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人性化管理,改善儿科护理质量
2019-04-25郭江云
郭江云
【摘 要】
对于儿科而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效果,同时由于儿科患者身体机能的特殊性以及心理的不成熟,决定了护理工作要更加人性化,满足患儿的需要,从而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基于此,本文就对夯实人性化管理,改善儿科护理质量的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儿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267-01
对于儿科来说,其患儿的身体机能和心理都不够成熟,心智也不完善,因此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像成年病人一样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也正因为如此,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尤其要构建良好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努力改善護理的质量,从而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就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1 人性化护理建设在儿科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必要性
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都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身体各项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不断成长过程中,儿童的身体机能各项指标并不成熟,发育还不完善,因此非常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进而出现各种疾病。当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时,护理人员不能够同成年患者一样对待,而是更加有针对性,立足患儿的身心特点来设定护理模式,从而提升护理的质量。如果护理质量高,就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康复的有效性。如果护理质量不高的话,就非常有可能出现患儿疾病发作的情况,阻碍其康复,进而延长康复的时间。问题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疾病,这无疑给患儿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通过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中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强化人文关怀,优化护理的各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以患者的需求出发,设定个性化的护理,提升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积极提高护理质量,不但可以让患儿得到良好的帮助,也有助于其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为治疗工作的快速有效进行提供良好的帮助。由此可见,在儿科中,构建良好的人性化护理方式,提升护理管理的效果,是改善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思路
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式,提升患儿的满意度,让其护理满意率得到保证,为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支持。从临床来看,在儿科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应该立足于完善以此几个方面。
2.1 提升常规护理的人性化水平
想要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首先就需要提升常规护理的人性化水平。在此理念下,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护理水平要相应的提升,具备良好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和意识,能够以人为本,努力提升自己的护理质量。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护理的质量。在开展常规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儿饮食卫生的管理,也要充分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性,真正实现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符合患儿的真实需要,而不是走形式,摆样子。护理工作的开展,要从患儿入院便开始进行,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儿,而不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给患儿一种亲切感,同时,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医院的布局结构以及周围环境,对于今后患儿的治疗方法、周期、用药措施等进行明确告知,对于疾病等状况以及产生的原因等要向患儿及家属进行表明,让其对一些日常起居生活加以注意,然后对治疗的方案等向家属告知并进行必要的协商。同时,护理人员也要讲治疗的费用和清单等让患者家属有相应的了解。如果患儿及其家属存在疑问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给予解答。同时,护理人员要立足患儿客观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卡,详细记录患儿的健康状况,告知家属进行监督,对不满意的护理工作加以指正,提出必要的建议,另外,护理人员做好日常的临床护理巡视工作,对患儿的健康情况有更好的认识,提升护理的质量。
2.2 提升护理人员同病患的沟通水平
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可以用良好的语言表达来提升患者的认可度。特别是在儿科,一些病患的年纪较小,往往无法保持耐心,且对治疗和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厌烦情绪,这使得其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较差。在面对此问题时,护理人员应该采取更为符合患儿身心特点的语言进行表达,以此来让患儿更好地认可护理工作,通过良好的病患沟通,从而有效减少纠纷和不必要的矛盾。在护理开展过程中,如果患儿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病情,如发烧发热、咳嗽等,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护理,查明原因,然后告知家长症状等原因和相应的治疗方法,避免患儿家属过于紧张和焦虑。同时,一些患儿需要进行静脉穿刺处理,这是很多患儿都不愿意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绝对不能像处理成人病患一样严格,而是采取温和的方式,注意放松患儿的心理,也可以分散其注意力,以此来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感,也很好地降低患儿家属的紧张情绪。另外,护理人员也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家属讲解一些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护理常识,尤其要对患儿的生活起居和饮食等做合理设计,通过护患的有效沟通,让彼此间消除隔阂,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升治疗的依从性。
2.3 打造良好的护理氛围,强化对患儿的心理护理
对于儿科来说,患儿的心智和身体发育都不健全,因此会对医院有较强的排斥心理,正因为如此,为了提升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水平,护理人员要注意打造良好的护理氛围,强化对患儿的心理护理,要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保持良好的通风,提升患儿的舒适性。同时,为了提升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起居的舒适性,可以摆放一些桌椅柜子,条件允许,也可以摆放一些鲜花、电视机等,电视机尽量播放一些患儿喜欢的动画片等内容,同时,也可以在病房摆放一些图书等,为患儿及家属提供便利,让患儿不至于太过无聊,对于患儿存在的焦虑情绪等,护理人员可以为其讲故事、唱歌、玩游戏等,不断消除其紧张、焦虑等情绪,从而让其更为愿意踏实地在医院中接受治疗。
3 结语
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要针对性地设定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强化对护理工作的管理,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在强化常规护理质量的同时,注意健康宣教工作,构建良好的护理环境,努力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从而为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蔡永芬.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7):21-23.
[2] 王丽.儿科护理管理中常规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