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分析

2019-04-25王北海李佳岭

科技资讯 2019年3期
关键词:PPP模式公路工程

王北海 李佳岭

摘 要: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容或缺,对工程项目质量具备直观的影响。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运用PPP模式,可对工程造价有效管控,缩减成本投入,提高投资效益。但由于该模式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运用尚不成熟,故还存在较多问题,此次研究先对PPP模式进行了阐述,而后对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该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关键词:PPP模式 公路工程 造价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c)-0106-02

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不但是公务项目管理的要点,还是公路运营的核心环节。现阶段,国内极为注重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该模式较之以往的项目建造管理模式具备较大差异,能大幅缩减公路工程建设投入的成本,改善投资效益。但由于该模式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运用尚不成熟,故还存在较多问题,因而有必要对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加以分析,从而出具合理建议,推动公路工程事业获取更进一步发展。

1 PPP模式概述

在工程管理领域,PPP模式具体表示公共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中,资本投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协作完成的项目融资模式。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建设在管理中存在如下特点:一是其属于合作式融资模式。该模式下的融资模式即政府和私营企业、民营资本经由合作,给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服务的融资模式。在上述过程中,政府、企业资本所处地位具有一定的平等性。二是公共设施建设功能。该模式具体给公共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故而其享有较强的公共建设功能特性,所以在国内公路工程建设中获取了宽泛运用。三是政府参与程度较高。较之其他融资建设模式而言,PPP模式下政府对公路工程项目为全过程参与管理类型,双方的管理信息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2 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分析

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可从如下几点予以体现。

2.1 前期准备环节

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前期准备环节至关重要。然而,因该模式于国内的公共设施建设中还处在推广时期,故而实践中其前期准备环节具有较多不足,具体如下:一是政府调控和审批工作存在不足。因该模式下政府职能和以往的工程融资模式具有就较大区别,故而其政府调控和审批工作也有所不同,但因PPP模式当前处在推广时期,政府部门不具备相应管理经验,使得调控和审批过程具有漏洞,弱化了造价控制管理效果。二是工程方案亟待健全。工程建设方案可谓是造价控制管理的前提,尤其是PPP模式下,相近的方案时政府和企业共同控制的先行条件,但因以往的建设方案匮乏具体性,故而使得工程造价控制效力不足。三是造价编制方式滞后。目前,造价人员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依旧沿用老套的方式编制工程造价,譬如定额方法,但PPP模式下此类编制方式已与时不符,无法发挥造价控制管理功能。

2.2 设计环节

就目前的公路工程设计环节造价控制管理而言,最显著的弊病即没有选择动态控制模式。究其根本即设计人员设计时仅注重质量,过于探求设计中材料、工艺等成本的最大化所致。然而,实际建设时,工程建设市场具有较强波动性,故设计中最大化的成本因素会伴同市场成本变化而变化,加大了造价控制管理难度。

2.3 施工环节

PPP模式下公路工程施工时因被投融资特点所干扰,使得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集中在如下两点:一是政府方面,因政府调控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建设拨款等因素干扰,对工程施工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企业方面,因企业资金匮乏、金融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使得企业投资难以落实或具有撤资现象,将对工程施工产生阻碍,这都会加大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难度。

2.4 工程运营与结算环节

目前,国内公路工程运营和养护阶段,还没有构建产生一套健全且统一的造价标准。故而,在此期间政府和企业时常会由于造价标准不一样,在造价过程中产生争议,争议的出现不但会对公路工程运行和结算工作效率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导致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实施。

3 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要确保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且具有较好效果,可从如下几点入手。

3.1 创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首先,政府和企业应拟定工程造价实施的预算标准,且于合同当中注明工程质量的验收要求。在此协调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需有效交流,及时依照现场实情及各种变化确认预算,对现场工程质量严加管控,只要由质量问题出现,就应立刻将其整改,不容许将隐患置于后续工序当中。

其次,PPP模式于国内的发展还不具备较长时间,故而政府和企业还不具备充裕的PPP人才,对此需落实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企业需规定时间来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培训,培养骨干力量参与专题学习,对员工意识、素质加以提升,强化其专业能力,并从社会中招揽相关人才,并重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

再次,对奖惩制度加以健全。政府部门对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需拟定相应奖惩机制。在工程实践中,对于较为成功的PPP模式工程造价管理项目需视为典范,对其宣传表扬,且依据典型项目的工作方式和经验于业内宣传。同时,针对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未获取较好效果,与要求不符的项目应进行批评,并总结经验,明确总投资和概算不符的原因,以便今后开展工作避免同一现象发生。

最后,PPP模式下咨询部门的工作需更为具体、细致。这一工程咨询不同于以往单一的造价咨询,其业务范围愈加宽泛,对咨询单位提出的要求愈加严格。较之以往的咨询模式而言,常规参考报告存在象征价值,无法契合投资方所提实际需求。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也不同于以往把造价控制管理或获得效益的关键置于工程变更或不平衡报价上,而是经由强化作业人员业务素养与操作规范管理达成目的。因而,施工单位应严格依据施工规范开展工作,将施工投资和施工进度、质量的相互影响关系予以协调,从而确保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指定时间完工,并具有较好质量。

3.2 政府应强化技术指导

PPP模式下,更为注重双方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融合度,在相应层面需政府和私营企业有效整合。如此便需政府尽量发挥资源优势为施工单位给予技术支撑,且确保设计工作科学合理,对设计因素有效思考。要知道,若后续设计出现问题,那么配合工作便无法进行。另外,对公路工程项目协同设计时,应对公路工程环境、地质条件等加以思考,且需确保交通量预测科学合理,从而确保工程设计具有高可靠性,防止工程设计变更,缩减造价控制管理难度。

3.3 强化现场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管理

政府应对企业的采购体系严加监管,对材料进场予以高度关注,坚决抵制采购人员谋取私益的情况,并对整个财务过程严加管理。同时,施工单位在现场应对设备采购严加把关,设备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依据设备操作规范开展工作,且需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予以关注,有故障的设备需立即更换,从而安全作业。工程施工时,政府和企业应共同监管,促使工程依据设计方案进行,企业在阶段性项目建设结束后,应立即通知政府予以监督、检查,从而构建产生健全完整的质量控制和造价控制管理标准,规避工程质量问题发生。

3.4 对政府债务予以转移

实质上,PPP模式下能够对合法合规的政府债务进行转移。若把政府债务面向施工单位转移,那么便可以很好地处理公路工程建设中资金投入落后的情況,不但可改善工程施工效率,也能大幅缩减政府应对的债务压力。

4 结语

概括而言,该文对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了探究,望以此为公路工程事业获取更好的发展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章金琴.浅论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环球市场,2016(30):160.

[2] 张虎.浅析在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8):194-196.

[3] 宋中秋.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交通世界,2017(30):149-150.

[4] 李乐乐.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7(24):183-184.

猜你喜欢

PPP模式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论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PPP模式下养老地产融资风险分担博弈分析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公路工程企业项目化管理思路