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南宁市江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策略
2019-04-25苏文斌
苏文斌
【摘 要】 目的:了解南宁市江南区2013~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挑选南宁市江南区2013~2017年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发病年龄、地区、疫情情况、病原学监测与接种疫苗情况,提出控制措施。结果:2013-2017年南宁市江南区共报告手足口病21754例,年均发病率为1014.93/十万,重症病例214例,占比0.98%,死亡3例,病死率1.40%。5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城中村儿童为高发群体。2016年EV71疫苗接种率为14.27%,2017年接种率显著增加,达到54.76%。结论:南宁市江南手足口病呈双峰状流行,高危人群是散居儿童与幼托儿童,托幼机构是疫情主要集中地,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好预防与控制疾病。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20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南宁市江南区2013~2017年手足口病资料,以当地常住人口数作为统计基数。实验标本为南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的南宁市江南区送检样本。
1.2 方法
分析患儿发病年龄、地区、疫情状况、病原学监测与接种疫苗情况,提出应对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10整理相关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足口病人群分布
男女比例1.57:1,5岁儿童与散居儿童为患病主体,城镇尤其是城中村是疾病主要发生地。如表1 。
2.2 手足口病地区分布
2013-2017年江南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754例,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14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3例。各地区疾病排位,见表2。
2.3 手足口病时间分布
2013年-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1754例,年均报告发病数435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14.93/十万;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14例,年均报告重症病例41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3例。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3起,均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如下表3。
2.4 疫情状况
2013、2015、2017年没有暴发疫情,2014年暴发1起,病原学检测结果为COXA16病毒阳性,2016年暴发2起,其中1起病原学检测结果为COXA16病毒阳性,1起病原学检测结果为EV71病毒阳性。见表4。
2.5 病原学监测
2013-2017年南宁市江南区常规检测320份手足口病标本,阳性数264份,阳性率82.50%。2013年流行病毒为CoxA16病毒、其他肠道病毒,2014年、2016年流行病毒为CoxA16病毒及EV71病毒,2015年流行病毒是其他肠道病毒,2017年流行病毒是EV71病毒与其他肠道病毒。见表5。
2.6 接种疫苗情况
2016年起江南区开始接种手足口病EV71疫苗,2016年6个月-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率14.27%,2017年江南区6个月-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率显著上升,达到54.76%。见表6。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常发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为患儿手足口等皮肤出现水疱疹,其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l型、埃可病毒等。病死率较高,对患儿生命健康带去严重威胁[1]。
手足口病最为常见的病原体就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与肠道病毒71型(EV 71)。手足口病传染源包括患者与隐性感染者,常见传播路径有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粪便等,触碰患儿皮肤、疱疹液体也可以传播。
针对目前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出现上升趋势,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前制定好相应的防控预警方案,以利于更好地应对手足口病的蔓延态势。
(1)重视健康宣传教育。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组织婴幼儿家长,定期开展手足口病的专题讲座、咨询会等,利于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早发现,早治疗,以利于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2)重视防控高发群体。
研究发现,6岁以下儿童属于易感染人群,农村散居儿童属于高发群体,要重点防控此两类人群。6岁以下儿童的家长,要让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感染病菌的机率;家长平常要多观察儿童的体征,如果儿童有发热现象,就要及时就诊治疗,避免病情加重,致产生重症或死亡;重视管理农村散居儿童,增强散居儿童的卫生意识,以降低感染病菌机率[2]。
(3)重视防控高发场所。
手足口病的易发场所是幼托机构,易感染场所是医疗机构,因此,应当重点防控此两类场所。卫生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幼托机构,以确保幼托机构可以全方位做好防控工作;同时,幼托机构要健全管理机制,配备消毒设备,规范日常消毒,严格检查预防工作情况,确保防控成效[3]。医疗机构内部的防控效果会对医院内的预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重视管理病人,规范就诊治疗程序,落实隔离消毒措施,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实施科学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可较好控制疾病的传播与扩散,针对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开展针对性治疗,且执行全方位预防与控制,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覃敏兰.手足口病的流行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8,34(21):3004-3006,3011.
[2] 张秋莲,马东弟,张乃波等.518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控策略討论[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07):794-795.
[3] 李红旗.儿童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