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9-04-25陈霞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循证护理观察

陈霞

【摘 要】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循证组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证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循证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115-01

如果冠状动脉被持续性的堵塞,阻断了心脏血流,导致心肌因缺血而坏死,临床称之为急性心肌梗死[1]。随着医学的发展,循证护理模式的疗效越来越显著,患者治愈率逐步提高,并发症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本研究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以收治的病例作为样本,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并分析两者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此时间段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患者,依照随机数分配发法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循证组30例,男有17例,女有13例,年龄39-72岁,平均(42.1±9.6)岁;对照组30例,男有16例,女有14例,年龄38-73岁,平均(43.6±10.4)岁。循证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数据分析,数据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在展开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常规护理措施。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循证组进行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成立循证护理的小组:护士长作为组长,选拔护理技术过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集中培训。(2)提出循证护理问题:循证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合理安排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佳卧床休息时间;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如何落实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3)循证护理实施:①=1\*GB3心理护理:在患者患病后,患者会存在各种消极情绪,例如:焦虑、不安、紧张以及害怕等。在此过程中,作为护理人员,需要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强化患者跟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可以从根本上掌握患者的实际内心需求,促使其可以在一个合理的、有效的情况下,尽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实际要求。②=2\*GB3体征护理: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在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快速房颤及心动过速所导致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过快或过慢,对患者有效的心脏收缩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心排血量,导致血压下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③=3\*GB3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为患者详细讲解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服药,切忌擅自加减药量。④=4\*GB3康复护理:急性期卧床期间,护士协助患者活动四肢,预防血栓的形成。一周以后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半卧位,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在锻炼中如果发现胸闷、气短、心率增加到110 次/min以上,要立即停止活动,继续卧床。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2)满意度评分[3]: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评分分为三个指标,分别是: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均数±标准差及(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满意度评分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骤降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心肌坏死,常有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高达75%,1 h之内死亡率为50%。若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将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干预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这对于提升患者预后效果有重要作用。

循证护理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需要从根本上坚持一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需要立足于患者的基础角度,此护理模式提供的实证属于科研成果、专家经验及患者意见综合体,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动态性、连续性等。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有机结合科研与实践,才能实施可行性的护理方案。可以促使患者实现心理干预、基础干预、健康教育干预、用药干预以及饮食干预等,促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有效的护理指导,可以实现治疗疗效的针对巩固,最后实现患者的有效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循证组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证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对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有积极作用,能够帮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发生率,并且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霞, 李小红.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8):121-121.

[2] 吳美玲, 许秋嫦.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9):150-150.

[3] 刘相红, 关颖, 韩晓红. 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4):163-164.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循证护理观察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