉状、团块状毒砂矿化及细脉状、团块状、粉末状黄铁矿化。

(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或半自形粒状、板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压碎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团块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

(3)矿石的物质组成及特征。矿石含量相对较高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含量相对较低的金属矿物见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铜矿、褐铁矿等。非金属矿物含量较高为石英,其他有长石、粘土矿物、绿泥石、云母、碳酸盐、炭质及少量其他矿物。见表1。

表1 米架子金矿矿石矿物相对含量测量结果

表2 米架子金矿金矿物粒度测量结果

4 金矿物赋存状态

(1)金矿物的粒度特征。根据镜下统计数据,该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以细、微粒为主,次显微金含量相对较高,未测量到粗粒金、中粒金,其测量结果见表2。

(2)金矿物的形态特征。矿石中金矿物的外形形态测量结果见表3。

表3 米架子金矿金矿物外形形态测量结果

5 矿床成因

根据野外与室内的观察研究,矿床产于龙头岩体与集安群地层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并明显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矿化蚀变带控制。从矿体的形态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矿物的共生组合、主要载金矿物晶形、颜色、光学特征与形成期次、伴生的热液蚀变强度与种类等诸因素,米架子金矿其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矿床形成机理论述如下。

(1)初始矿源层。本区古元古代集安群地层为一套陆源含泥质碎屑沉积,并伴有中基性-酸性火山碎屑沉积的陆源沉积建造,而古元古代基性火山岩建造具有含金性的全球性规律,经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及构造活动的影响,使该区金银元素开始活化迁移,形成该区初始矿源层。

(2)金的活化迁移。初始矿源层形成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壳经过多次抬升、沉降,使该区域形成多期次不同方向的构造带,构造带中构造岩类发生动力变质作用与热液蚀变,将含金变质岩中的金银及多金属活化并向构造带中迁移。在此环境条件下,由于岩石裂隙发育,孔隙度增加,浅表水与变质热液沿构造带循环运移,使构造中的岩石发生粒间渗析和金银及多金属的进一步活化、迁移,并在适当的环境和空间内沉淀富集,局部形成贫金银矿(化)体。

(3)金矿的定位.随着地壳活动的加剧和燕山期龙头岩体的侵入,以及中-酸性细粒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岩、二长斑岩等脉岩和花岗岩岩株侵入就位,从上地慢又携带了部分金银矿液和充足的热源,矿液沿成矿前、成矿期断裂充填、交代,使原构造通道内的金银及多金属又一次活化、迁移、富集,在龙头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形成了米架子金银及多金属矿床。

6 结语

米架子金银及多金属矿床,自2013年~2019年经历了普查、详查、勘探三个地质找矿阶段,通过7年的地质工作基本查明地层、构造、岩浆岩与矿床的关系,矿床即赋存在岩体与集安群地层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尤其是接触带内中-基性和酸性脉岩的上下盘是金银及多金属矿富集的最佳部位。燕山早期的龙头岩体形如椭圆,面积85km2,米架子金银及多金属矿的发现,将带动龙头岩体周边部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

猜你喜欢

集安金银架子
集安组织理事会会议闭幕
高的只是你的架子
县长的“架子”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集安最美 因为有你
水果盒
德珍:画梦里千年金银错
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