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及临床价值

2019-04-25孙英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关键词:彩超颈动脉斑块

孙英

【摘 要】 目的:分析脑梗死高危人群筛查、随访干预应用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的意义。方法:以2013.8-2017.12期间在社区卫生中心进行检查的40岁以上487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行彩超扫查颈动脉斑块情况来筛查脑梗死高危者,观察其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动脉狭窄情况,对高危者给予干预,随访一年观察干预后高危组者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487例受检者彩超筛查脑梗死高危者263例,其中内膜增厚127例(48.29%)、动脉斑块53例(20.15%)、颈动脉狭窄15例(5.70%)。干预后内膜增厚105例(39.92%)、动脉斑块48例(18.25%)、颈动脉狭窄12例(4.56%)。结论:临床以彩超行颈动脉斑块检查,能有效筛查脑梗死高危者,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减轻高危者脑梗死发生风险。

【关键词】 价值;脑梗死;颈动脉;彩超;斑块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238-01

脑梗死一种以局部脑组织缺血性病变(软化、坏死)为特征的脑血管病,患者脑组织受缺氧影响,会引发脑实质、局部神经受损,不仅易造成认知、肢体等多功能性障碍,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由于社会结构的老龄化、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疾病发病率增加,因此如何防治脑梗死得到关注,临床已证实动脉斑块可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有学者提出以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情况来筛查脑梗死高危者,并通过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来降低高危者患病风险 [1]。本文观察行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来筛查脑梗死高危人群情况,以及干预前后高危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8-2017.12期间在中心进行检查的487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无言语、精神障碍,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范围40~78岁,平均(59.3±4.2)岁,其中男261例,女226例。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本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迈瑞DC-6Expert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对受检者行颈部超声检查,探头频率3.5-10 MHz,为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受检者取平卧位,适当垫高肩部,并将头后仰、偏向对侧,放松检查部位肌肉。由近-远顺序进行扫描,观察受检者颈动脉情况,观察内膜变化,若发现斑块,观察斑块性质、大小、内部回声、表面是否完整、有否溃疡斑等情况并及时记录。

1.2.2 干预方法:

对高危者给予健康教育,详细讲解脑梗死疾病及其造成的危害,干预高危者生活方式,给予饮食指导(少油、少盐,多食瓜果蔬菜),禁烟禁酒,督促高危者适当活动(以快走、步行等有氧运动为主),同时对于重点高危者给予相应药物(阿司匹林等)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动脉狭窄情况,对高危组给予干预,随访一年观察干预后高危组者颈动脉斑块情况。本次斑块判定参考超声检查指南[2],以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在1.5mm以上判定为斑块,1.0mm以上表示增厚;动脉狭窄:以血流频谱最高流速PSV<125cm/s,最低流速EDV<40cm/s,PSV(ICA/CCA)<2,为狭窄<50%; PSV>125<230cm/s EDV>40<100cm/s,PSV(ICA/CCA)>2<4,为中度狭窄50%-69%; PSV>230cm/s EDV>100cm/s,PSV(ICA/CCA)>4,为重度狭窄70%-99%;无血流为闭塞。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统计学结果采用SPSS19.0系统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n(%)、(χ2±s)表示,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筛查结果及干预前后颈动脉斑块情况观察,487例受檢者彩超筛查脑梗死高危者263例,其中内膜增厚127例(48.29%)、动脉斑块53例(20.15%)、颈动脉狭窄15例(5.70%)。干预后内膜增厚105例(39.92%)、动脉斑块48例(18.25%)、颈动脉狭窄12例(4.56%)。

3 讨论

脑梗死既是临床常见、预后较差的脑血管疾病,也是致成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者多发,致病原因复杂多种,临床认为动脉硬化会造成血管狭窄、阻塞,进而导致局部血供障碍,使脑组织处于缺血状态,进而引发脑梗死。动脉硬化是脑梗死发生高危因素,早期有效诊断动脉硬化,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对防治脑梗死,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4]。

由于颈动脉位置靠前,位于颈部浅表,不易受周围组织干扰,故临床多以颈动脉斑块为机体动脉硬化标志,本次487例受检者行彩超检查,筛查脑梗死高危者263例,其中内膜增厚127例(48.29%)、动脉斑块53例(20.15%)、颈动脉狭窄15例(5.70%),结果脑梗死高危者存在明显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动脉狭窄情况。临床认为斑块可致管腔狭窄,且随斑块数目增加狭窄程度加重,加之斑块受机械张力影响不同程度上存在脱落情况,脱落斑块易造成颅内血管栓塞、血液灌流降低,从而导致局部缺血,诱发脑梗死[4]。同时斑块回声不均、纤维帽不完整、有溃疡表面粗糙,可激活血小板、凝血因子,造成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从而闭塞血管、加重梗死程度,因此通过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情况能评估脑梗死发生风险。本次高危者经干预后内膜增厚105例(39.92%)、动脉斑块48例(18.25%)、颈动脉狭窄12例(4.56%)。表明彩超检查能准确判断颈动脉斑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判断斑块稳定性及动脉狭窄程度,有利于临床评估患者脑梗死发生几率,从而临床能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控制病情、避免病情加重,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5]。

综上所述,临床以彩超行颈动脉斑块检查,能有效筛查脑梗死高危者,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减轻高危者脑梗死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琴.超声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9):76-77.

[2] 唐杰,温朝阳.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

[3] 杨燕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斑块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121-122.

[4] 邬至平,邱伟文,蔡学礼,等.丽水市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38-439.

[5] 姚俊芳,张利. 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67-68.

猜你喜欢

彩超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彩超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彩超在新生儿早期小病灶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应用彩超诊断的价值
彩超与CT联合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探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